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构建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深受小学生喜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数学知识以及学生认知水平创设生活化情境,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一、课堂导入生活化,消除小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心理小学生因年龄限制,缺乏自制力,所以在刚开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此外,一部分小学生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对新的知识存在畏惧心理,这就意味着教师若是直接引入数学公式或概念,就很难给课堂开好头,等到学生状态调整好了可能一节课已经开展了一半。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导入的设计,遵循生活化原则,导入新课可行性较强且有重要意义。第一,学生看到熟悉的事物,不由得感到亲切,畏惧情绪也因此被消灭;第二,生活化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这节课知识的实用性,无形中激发他们主动、积极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指导学生去学习新课,能够让工作的开展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这节课之前,为了消除学生对“轴对称”这个陌生名词的畏惧心理,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些他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图片,包括每天都会见到的鼠标、美丽的蜻蜓与蝴蝶、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贴在窗户上的剪纸、我国国粹京剧的人物脸谱等。学生专心致志地欣赏这些图片,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说道:“同学们,你们观察这一类图片,有没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他们更加认真地观察和比较。最后,结合学生所给的答案,笔者引进了本节课的知识。因为前面做的一系列铺垫,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探索兴致很高,丝毫不畏惧新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开展得十分轻松,而且效果也很明显。二、营造生活化氛围,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活动中小学生对教师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在课堂上经常“放不开”,比如,当教师提出问题后,一些学生有思路、有想法,但是却不敢回答,害怕说错了受到批评,也害怕受到同学的嘲笑;还有一些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有疑惑,或者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却不敢提出来。究其根源,师生之间没有真正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因此,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营造生活化氛围,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氛围中,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生活化语言,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生活化、内容化与形象化,使学生轻轻松松就能理解。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知识讲解,不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比如,经常使用“同学们,我们将书翻到××页看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类话,这就让学生更加抵触原本就乏味的数学知识,所以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兴致很低,不够主动、积极。为此,教师可以依据小学生的特点使用童真的语言,如指导乘法口诀时带领他们读一些儿歌,如“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在这样充满童趣的教学语言环境下,学生全身心放松、没有压力,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数学课堂深受学生的喜爱,既让他们感到亲切,又能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三、创设生活化情境,有效突破数学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深受小学生喜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数学知识以及学生认知水平创设生活化情境,譬如,利用生活实物、生活经验等创设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又能加深他们的理解,为学生之后活学活用奠定基础。一般来说,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最为常见,也最容易被学生理解,教师可以以此为着力点,给学生打造一个“接地气”的课堂,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以指导“长度单位”为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通常直接给学生讲解“厘米、分米、米”的概念,分析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在做“230米=()分米”这类题目时能够轻松解决,但是在遇到“一层楼高约30()”这样的问题时,往往将单位填错,或是填上“米”,或是填上“厘米”。究其根源,教师将书本上的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导致他们认识各种长度单位但是没有形成确切的概念,对1米、100米这些长度缺乏清晰的认识。为了避免出现这类问题,教师在上课时应创设生活化情境,如组织学生测量各自的身高,还可以测量“一拃长”“步幅”等长度,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还能让学生形成深刻的认识,这样他们在遇到“一层楼高约30()”这样的问题时,就能根据自己身高去估计一层楼的高度,从而知道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分米”。同样,在指导学生学习面积单位时,带领他们以一块地砖、一个卧室、一个操场等物体为对象去了解1平方米、10平方米、1000平方米,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概念,这样就不会在做题的时候出现“低级”错误。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从根本上来说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回归生活展开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而且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为他们活学活用奠定基础。四、设计生活化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与意识数学教学最终的指向不仅是学生的高成绩,更是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换言之,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用它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学会在分析具体、形象的实际问题时将它们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用对应的模型方法去分析、解决,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实用性价值,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与意识。例如,在讲解“小数加减”知识时,教师不要直接给出数学算式让他们计算,这样的问题对学生吸引力不够,而且容易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可以是各种鲜花、礼品等,而且每一个物品上面标记价格,如玫瑰5.5元一朵、康乃馨3.8元一朵、头绳1.2元一个、帽子15.9元一顶等。结合这些图片,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今天是母亲节,你口袋里有平时攒下的零花钱50元,你想给妈妈挑选至少两个物品,选出你的礼物,计算下共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这样的问题贴近生活实际,不像书本上的数学问题,往往只有一个固定答案。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有很多种选择方法,也会有不同的答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他们对小数加减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以致用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此外,在这个具有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中融入了智育教育,既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孝顺、节约等。五、课后作业生活化,基于知识巩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数学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作业具有巩固知识、查漏补缺等作用。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却忽视了“做中学”“学中用”以及学生非学业的发展与作业的趣味性,导致很多学生抵触作业,为了完成而完成,收效甚微。高效教学视角下,教师应对课后作业进行生活化处理,响应“双减”政策号召,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每天的实际情况制作一份“生活作息表”,从每天早晨起床到每天晚上上床,将这个时间段所做的事情详细记录下来并标记好对应的时间,如7:00起床,7:00—7:10洗漱,7:10—7:30吃早餐等。制作这样一份作息表,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时间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合理规划意识,让他们懂得珍惜时间,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管理能力等,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除了这类形式的作业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调查类生活化作业、观察类生活化作业、动手操作类生活化作业等,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规划实际生活,让知识真正服务于生活,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实用性价值,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