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北魏的洛阳,城西有大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市场上金银、锦绣、瓷器、漆器,应有尽有。全城十多万户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城南有“四夷馆”,专供外来商人居住。馆舍房子整齐,路旁栽种着青槐绿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课标要求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目标分解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在经济、思想、文化、政治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影响理解:(1)孝文帝迁都洛阳,使洛阳成为北方乃至全国政治经济中心(2)孝文帝改革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1.背景:北方、土地荒芜、社会动荡不安。2.恢复与发展(1)原因: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水利工程的修建、新的耕作技术的推广。(2)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北魏农业生产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战乱均田制中原地区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北魏社会经济的复苏和繁荣说明了什么?提示: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北魏社会和历史的发展。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其改革的措施中,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A.迁都洛阳B.整顿吏治C.移风易俗D.颁布均田令答案:D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1.原因:孝文帝迁都洛阳,重新修建洛阳城和宫殿。2、表现:⑴城市繁荣:①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②规模很大,“宫厥壮丽,列树成行”。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①市场繁荣,城东的小市和城西的大市是主要的商业区。②专设四通市方便外商,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2)城市经济: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1.孝文帝改革前后我国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状况及其原因分别是什么?(1)状况①改革前:北方土地荒芜,粮食严重匮乏,生产遭严重破坏。②改革后:新的生产技术、工具得以推广,水利工程大量兴修、农业生产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2)原因①改革前:北方经过近百年战乱,人民流离失所,各地暴动不断,社会动荡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②改革后: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改善吏治,调整人民的负担,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兴修,再加上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2.北魏社会经济的变化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提示:(1)推动了鲜卑族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2)促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1.原因(1)鲜卑等少数民族迁居中原通婚杂居。(2)孝文帝改革的推动。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2.表现(1)汉语作为“”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2)南迁的北方也把他们的优秀文明成果带到中原,并与中原文化融合。3.影响:为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正音游牧部落隋唐大一统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知识拓展: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般方式: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3、联合斗争;4、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5、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提示:(1)从直接的民族取向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2)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农业化的过程。(3)从社会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归纳综合整体图示纲举目张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农业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迁都洛阳使洛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孝文帝推行移风易俗的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同时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哪些新的东西。北魏孝文帝作为一个落后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政权的巩固,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比他的前辈提供了新东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第一,推行均田制,并颁布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摇役。三长制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通过整顿吏治,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促进民族融合。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汉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2011·山东青岛模拟)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的繁荣B.北魏海外贸易发达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B项不符合题干材料,C项不符合史实,A、D两项比较,D项是A项的组成部分之一,故A项正确。答案:A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1.下图为魏孝文帝时铸造的铜钱,这反映了北魏经济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试分析出现该突出特点的原因。答案:(1)突出特点:商品经济发展,商业活动活跃。(2)原因: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②政府的重视和支持。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北魏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1)原因:①各民族的杂居,极大地加强了各族人民的交往和接触。②各民族人民联合反对统治者的斗争,推动了民族融合。③内迁各族的统治者中,有不少崇尚中原文化,大力提倡对中原文化的学习,对民族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2)表现①从少数民族来看,不仅在生产方式上,还在生活方式上都趋向于汉化,甚至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征。②对于汉族来说,吸取了新鲜血液,加速了发展,丰富了经济文化生活,推动了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发展壮大。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2010·高考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西晋]江统《徒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摘自[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解析:本题围绕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组织材料,考查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及对民族关系的认识。第(1)问主张要扣准材料。“内诸夏而外夷狄”说明夏夷观,由“绝远中国……所害不广”可知作者主张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由材料中“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扭转了帝国颓势”,“通向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等信息概括作用。谈认识紧扣民族关系。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2.(2011·青岛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及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材料二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问题?(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回答时要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No.1自主学案No.2互动课堂No.3知能提升课时作业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答案:(1)问题: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2)现象: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影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