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的经济文化成因探讨内容摘要: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的形成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社会转型期体制上的原因外,其经济文化也是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产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云南经济落后,发展不均衡,高度依赖资源占有和原始输出的现状,娱乐服务业高速不健康发展带来的问题是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形成发展的经济原因;云南文化的无序性、封闭性、保守性、落后性是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形成发展的文化原因。关键词: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成因云南省地处西南边疆,全省共有16个地州,129个县(区),城镇化率不足35%,农村人口众多,全省87%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60%的创汇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省内有26个少数民族,特有少数民族16个,经济文化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在外来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冲击下,伴随着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突出,云南农村黑恶势力也呈现发展态势,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在全省侦办的涉嫌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中的比例日益呈现上升趋势。2006至2008年初,全省侦办的涉嫌黑恶势力犯罪团伙、犯罪案件中,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占25%,2008年1-11月,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占侦办案件的34%,一些地方的黑恶势力犯罪已成为严重影响当地社会治安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因素[1]。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纵观云南省农村黑恶势力的整体情况,云南省农村黑恶势力的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主要集中在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昆明、曲靖、红河、楚雄、玉溪、大理、文山、昭通,以及与边境地区接壤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德宏等州市[1],其形成发展与云南的经济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云南省经济文化状况(一)云南省经济状况1.自然资源丰富,矿产业发展迅速。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矿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猛,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连年翻番,金矿占全国15%,锌矿占全国20%,铅矿占17%,磷矿居全国第一,我国的十六个成矿带中云南有两个,即“三江成矿带”和“川滇黔相邻成矿区”。“三江成矿带”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我国西南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是最具潜力的矿产资源富集区,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2种,其中90%以上的矿种在“三江”成矿带都有分布。此外,“川滇黔相邻成矿区”一部分在云南,它位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接壤处的昭通曲靖等州市,区内交通条件较好,工业以矿业较发达,多为煤、金、钢铁,次为铅锌银矿。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优势矿产,铝、锌、锡、铜、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几位。在贵金属、稀有元素矿产中,铊、镉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银、锗、铂族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水、煤能源资源及一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些化工原料矿产储量也较大。云南现已形成一批以有色金属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产资源采、选、冶工业,是国家重要的锡、铜、磷肥生产基地。同时云南是中国南方的富煤省之一。全省129个县级单位有120个境内储有煤炭资源,并已不同程度得到开采,成为云南能源工业的重要支柱。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成国有煤矿72户,地县(市)属国有煤矿60户,乡镇集体(个体)煤矿4140户,小龙潭煤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露天煤矿。2.气候优越,植被丰富,经济型作物为农业支柱。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既有雪线以上的高寒山区,又有热带雨林地区,呈现生物多样性。经济性作物如烟草、蔬菜、花卉、中药材成为云南农业增收的重要支柱,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元谋蔬菜、文山三七、昭通天麻、昆明花卉均全国知名。3.农业经济薄弱,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山峦叠嶂,独特的自然地理特点导致山多地少,无法依靠农业生产致富,区域内绝大多数地区发展较慢。截止2008年至今,全省仍有73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温饱线以下。4.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原始输出,地区经济呈现极端的不平衡。由于经济和观念上的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云南省内对自然资源的深加工能力低下,导致区域内的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资源优势不能迅速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如烟草这样高附加值的产业在云南凤毛麟角,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资源占有和大量原始输出。全省经济呈现极端的不均衡分布,仅以2006年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看,昆明为352.77亿元,曲靖为200.13亿元,红河为161.06亿元,怒江、迪庆分别仅为10.99亿元、23.06亿元。[2]5.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云南自2000年起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第三产业产值1540.53亿元,较2000年增加了128%,年均增长18%,其中娱乐服务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势头强劲。[3](二)云南省文化状况1.民族众多,与内地隔绝,边境线长,受边境文化影响大。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的云贵高原,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少数民族成份居全国前列。民族众多,独有少数民族15个,少数民族人口1415.3万,占全省人口的33.41%。区内高山造就的自然屏障使云南与内地隔绝,地理环境多样,长期以来交通不畅;全省有4061千米的国境线,5个民族自治州、3个地区的26个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16种少数民族在云南和东南亚国家跨境而居,具有与东南亚国家文化同源和民族亲缘的特点,受边境文化影响较大。2.云南文化呈现边缘文化特点。云南文化处于多种文化交汇叠合的边缘地带,即处在三大文化地带的交汇点——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中原汉文化的西南边缘、青藏文化的东南边缘和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的北部边缘。这一特殊的文化环境使云南文化具有明显的“边缘文化”特征[4],在多民族文化的内环境下,既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又不能内化形成有序的统一思想体系,呈现出无序混沌的状态。3.云南文化呈现坝子文化特点,具有蔽塞性和封闭性。云南独特的地势地貌与生态环境,又造就了云南文化的另一个特点———蔽塞性和封闭性。云南地处中国西南一隅,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近94%的山区,只有约6%平地,这些平地都是狭小、孤立、星罗棋布地分散在群山之中的“坝子”。[5]据统计,全省1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就有1440多个,总面积约为2.4×104平方千米,平均每个坝子仅有17平方千米,云南人口的分布大体上是以坝子为核心、以坝子边缘山地为外围,形成一个个相对孤立的社会文化地理单元,人们的生产生活大多以坝子为中心,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内向的封闭性,因此,云南文化的封闭和蔽塞可想而知。4.云南文化具有保守性。云南自然环境造就的立体气候优势,使云南拥有2.9万多种高等植物,4.6万多种香料作物,动物物种也非常丰富,人们的生活压力相对较小,使云南人不舍故土,不愿跨出乡土界域。云南文化呈现保守、隔绝交织的状况。5.云南文化教育的落后性。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各地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区各民族还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等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解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心和扶持下,经过云南各族人民的拼搏奋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文化传统的承延,人们思想封建落后、不重视教育、盲目尊崇族长、服从宗族意志的意识仍然根深蒂固,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把有无文化看得很轻,学生辍学经商现象抬头,文盲半文盲比例在云南农村地区的比例甚至有所回升,每一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以上学历的仅为6.1%,小学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43.47%,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21.03%,年青一代文化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是非观念模糊。二、云南省农村黑恶势力发展的经济文化原因云南省农村黑恶势力的形成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社会转型期体制上的原因外,对于云南省这样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和经济特点的边疆省分来说,其经济文化也是农村黑恶势力产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云南省农村黑恶势力形成发展的经济原因黑恶势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某一区域行业内以暴力、威胁、滋扰等方式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以获取经济利益。云南农村黑恶势力的主要类型是称霸一方的地域内犯罪组织,其发展蔓延的主要经济原因有: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大,农民脱贫愿望强烈为黑恶势力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主观动力。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山峦叠嶂,独特的自然地理特点导致山多地少,无法依靠农业生产致富,区域内绝大多数农业县经济发展较慢,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温饱线以下,脱贫愿望强烈,又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致富,很多人不能正确看待商品经济中的重利现象,缺乏正当获利的技能和途径,逐步形成“只要能赚钱干什么都行”的错误思想,一旦有人以暴力、威胁、滋扰等方式获得财富,追随者仿效者就会在当地形成很强的势力。2.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占有和原始输出,这一状况为农村黑恶势力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空间。云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域内自然资源的占有和原始输出,谁能占有资源,谁能掌握资源输出的渠道,就能获得大量的财富。云南农村黑恶势力通过对区域内资源开采和流通渠道实施暴力威胁控制,开办实体,非法垄断经营获取高额经济利益,已成为云南拥有资源优势地区黑恶势力发展的“捷径”,一批“矿霸”、“菌霸”、“虾霸”、“渔霸”等农村黑恶势力极大扰乱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治安的稳定。例如楚雄州牟定县普建波等涉嫌强行低价收购野生菌、亚麻,敲诈勒索、抢劫的黑恶势力犯罪团伙;曲靖师宗县周文柱等涉嫌非法控制煤矿市场、敲诈勒索的黑恶势力团伙等。从全省侦办的黑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恶势力犯罪案件情况可以发现这样一条规律,矿业资源和生物资源分布较多的区域内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数也相应较高。3.不健康的娱乐业和服务业为黑恶势力的形成发展提供温床。随着经济的发展,娱乐业和服务业在云南广大农村地区发展迅速,游戏厅、足浴城、洗浴中心等遍及全省各县,这些新兴行业利润高、经营方式灵活,主管部门对行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认识不统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致使上述一些娱乐业和服务业中“黄、赌、毒、盗、抢、奸”等案件有增无减,边境地区受到境外“黄、赌、毒”的影响严重;同行业间的竞争常上升为打砸抢等违法犯罪案件,一些从业者为避免受到违法行为侵害,采取“以黑制黑”的方法,不惜重金雇佣黑恶势力为其“看场子”,客观上为黑恶势力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同时有的农村黑恶势力直接涉足娱乐业和服务业,开办赌场、洗浴中心等,获取高额利润,扩充实力,为自身发展提供资金。(二)云南省农村黑恶势力形成发展的文化原因1.边境文化的影响使境外黑恶势力成为边境地区农村黑恶势力的样榜。云南有4061千米国境线与老挝、越南、缅甸接壤,口岸较多,16个民族在云南和东南亚国家跨境而居,边民间来往频繁,境外黑恶势力利用文化同源和民族亲缘加紧向国内渗透,起到了样榜示范作用。与边境接壤的地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州均出现了模仿境外黑恶势力,而组织、发展、壮大的拐卖人口、贩卖枪支、毒品、开设赌场的黑恶势力团伙。2.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农村黑恶势力在一些地区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文化的边缘性使云南不能很好吸收先进文化的精髓,形成积极、统一、有序的思想文化体系,民众价值取向多元化。对一些社会现象缺乏正确认识,容易受到外来文化中腐朽的、落后的思想意识的影响,认为有钱就是“成功”,利己就是“道德”、吃喝玩乐就是“幸福”;借助黑恶势力可以做一些政府部门想管管不了的事;一些黑恶势力头目是“经济能人”,一旦进行打击会影响经济效益和投资环境,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小恶无害。这些错误思想在云南农村地区尤为突出。3.文化的蔽塞性、封闭性、保守性给打击云南农村黑恶势力增加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