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国际比较与战略研究姓名:戴学来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谢百三20031112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国际比较与战略研究作者:戴学来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相似文献(5条)1.期刊论文王晓明.张作伟证券市场开放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辽宁经济2004,(6)证券市场的开放是指本国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于其国内股市和债市,具体地说是指允许国外投资者进入本国二级市场,自由买卖国内证券,导致资本的跨境流动,属于资本项目范畴.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对WTO承诺证券业的开放是指本国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参与国内证券业务,属于WTO服务贸易范畴,是指境外服务提供者进入我国市场,为我国居民用中国的本币投资中国证券市场提供中介服务,不涉及资本的跨境流动(注册资本金除外).2.学位论文张丽斯证券市场开放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2009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各国经济日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经济全球化以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为主要特征,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为核心内容,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对各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加速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放松金融管制,全球证券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证券市场最终实现全面开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特殊的国情决定了证券市场开放将是一把双刃剑,即收益与风险并存。证券市场开放一方面意味着巨大的国际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严重的负面效应,必须在协调各种因素的同时从整体上把握开放的进程,这就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道路将会漫长而又曲折。证券市场开放是一国证券市场融入国际证券市场体系、实现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其实质是资本以证券为媒介进行跨国流动。国际证券资本的特点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证券市场的开放必须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状况、金融改革、金融监管、宏观经济政策等保持一致,证券市场开放的最优选择是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追求最大的收益。我国一直在推进经济的对外开放,在设立人民币A股市场之后不久就推出了B股市场,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2001年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证券市场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证券市场开放的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对证券市场开放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证券市场开放的见解。首先,本文用国际资本流动理论、金融创新理论、金融深化理论来解释证券市场开放的动因,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总结出目前国内外关于证券市场开放问题的研究现状,从而更深入的把握该问题的研究实质。其次,本文分析总结了证券市场的不同开放模式,并分别选取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地区)不同开放模式的实例,通过对这些实例的横向及纵向比较,借鉴和吸取其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和教训。再次,本文从证券投资、证券融资及证券服务业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开放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以QFII为例对目前证券市场开放进行了绩效分析,给出了相关结论。最后,本文通过比较借鉴国际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开放条件及已经形成的开放路径,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模式、开放目标及分阶段策略进行了总结,指出我国证券市场开放要在三个原则的指导下实行渐进式有限制直接开放的模式,采取三步走的开放策略:第一阶段:调整规范阶段,第二阶段:有限开放阶段,第三阶段:全面开放阶段,同时针对目前证券市场开放现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3.学位论文余志勇我国QFⅡ制度的法律思考2005当今世界的证券市场国际化潮流与中国加入WTO,使中国大陆证券市场逐步深化,对外开放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在资本项目尚未开放与证券市场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实现证券市场的平稳开放是中国大陆证券监管当局面临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在证券市场开放中采用QFⅡ(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成功地实现了证券市场有序、稳妥的开放,有效地控制了证券市场开放中的风险。其经验值得我们加以研究与借鉴。 我国自2002年12月正式实施QFⅡ制度以来,有关现行QFⅡ制度的讨论一直未停息。国内关于QFⅡ制度讨论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评论现行QFⅡ制度的不足和缺陷;引入台湾地区的QFⅡ经验;对我国的QFⅡ法律制度作详细的介绍;对我国引入QFⅡ制度后金融风险的防范;QFⅡ制度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影响。 本文着重从国际经验借鉴和配套法律制度的不足两个方面对QFⅡ制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本文的框架是先进行QFⅡ制度国际比较,从控制证券市场开放风险的角度评价现行制度,借鉴监管经验,接着具体探讨我国QFⅡ制度中存在的法律缺陷和运作风险的法律防范。 本文在第一章中简单介绍了QFⅡ制度的涵义和效用以及它与证券市场开放的关系;在第二章中首先介绍了我国采取QFⅡ制度的原因及QFⅡ制度出台的背景,并将我国现有QFⅡ制度同韩国、印度、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比较,评价得出我国现行之QFⅡ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接着介绍了韩国、印度、我国台湾地区QFⅡ制度的监管经验,对我国QFⅡ制度的监管体制提出了五点建议;在第三章中探讨了《暂行办法》中一些条文的不足之处,并对跨境间接持有证券的法律关系进行了分析,建议以信托财产关系来界定它,从而弥补空白;在第四章中对外资双重身份导致的风险、托管人与券商或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共谋行为导致的风险、托管人外部结算风险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法律防范建议。4.期刊论文田颇跨国并购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外资并购的启示-南开经济研究2003,(1)本文对90年代以来的跨国并购现象及其法律制度环境和证券市场开放模式进行了国际比较,提出了我国在外资并购制度建设、风险防范、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一些政策建议.5.学位论文周建宁入世以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2004该文针对中国证券业的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中国证券业的开放政策,通过对当今证券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对加入WTO后中国证券业如何应对,进行战略调整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该文首先从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入手,介绍了加入WTO后中国证券业的开放政策,包括原则承诺、具体承诺和时间承诺.在文中通过对目前国际上证券业发展的附属发展模式、独立发展模式及关系型发展模式的介绍,对三种模式进行了详尽分析和优劣比较.旨在说明证券业和银行业存在着既可替代又可互补的关系,证券业和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形式,证券业和银行业可以结成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该章还分别以日本、智利和韩国三国为例,对当今证券市场上的三种开放模式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借鉴.在着重介绍了中国证券业发展的现状,剖析了中国证券业在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行业比较,指出中国证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因素.入世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文中主要从监管体制、投资者结构、证券公司、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五方面阐明了加入WTO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从以上几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对比,说明加入WTO后中国证券业面临的强大竞争压力.只有汲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加快中国证券业的国际化进程.做为全篇的重中之重.该文主要从如何健全完善监管体系,加快证券市场制度化建设;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进会计和信息披露国际化;如何提高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执业水平,重塑市场信誉;如何支持国内证券公司整合,打造中国证券业的旗舰;如何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实现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良性互动及如何加强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形成多层次市场体系等方面阐明了中国证券业面对加入WTO的挑战,必须要进行的战略调整.该章对加入WTO后券商的调整策略进行了重点探讨,强调应从增强资本实力,走规模化之路、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走集团化之路、开展业务创新;走多元化和特色化之路、拓展国际业务;走国际化之路以及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针对入世以后的中国证券业的现状和问题,在当前论述基础上的进行了延伸和发展,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多发展实践和思索,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提出战略选择.引证文献(2条)1.吕超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2.盛军锋开放式基金的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学位论文]博士2004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2c708311-3d7d-4b35-af55-9e1901037618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