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日常生活一.低碳经济是什么?“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中国作为发展中温室气体减排的大国庄严承诺道,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经济是欧盟国家首先推出的新概念,并积极推动将低碳经济付诸行动。3月2日,欧盟委员会最新颁布了“欧洲2020”的新经济战略,强调要建立一个以知识、低碳经济和高就业水平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其中,低碳经济占有非常核心的地位,一方面需要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发展,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美国推出了“绿色新政”,旨在通过提高能效、发展新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以促进能源安全、刺激经济复苏、创造就业机会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日本长期坚持“环境立国”的战略,近年来提出了建立“低碳社会”的目标和政策体系。对于低碳经济内涵,现在学者对于低碳经济定义的争论尚不统一,多数人对其的理解太狭隘太片面,认为它就是关于碳的经济,只要二氧化碳减少就是低碳经济。低污染基础上加了低能耗,并把它们放在了低排放的前面,低污染、低能耗很重要,如果没有做到低污染、低能耗,它还属于高碳经济。低碳经济理解首先要从低污染、低能耗开始,然后才是低排放。低碳经济内涵:治理污染本省就是高碳的过程。现有的能源大部分来自含碳能源深圳明年初开展碳排放权交易800家企业强制减排目前纳入强制减排的800家企业涉及多个行业,全部电力企业,以及年度碳排放量两万吨以上的工业企业已经全部纳入。800家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将在未来三个月内分期分批完成,目标是在明年初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同时,作为深圳碳交易试点的交易平台,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已经完成增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500万元增加到3亿元,成为全国注册资本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所。国家发改委在去年10月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我国的碳交易试点工作,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成为国家碳交易试点省市。低碳――上海世博会的又一张名片我们在世博会的建设当中大量采用了节能、绿色技术。例如世博园区原是一处污染严重的工业用地,而上海巧妙地将世博会选址与旧城区改造结合,工厂搬迁了,碳排放降低了,生态改善了,这就是低碳的典型实例。还有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最大的钢结构项目——世博中心,玻璃幕墙北立面临黄浦江、无夏季阳光曝晒,透明中空玻璃幕墙实现自然采光,还能饱览浦江美景;南立面因日照充分,采用了可开启折线形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其中双层玻璃幕墙中还精心设计了金属丝网和惰性气体,既有利于自然通风、遮阳保温,又不失通透性,创造性地解决了国内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减排的世界性难题。据估算,世博中心总能耗低于国家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不仅如此,在世博园区,还将出现“零碳馆”。落户世博园区的中国第一座零碳建筑——上海世博伦敦零碳馆汇聚全国各行业最新节能减排技术,由可再生能源完全支撑运营: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黄浦江水将变身“天然空调”;连剩饭剩菜也可以用于发电……在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伦敦零碳馆”,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贝丁顿零碳社区的美好生活,更能感受到未来城市社区的环保魅力。“零碳馆”协调人、建筑师陈硕说:“现在的建筑能耗很高,需要输入大量的水、电、物资等,输出废热、废水以及工作生活垃圾。”“零碳馆”则是要改变这种机制――不从自然界浪费能源,也不从管网中吸收能量,而是收集周边的废物垃圾,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给建筑能耗。它的理念是在不牺牲居住舒适度的前提下,达到低碳的目的。“未来的城市生活,应该不用交电费和水费,生活成本也不会很高。要揭开‘零碳馆’的奥秘就是一条――变废为宝,利用可再生能源。”低碳――上海世博会的又一张名片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首座“二氧化碳零排放”建筑,“零碳馆”还原了伦敦贝丁顿“零能耗”生态村,几乎不消耗能源。墙面附着特殊荧光涂料,白天储存太阳能量在夜间释放荧光,减少照明能耗。玻璃窗可采太阳光发电。阳光房能保存从阳光中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室内热能。建筑的南边装有太阳能光伏板,用于充电和电力入网;建筑顶部的五彩“风帽”,能利用温压和风压将新鲜空气不断输入建筑内部;北部屋顶设计还能采集天光,供室内照明使用。特别的是,餐厅还引入了生物质能技术,连剩饭剩菜都利用了起来――“零碳馆”所需的部分电能和热能,就是通过“生物能热电联产系统”,对各种有机废弃物、一次性餐具等进行降解而获得的,降解完成后余下的“产品”,还能用作生物肥。无论从哪个角度,“伦敦零碳馆”都多面地向世博访客展示了建筑节能减排的最新成果。当你进入展馆,零碳屋顶、零碳餐厅、零碳商店……一个个想象力非凡的“零碳”实践,无不令人感叹未来之美。更令人叫绝的是,在“零碳馆”里,喝完的可乐瓶被用来装饰吊顶,椅子、桌子都由工业废弃物制成,还有一首名为“上班那点‘碳’”的“减碳歌”引起大家的共鸣:上班爬楼,酷有型;多食蔬果,年轻态;少点打印,多片绿……“就像世贸组织的规则一样,世贸1945年成立的时候并没有现如今一系列的贸易规则,这些规则都是欧盟和美国这些率先加入的国家制定的,层层加码的条款致使后来者越来越难加入。因此,对于低碳经济我们不能重蹈这样的覆辙。”吴刚(低碳经济转型路径探析)说,低碳经济也许是下一个国际贸易的交易规则,如果我们不加入不主动参与制定规则,下一步规则就会把你束缚住。现在,欧盟已提出了绿色经济,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新能源经济,日本大力提倡低碳社会和低碳消费,下一步美国还要考虑征收碳关税。低碳经济不是“阴谋”?但是比“阴谋”更应引起重视。高房价就是高碳排放:你将房子卖到3万元一平米,以汽车商为例,过去汽车商造一辆车可以换一套房子,现在需要造20辆车换一套房子,造20辆车换一套房子,当然比造一辆车换一套房排放的碳量要大得多。如果再以驾车人的付出来算,过去出租司机每天开300公里,一月收入能换到一平米房子,现在每天开300公里,一年收入才能换一平米房子,这很明显是在推高碳排放嘛,因为人已经不能再去住西北式的窑洞了,必须住房。房地产是中国碳排放最大的一个行业我国每建成1平方米房,排放0.8吨碳,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建筑贡献50%,我们所有建筑节能达到70%标准,可以减少2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航空业停业5年。”4_8_23118:29城市碳排放estate00在英国,一幢房屋销售需要能耗法律认证,这些认证是不可或缺的法律文本。在国内,一些房产开发商也纷纷试水,在社区楼盘做低碳探索,提供太阳能技术,使用新风系统,通过系统自动将房间污染空气从风口中排出,以清新室内空气,这样每年可以为15万平方米的社区用户节约空调用电30万度。4_8_23118:29城市碳排放estate00事实上,中国和西方可以对低碳经济有不同的理解,中国与欧盟等发达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基本国情和实际差别很大,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和模式与西方绝对减排的低碳经济不具有可比性,但无论是从应对国际减排的压力,还是从国内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自身需求,以及中国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更长远的目标出发,中国在发展的同时,努力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向低碳经济方向转型是必然的选择。二、百姓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低碳经济(一)二氧化碳浓度正逼近极限地表气温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温度的升高,使得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大面积土地被淹。海平面每上升一米,就有海拔4米的陆地受威胁。我国13亿人口,有8亿居住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包括沿海的富裕城市。气候的变化,还易引起洪涝、干旱、饥饿、疾病等灾难。(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是最大的有机碳库。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陆地碳库总量的56%。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森林的碳汇作用。森林有重要的碳汇和碳源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中重要的碳汇和碳源,在这个系统中,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了碳素而成为碳汇,森林以及森林中微生物、动物、土壤等的呼吸、分解释放碳素到大气中成为碳源。如果森林固定的碳大于释放的碳就成为碳汇,反之成为碳源。在全球碳循环的过程中,森林是一个大的碳汇,但随着森林破坏、退化的加剧以及一些干扰因素(如火灾)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就可能成为碳源,这将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三)、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低碳经济1.离开房间时把灯关了吗?一位清洁工对刚刚讨论完可持续发展的专家说,你们离开房间时把灯关了,行吗?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周用这个故事说明,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只是夸夸其谈,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2.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比比皆是:一辆每年行程2万公里的汽车释放二氧化碳2吨。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释放二氧化碳2.5公斤;电脑使用一年间接排放10.5公斤二氧化碳;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公斤;用飞机运输1吨进口水果,飞行里程为1万公里,排放二氧化碳量为3.2吨……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所以减排人人有责,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成为时尚。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带水杯、随手关灯、尽量步行等,都能减少碳的排放。4.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碳补偿的方法:捐资给专门机构,用以植树或其他减排项目,来抵消自己二氧化碳排放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区亲善大使周迅,曾购买238棵树苗,来抵消她2008年的航空飞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5.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6.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今年6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这一嗜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单让公众理解“限塑”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这只是“单维型”环保科普意识。其实“限塑”的意义还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许多农贸市场、超市都在用塑料袋装熟食品,其实,很多塑料袋存在毒性,尤其是五颜六色的彩色塑料袋,其本身更是含有大量毒素。因为彩色塑料袋属于再生塑料袋,使用的着色剂通常含有苯并吡,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与食品接触后,可能会转移到食品中,使人慢性中毒。此外,最新研究显示,塑料产品中的增塑剂也是一种致癌物质,而再生塑料因为工艺简陋等原因,其增塑剂在与食品,尤其是油性食品接触时更容易渗出。“人们习惯使用‘毒袋’,既是致癌物质的受害者,又不知不觉地充当了致癌物质的传播者。”同济大学医学院环境医学教授厉曙光提醒说,不少早点铺用薄薄的、有刺鼻异味的再生塑料袋装油条之类的熟食,致癌物质渗出更快,危害更大。那么,怎样鉴别塑料袋有无毒性呢?感官检测法:无毒的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手摸时有润滑感。有毒的塑料袋颜色混浊或呈淡黄色,手感发粘。用水检测法:把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按入水底,无毒塑料袋可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下沉。抖动检测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发出清脆声者无毒,声音闷涩者有毒。火烧检测法: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蓝色,燃烧时像蜡烛泪一样滴落,有石蜡味。有毒的聚氯乙烯塑料袋不易燃,离火即熄,发出刺激性气味。怎样鉴别有毒塑料袋?常用塑料的种类有:①聚氯乙烯(PVC)它是建筑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塑料。硬质聚氯乙烯的密度为1.38~1.43g/cm3,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温度范围一般在-15~+55℃之间,适宜制造塑料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