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0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良好的增长势头一度让政府欣慰不已,然而,这种增长依然像1997年那样是在危机边缘上的增长。目前普京总统除了面临国防开支、内外债务、社会支出、企业结构改革、改善恶劣的投资环境和克服日益加剧的人口危机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之外,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讲,以前的某种路线和政策仍在起作用,还在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尽管俄政府已经对当前的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但却不可能在短期内克服危机,要保持持续增长并不容易。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位总统曾把西方发达国家当成改革的榜样,主观上认为这种过渡比较简单,俄罗斯在摧垮了旧制度的同时并未找到一种建立全新制度的力量和方式,导致了改革的混乱和经济的无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俄罗斯数百万公民的福利及全世界所有国家人民的和平与安全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增长;俄罗斯;经济复兴;障碍在21世纪的今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模式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近10年来动荡不安的俄罗斯及其经济改革一直是世人关注的对象。叶利钦时代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更多的生机,“休克疗法”加剧了生产滑坡在俄罗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卢布的不断贬值使人们对于俄罗斯前途充满忧虑。俄罗斯转轨的路径失误在于其试图要在一种能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的制度环境和法制基础还未建立起来之前,便寄希望于市场经济模式能够自动更正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和陈旧的企业经营机制,藉此来改变国家在经济中的绝对垄断地位,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但结果却造成了体制的真空状态,给企业生产结构的转换乃至运行能力的提高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如今,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普京总统身上,希望他能带领俄罗斯走出经济衰退的泥潭。经济持续增长将受制于“诸多因素”,面临严峻挑战2001年1~5月,俄罗斯各经济部门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共同发展趋势,工农业生产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4%和1.2%,进出口稳步增长,居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2001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5.2%。经济的好转让俄罗斯政府欣慰不已,俄联邦政府很有信心地预测,在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其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今后3~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达到5%~8%,俄罗斯将建成真正的市场经济体系,达到强国富民的宏愿。诚然,2000年初普京上台后,俄罗斯的形势逐渐开始好转,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实现了高速跳跃式的增长,即在1999年增长3.2%的基础上又增长了7.5%。工矿业生产增长约9%,是过去30年(包括前苏联时期)的最高纪录;钢铁工业的增长率为17.9%;机械和金属加工业的增长率为17.5%;化学和石化工业的增长率为15%;木材和木材加工业的增长率为13.2%;有色金属的增长率为11.5%;食品工业的增长率创下了9.1%的纪录。总之,俄罗斯曾一度动荡的政局出现较长时期的稳定,国内经济呈持续增长趋势,整个社会环境得到改善,油价飞涨也充实了国库,国家杜马通过了以自由经济改革为基础的税收法案。尽管如此,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由于良好的对外经济形势造成的,这种增长就像1997年那样是在危机边缘上的增长,俄罗斯仍然生活在日益加剧的经济落后条件之下。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许多难题和严峻的挑战,要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不容易。首先,俄罗斯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发生过大幅的波动,其中1981~1985年和1986~1990年分别为该期间的平均增长率。生产急剧下降,财源枯竭,财政金融体系接近崩溃,国家曾一度被巨额的预算赤字、三角债、偷漏税、外汇市场严重动荡、经济美元化等问题严重困扰着。今天的俄罗斯用于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仍旧极其不足,尤其是对以前诸多年代所积累的各种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克服,这些都在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增长,尽管俄政府目前已经对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还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克服危机和推进经济快速高质量地增长。其次,早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位总统的领导下,俄罗斯曾经为了实现向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过渡作出了努力,这两位领导人都力图把西方发达国家当成改革的榜样,并且主观上认为这种过渡比较简单,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然而,这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讲,以前的某种路线和政策仍在起作用,还在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如果说要使用过去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借此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经济难题也是不太可能的。摆在普京总统面前的依旧是诸如国防开支匮乏、内外债务增加、政府预算赤字、社会支出负担、企业结构改革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投资气候也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过去几个月的经济指数有恶化的趋势,可见,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市场原材料、石油、天然气的行情。在今后的5年内,俄罗斯将会遇到3个比较严重的危机:一是2003年的债务危机,到那时需要还本付息的外债金额将增加60%;二是2004~2005年的投资危机,到那时设备将严重老化,电力部门的设备将无法继续使用;三是2005年前后的能源危机,资源的耗尽将引起“天然气”中断。俄罗斯经济复兴障碍分析总体看来,阻碍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俄罗斯的债务危机和预算赤字问题目前俄罗斯国民经济美元化和资本外流的现象正在进一步加深,国家的债务危机和预算赤字十分严重,老百姓在生活上的贫困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2001年1月俄罗斯人均收入为1975.6卢布,比2000年12月下降了36.5%。2000年4季度时,俄罗斯人均收入低于规定的最低生活费标准的人数达3920万,占俄罗斯总人口的26.9%。如果按汇率计算,俄罗斯日前的年度消费预算大约为250亿美元,这同美国纽约州的预算差不多;如果按消费者物价指数计算,那么250亿美元则是3个纽约州的预算。通常国家的债务往往不是按照消费者物价指数来支付,而是按照现行汇率来计算。俄联邦政府债务负担在今后几年内将非常沉重,根据俄罗斯财政部统计的官方数字,俄罗斯政府的外债大约为2000亿美元。尽管俄罗斯政府同伦敦俱乐部签署了部分(120亿美元)注销苏联遗留下来的债务的协定,加之在2000年初,俄罗斯政府偿还了一部分美元债务,俄联邦政府目前的外债仍是联邦全年度预算的6~7倍左右;虽然外债总额有所减少,但还债前景并不明朗。据统计,未来10年,俄罗斯每年要偿还130亿~190亿美元的外债,远远超出了俄罗斯的财政支出能力,由此可见,解决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俄罗斯经济能否持续复苏的关键。到2003年时,俄罗斯将面临新一轮还债高峰,届时外债偿还支出将占财政收入的一半,因此,如何缓解沉重的外债压力是对政府不小的考验。另外,俄罗斯目前另一个较大的预算开支是军费。俄罗斯军队目前处于一种十分艰难的境地,政府很难削减军费开支,即使保住当前的状况也属不易,国家尤其需要花费精力在战略力量和常规力量之间合理地分配资金。此外,在社会开支方面的预算,俄政府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没有什么很大的进展,居民的退休金和工资也常有拖欠的现象。相比之下,在那些不是由国家而是由退休基金(按积蓄制度积累起来的)支付退休金的国家里,居民所拿到的退休金的数额要多得多,而且不会拖欠。俄罗斯要过渡到这种制度,还需很长时间。(二)企业改革仍旧步履维艰早在1992年12月29日,随着《俄罗斯联邦国有及市有企业私有化纲要基本原则》的颁布,俄政府对大部分国有财产实行了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拍卖,决定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改造成具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混合经济。一时间,在俄罗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私有化运动,然而事实上,私有化在客观上受制于经济动荡、法制不健全和政局不稳等因素,它并没能达到促进企业改革和增加生产的目的。相反,私有化因政局动荡和政府职能弱化而导致的贪污、受贿、化公为私、诈骗等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私有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犯罪,在群众中造成不良的社会逆反心理,很多百姓怨声载道,私有化对俄罗斯经济进程带来的负面效果远远大于积极的影响。回顾以往几年俄罗斯私有化运动的进程,可以看到,在俄罗斯现实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快速的大批私有化并没有带来改革者原先所期望的企业重组,生产和投资反而倒退到极低的水平,大部分企业的产品结构和供销关系得以沿袭保留,私有化没有给企业带来生机,相反却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改革者们原本希望通过企业私有化的方式重新分配生产资料的“产权”,以便刺激生产和积累资本,实施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创新,但是,俄罗斯的私有化却导致了低效的所有权关系。“产权”的最优分配并没有带来合理的刺激机制,尤其是,企业的所有者疏忽了对管理层的监督,一旦企业在竞争中失败,那么这个企业就会被竞争对手接管或破产倒闭。通常条件下,如果在企业内部有了最优所有权结构,那么企业最终会拥有“最好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而私有化之后的俄罗斯企业却受到“不完善”的企业监管的主宰,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在俄罗斯企业中所实施的这种“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分配”几乎不能在企业内部实现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在企业外部实现合理的竞争机制。俄罗斯的企业在经历了1992年底开始的小私有化、大私有化(证券私有化和现金私有化)之后,如今,私有化在俄罗斯国内迎来了第三次浪潮,俄罗斯政府打算在最近3年内完成2.2万家企业的私有化。在2001年上半年就要出售由国家控股的19家大型企业的股份,其中包括几家大型国有煤矿和石油天然气公司。例如政府将分别卖掉库兹巴斯煤矿和哈卡斯煤矿的79.73%和43%的股份;卖掉奥伦堡油气勘探公司、下瓦尔托夫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和斯拉夫石油一梅杰恩油气勘探联合公司的15.5%、4.73%和3.28%的股份。此外,政府还准备出售莫斯科河运公司21.3%、科夫托尔铁矿24.8%、米哈依洛夫铁矿4.94%、盖斯基铜矿10%、南乌拉尔镍矿23.35%、新库兹涅次克炼铝厂14%、俄罗斯国家保险公司49%的股份。此外,俄罗斯联邦财产基金会还准备在2001年内向政府提出要进行私有化改革的另外700家企业的名单,并准备向政府提供相关企业的详细资料,这是普京上台以来采取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举措。与以往私有化不同的是,国家在对这些企业进行拍卖时,俄罗斯国有资产部将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调查,提出私有化协议,并对出售企业的理由和时间进行论证。俄罗斯政府此次拍卖的公司均不是国家明令禁止拍卖的“超级企业”,为防止失去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超大型国有企业的控制权,俄政府在2001年财政预算案第100条中对可进行私有化改革的企业进行了限制,即凡法定资金超过限制数额的超级企业都将被禁止拍卖。尽管如此,由于有了第一次私有化的教训,俄罗斯百姓对“私有化”仍旧是谈虎色变;同时,俄私有化部门正准备说服杜马议员解除私有化拍卖的禁令,让更多的大企业迈入私有化行列,使得人们更加担心私有化有可能会再次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入个人腰包。如今,俄罗斯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再像往年那样是充实预算收入,而是重组经济,但重组的主要负担首先来自国有企业,尽管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有些方面值得肯定,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第一次私有化浪潮不同,此次私有化的规模虽然小于上次,但其影响不可低估。俄罗斯通过先时的私有化对多数工业和自然资源进行了拍卖,但是国家在过去5年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却是明显下降了,私有化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俄罗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建立合理的所有权结构,防止再次出现以新的同样不良的所有权结构取代旧的不良所有权结构。建立高效的所有权结构比不惜代价的快速私有化更为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未来几年在册失业人数将急剧增加,暂时还无法评判这种现象会有多严重,对社会的危害会有多大,因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现在就已经过着相当困难的生活。俄罗斯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目前整个俄罗斯大约有1000万失业人口,比2000年同期上升28.9%,同时,实际收入水平也大幅下降,这种局面造成消费市场继续低迷。而对于为数众多的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