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第二版)第一章_导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授课人:仲云云联系方式:1360158498213601584982@163.com信息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课程信息经济学乌家培谢康肖静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一、学习基础要求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系统的认识。能够较好的结合社会生活的信息经济性,应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思考。二、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讲授不确定环境中如何缩小或排除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并运用博弈论思维方式预计事件发展结果,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下制定规则,强调市场或组织激励机制设计的重要性。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第三章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四章委托代理与激励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第五章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第七章信号搜寻与信息系统选择第八章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三、教材内容安排四、推荐阅读文献阿罗《信息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陈瑞华《信息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谢康、乌家培主编《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2002唐久红,唐岳驹,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叶建亮,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与信息经济学,《商业研究》,2002年第8期妥艳贞,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观点述评,《兰州学刊》,2004年第5期有效学习的方法:•——带着问题学习并在学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阅读经典文献(“三思”:思想、思路、思考)如何寻找经典文献?(1)核心杂志上的论文;(2)核心杂志上经常被引用的论文(参考文献);(3)核心杂志上的文献综述或会议综述;(4)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和文献;(5)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考试安排:•——期末考试(开卷OR闭卷待定)占总分的70%。——平时成绩占总分的30%,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讨论、回答问题情况、平时作业等。为什么要学习信息经济学?大学生面临毕业是求职还是考研——相关问题的博弈分析背景•目前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应届毕业大学生将选择–考研–变相的就业方式•国家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间:一月份–人才招聘:上一年的第四季度即10、11和12月份就已经开始•困难:考研,求职竞聘。•考研之后,求职竞聘的机会往往会大大减少。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不可能脚踩两只船,在很多情况下这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背景•然而,研究生毕业以后就一定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吗?•答案仍然不尽如人意。•1如果研究生毕业以后一定会比本科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事实:这里的两个假定条件并不总是成立的。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当面临大学毕业时不知道究竟是去求职应聘好,还是考研以继续深造更好。2如果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待遇一定会比本科毕业生更高,那么下定决心考研也是值得的。假定博弈双方关心的不是收益而只是策略选择的成败•如果博弈双方关心的不是收益的多少,而只是追求博弈中策略选择的成功率。•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问题可以用博弈论中所谓的“少数者博弈”模型来描述。少数者博弈模型•假定有某一个公共场所比如说是影剧院或歌舞厅失火,当时你正与满屋子的人一起在从事活动,假定有两个安全门A和B,匆忙之间你究竟是:–逃向A门,–还是逃向B门?个人的选择?•究竟哪个门更有利于你迅速逃生?–这是一个个人选择问题吗?这与其他许多人的选择密切相关大家都选A门–你也选A门–你选择B门你肯定是死路一条!你将肯定会顺利逃生!!!大家都选择B门•你选择B门•你选择A门你肯定是死路一条!你将肯定会顺利逃生!!!如何决策?•你要顺利逃生,你必须对其他人逃生时所选择的安全门有所预测!你可能会问,这种预测在千钧一发之下,有可能吗?不错,这种情况下肯定容不得你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去进行分析,但是有所选择却是极其必要的。选择就是决策,决策就需要预测。在这种情况下,预测通过观察法就足够了!用少数者博弈来分析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说面临着大学毕业,你究竟是去谋职竞聘,还是去准备考研,也与其他毕业生的选择密切相关!•你要能够胜出,你也需要有所预测。即: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如果大家都选择谋职竞聘,你的正确选择就是准备考研;如果大家都选择准备考研,你的正确选择就是竞聘求职。建模•假定:–甲乙两个毕业生面临毕业(这两个人可以看作是由全部毕业生分成的两个部分)–每个人均有求职和考研两个策略,每个人在每一策略条件下的赢得可以用如图1所示的博弈矩阵来描述。0.5,0.51,11,10.5,0.5甲求职甲考研乙求职乙考研用每个局中人选择每一策略成功的概率来表示每个局中人的赢得,即:如果两人的选择相同即两个人都求职或都考研,每个人成功的概率均为0.5;如果两人的选择不同即如果甲选择求职,乙则选择考研或甲选择考研乙选择求职,两人的成功率都是1,即100%。格式:(甲的收益,乙的收益)结果评述•给定别人考研,你正确的选择就是求职;给定别人求职,你正确的选择就是考研。别人的选择我根本没有办法知道!!!根据预测进行决策,是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这就需要你预测!囚徒困境第一章概述-人生处处皆博弈-囚徒困境设定:(1)每个局中人都知道博弈规则和博弈结果的支付矩阵;如果双方都坦白,各判8年;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抵赖,抵赖方判10年,坦白方被释放(0年);如果双方都抵赖,各判1年。(2)每个局中人都是理性的(个人理性和个人最优决策);(3)不能“串通”。案例1-囚徒困境-纳什均衡-8,-80,-10-10,0-1,-1囚徒A囚徒B坦白抵赖坦白抵赖-8大于-100大于-1(坦白,坦白)是纳什均衡如果双方都坦白,各判8年;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抵赖,抵赖方判10年,坦白方被释放(0年);如果双方都抵赖,各判1年。人生处处皆博弈-囚徒困境通俗地讲:纳什均衡的含义是:给定别人战略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战略,从而没有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囚徒困境是一些非常普遍而有趣情形的抽象,在这些情形中,从个人角度来说,背叛是最好的选择,但双方背叛会导致不甚理想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在望,可是为了给自己捞取功劳,一个飞行大队的指挥官没完没了地下达提高下属的任务定额,弄得所有的人都人心惶惶。•投弹手尤塞里安不想成为胜利前夕的最后一批牺牲品,千方百计逃避任务。他的上级问:“假如,我的士兵都象你这样想,这仗还怎么打?”,可尤塞里安回答到:“那我若不这么想,岂不成了一个大傻瓜?”人生处处皆博弈-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性质: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个人的“最优策略”使整个“系统”处于不利的状态。思考:为什么会造成囚徒困境是否由于“通讯”问题造成了囚徒困境?“要害”是否在于“利己主义”即“个人理性”?是否囚徒困境的结果就一定不利?•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经典之作《国富论》认为:我们的晚餐不是来自屠夫、酿酒的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己的资本争取最大的利益,一般而言,他不会有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关心的仅仅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一来,他就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引领,在不知不觉中对社会改进尽力而为……。人生处处皆博弈-囚徒困境人类自私的天性,使他们陷入“囚徒困境”,难以自拔。解决囚徒困境问题的“出路”“解决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个人理性,而是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一种制度安排,要发生效力,必须是一种纳什均衡。否则,这种制度安排便不能成立”。囚徒困境的效果在不同情况下对社会而言可能是“负面”的,也可能是“正面”的。一只河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不料,飞来了一只鸟,张嘴去啄他的肉,河蚌连忙合起两张壳,紧紧钳住鸟的嘴巴,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河蚌说:“今天不放你,名天不放你,就会有死鸟。”谁也不肯松口,有一个渔夫看见了,便过来把他们一起捉走了。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为什么企业聘用新员工都要设一个试用期?即使能力较强的女生也难以找到相对理想的工作?——为什么“大锅饭”会导致“滥竽充数”?——为什么讨价还价最激烈的地方是在菜市场,而不是在出售贵重物品的大商场?——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人生是永不停歇的博弈过程,博弈达到合意的结果。作为博弈者,最佳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游戏规则,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作为社会最佳策略,是通过规则使社会整体福利增加。——通过学习信息经济学,分析上述一些社会现象,在博弈中使自己的收益尽可能地大,损失尽可能小。(理性人)第一章导论•本章学习要求:1、了解和掌握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掌握信息经济学的思想发展脉络。3、理解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多重性和广泛性。4、掌握本章的内容安排体系。本章内容安排:第一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角度与范围第三节信息经济学的内容和作用第一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信息经济学含义: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既与市场经济规模扩大以至全球化发展后不确定性增加或风险加大而使用信息的作用日益重要有关,又与信息科技革命导致信息产业和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有关。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三、信息经济学的细化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一)酝酿阶段(1919年到1959年)1、从统计决策角度来看,信息经济学的启蒙可以追溯到18世纪贝叶斯时代,贝叶斯定理。2、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信息经济学启蒙思想最早出自蒙尔斯坦•凡勃伦在《资本的性质》(1919年)中关于知识增长构成财富主要来源的论述。3、1919---1959年间,奈特、米塞斯和哈耶克从市场信息角度;马尔萨克、阿罗和西蒙从统计决策与管理决策的角度;鲍莫尔从福利经济学角度;里斯曼和皮克勒从信息论角度,分别对信息经济学的思想启蒙做出了贡献。另外,在信息经济学酝酿过程中,奈特、哈耶克、马夏克、阿罗和西蒙等著名经济学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弗兰克•奈特: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之一。在其著作中,就信息经济学角度来看,最重要的作品是:《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德里希•哈耶克:货币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1949年9月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上的《社会中的知识》,确立了其在信息经济学启蒙思想史上的地位。1944年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创立的预期效用理论,1959年杰拉德﹒德布鲁提出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为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理论。马夏克:著作有:1949年《完备和不完备信息条件下流动性的作用》,1954年《面向组织和信息的一个经济理论》,1955年《

1 / 9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