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品理论-政府经济学的核心(山东大学樊丽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公共品理论—政府经济学的核心樊丽明主要参考文献Stiglisz,Economicsofpublicsector,2000.Rose,PublicFinance,2002.ElinorOstrom,GoverningtheCommons:TheEvolutionofInstitutionsforCollectiveAction,Chineseedition,2000.张馨:《公共财政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乔林碧,王耀才:《政府经济学》(MBA核心课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公共品理论公共品理论是政府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之一。迈克尔.泰勒:“政府干预经济最有说服力的理由便是,如果没有国家,人们就不能卓有成效地相互协作,实现他们的公共利益,尤其不能为自己提供某些特定的公共物品。”一、公共品的概念公共品(PublicGoods)特征:非竞争性(Non-rivalness)—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非排斥性(Non--excludability)—共同消费,效用不可分割,难以排斥不交费者,即难以避免“搭便车”。例:国防,外交,环境保护。函数:X=Xi私人品(PrivateGoods)特征:消费的竞争性(rivalness);消费的排斥性(Excludability)—可将不付费者排斥在消费范围之外。例:食品,衣物,图书,住房,交通工具。n函数:X=∑Xii=1公共品的概念—不纯粹的公共品公共池塘资源产品(CommonPoolResourcesGoods)--公有私人物品。特点:消费是非排他的,但具有竞争性,是私益的。例:地下水、海洋、矿产、森林资源等。“俱乐部产品”(ClubGoods)—私有局部公共品。特点:消费共享,技术上可以排他,不超过一定点不具有竞争性,超过一定点后出现拥挤效应。例:图书馆,高速公路,高等教育,影剧院,公园。公共品的分类1—按特征纯公共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且在消费上非竞争和排他的产品。----政府提供俱乐部产品(不纯粹的公共品)—可以排他但一定限度内非竞争的产品。--政府或私人提供,可收费公共资源产品(不纯粹的公共品)—非排他但竞争的产品—政府提供并管制或调节。私人产品—既竞争又排他的产品—私人提供公共品的分类2—按消费属性满足人们物质消费需求的公共品。大都具有明显的外在物质表现形式,人们消费的是物品自身的物质性使用价值。如基础设施,邮政通讯,路灯,公园等。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的公共品。一般不具有外在的物质形态,消费与物品的生产过程合一。如行政管理,教育,公安,国防,科研等。意义:注意公共品的结构变动,有利于投资者选择公共品的方向和参与度。公共品的分类3—按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属生产资料的公共品。使社会经济活动以较低的成本正常运转。属消费资料的公共品。一项公共品对不同消费者和付费来源可以同时是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意义:认识公共品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政府从何处入手调节结构。公共品的分类4—按受益范围地方性公共品:消费受区域限制,主要由当地居民受益,超过一定范围会大大减少效用。如,城市建设维护,地方政府劳务。全国性公共品:全国公民共同受益的公共品。如,国防,外交,环境治理。地区性公共品:跨国界但由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公民共同受益的公共品。如,欧盟规则,区域关系协调。国际性公共品:各国居民共同受益的公共品。如,维和行动,联合国规章,WTO规则。二、公共品理论的发展—起源政治学的开端。英国学者霍布斯(1588-1679)在1657年完成的《利维坦》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国家的本质“用一个定义来说,这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这是公共品理论的思想源头。1。政府本身就是一件最重要的为个人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品。2。它是以个人为基础的。3。政府收支是公共收支。公共品理论的发展—起源政治学的开端。休谟(1711-1776)在《人性论》中提出了“公地悲剧”。两位邻居可能就在一块平地上排水达成协议,但在1000人之间却难以达成协议,因为每个人都企图坐享其成。因此,某些多人有益的事情,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或由政府参与来完成。观点:1。在自利的个人之间存在某些共同消费的产品。2。人们对提供这些产品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和可能性。3。这种心理只有通过政府参与才能有效克服。公共品理论的发展—起源经济学的开端。斯密(1723-1790)最先将市场失灵与公共支出联系起来,指出政府应当执行三方面的职责:对外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对内保护人民的安全;建立和维护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政府存在的必要性“这类机关和工程,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但就其性质说,若由个人或少数人办理,那所得利润决不能偿其所费。所以这种事业,不能期望个人或少数人来创办或维持。”----市场失灵公共品理论的发展—起源约翰.穆勒(1806-1873)探讨了政府活动的适应范围,包括政府必须提供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这是保证自由放任制度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政府对许多事情履行职责是获得普遍赞同的,其原因很简单,就在于提供了普遍的便利。”如,铸币,制定度量衡制度,绘制地图和航海图,以及道路、路灯、港口、灯塔和堤坝的建设。---公共品范围在很多情形下,公共服务的提供是重要的,但却没人感兴趣,因为提供这些服务并不必然自动获得适当报酬。---已意识到搭便车问题公共品理论的发展—形成历史学派的贡献。德国19世纪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想的主要代表阿道夫。瓦格纳比较了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的异同,阐述了公共经济的性质:公共经济是一个经济组织,其主体是代表国家的政府;公共经济为国家提供安全,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特别是生产无形产品;公共经济部门由大量的政府雇员组成。还提出公共经济活动的原则。理论是建立在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基础上的。公共品理论的形成19世纪80年代边际学派的贡献—把公共品理论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基础上,为公共品理论奠定了经济学基础。意大利的马佐拉提出,公共物品是对私人物品的补充,其特征是消费的不可分性,而这种不可分性来自对公共物品需求的统一性。这是公共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思想渊源。公共品理论的形成意、奥学者都认为,边际效用的基本理论,即在既定的个人偏好下,每个人的边际效用等于价格时福利最大化这一基本的效率准则,也适用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共同消费性决定全体消费者只能消费同一数量的公共品,由于同量公共品对于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边际效用,这就应对他们征收不同的税收----把公共品供给与个人纳税建立起等价交换关系,使得私人经济的效率原则也适用于公共经济。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活动得到了经济学的证明,公共品成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伴生物。公共品理论的形成瑞典学派的贡献威克塞尔(1851-1926)认为,公共品供应应使个人效用最大化。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给予个人的边际效用应与个人因纳税损失财富的边际效用相等。将公平引入公共品理论,认为如果消费者依个人边际效用评价税款,可以说是按公平原则办事,但这要以现存财产和所得分配公平为前提。如果没有政治程序介入,个人将不愿说出对公共品的真实偏好----明确提出“搭便车”问题。公共品理论的形成—林达尔1918年,林达尔在博士论文中建立了林达尔模型,用以分析两个政治上平等的消费者共同决定公共品供应,并相应分担其税后份额问题。当消费者A支付税收份额越多,B付得越少;收入既定时,A对公共品的需求曲线从B的角度看,可视为供给曲线,反之亦然。当AB两条需求曲线被标示于同一平面矩形图时,其交点被称为林达尔均衡点----它是唯一的和稳定的,决定着公共品供给的均衡数量和A与B各自的均衡税收份额。此时的税收份额为林达尔价格,它等于每个人所获得的公共品的边际效用,且税额之和等于公共品总成本。到此,公共物品论初步形成。公共品理论的发展—匹古匹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外部性的概念,并以其为中心来区分社会净产品和个人净产品。个人净产品是私人的内在净成本或净利益,它能以市场来衡量。社会净产品则可能比个人净产品更大或更小,因为它除了个人在买卖中产生的净成本或净利益外,还要包括影响他人而又无法通过市场市场价格表现的净成本或净利益。当社会净利益超过个人净利益时,政府应对没能由市场价格体现而生产者无法获得的外部利益予以补贴;而当社会净成本超过个人净成本时,政府应对外部成本征税。作为政府补贴的极端形式,政府应对市政规划、警察和清除贫民窟拨付全额经费。----将外部性概念扩大至接近公共品概念(当个人净产品为零而社会净产品构成整个产品的价值时,外部性就等于公共品。)公共品理论的发展—萨缪尔逊1954年,发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阐述了公共品的概念,并广为接受。运用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一般均衡分析和帕累托效率等到公共品最佳供应上,建立了萨缪尔逊模型。----这一模型以消费者自愿显示其偏好为假设前提,说明私人品供给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个人边际替代率等于个人边际转换率,而公共品供给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所有人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边际转换率。所有人的边际替代率之和说明,为获得一增加单位的公共品愿意放弃的私人品数量,边际转换率则是说明为了得到一增加单位的公共品而必须放弃的私人品。公共品理论的发展—萨缪尔逊但萨缪尔逊又指出了因人们隐匿真实需求而使公共品供给不足。“正是个人的自我利益使其给出虚假的信号,假装从某种集体消费活动中获得比实际情况更小的利益。”人们有低报需求、少交税收的动机,而公共品的有效供给量是由税收量决定的,因而没有足够的税收满足真实的需求,产生公共品有效供给不足。比林达尔模型进步,但没有考虑政治程序在公共品最佳供应中的作用,也没有解决林达尔模型就存在的个人偏好揭示问题。----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公共品理论的发展—公共选择理论1948年,布莱克的投票问题研究;1950-1951年阿罗的社会抉择和社会福利函数,以及基于个人偏好的社会抉择和归并中的逻辑困难研究;1957年,道斯对民主制下政治市场的分析;1962年,布坎南和图洛克的公共选择理论;1971年,图洛克和尼斯坎宁对官僚政治学的研究;都使经济学进入了传统的政治学领域,研究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实现公共品的最佳供应,丰富了公共品理论。公共品理论的发展特点对公共品的研究最先出现在政治学、伦理学著作中,经过边际革命才与经济学联系起来,当代又与政治学结合。公共品研究在效率方面较为深入,但在公平方面进展不大,这也是公共品理论向政治学靠拢的原因之一。三、公共品的均衡理论私人品的局部均衡(假定只有消费者a、b)PDaDbSSPEDD=Da+DbOQQ公共品的均衡理论私人品的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是,MRi=MSR=MSC(i=1,2,-----,n.)MSRi=MTRi假定,无外部性,消费者的从某一物品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用就是社会边际效用。成本亦然。公共品的均衡理论----条件注意:私人品的总需求曲线是个体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加总,而公共品的总需求曲线是其所愿意支付的公共品价格的加总;对私人品,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而对于公共品,每个人的消费量相同,但不同个人的边际效用(满意程度)不同,即每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同。PDD=Da+DbSS(与公共品的边际成本相一致的供给曲线)DbPDaPbPaOQQ公共品的均衡理论----条件因为消费者的出价是与消费公共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一致,所以,所有消费者出价总和就是其边际效用总和,即社会边际收益。公共品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nMSR=∑MRi=MSCi=1n∑MSRi=MTRi=1公共品的均衡理论----实现机制美国经济学家Bowen最早提出(1848年)的一种机制:从前述均衡分析模型引申出来,虽然公共品不能由市场定价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