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全部ppt内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序论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学习安排与说明公共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我国只是在近十年才开始重视和研究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新兴且有待发展完善的学科当今世界,生活在社会里的每个人或企业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地,更经常地受到来自政府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经济决策等方面的影响,如,税收,政府支出,公债,政府管制。学习和研究公共经济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公共经济学的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分析、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及其政府职能的科学◈研究政府行为(公共部门活动)的理论基础及合理性◈研究政府活动的规律性◈研究政府的职能其它说法:公共经济学亦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公共部门:政府及附属物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府或公共部门活动的规律性1.政府及其附属物的内涵一般而言,公共经济学中对政府(即公共部门)的含义分为四个层次来理解政府的四个层次中央政府。广义政府。不仅包括中央政府,而且还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统一公共部门。在广义的政府之上,又加上了非金融的公共企事业。广义公共部门。又加上了政策性金融机构。2.主要研究政府或公共部门活动的三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研究政府或公共部门活动内容及规律(财政收支)第二个层次研究政府行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三个层次研究政府及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案例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对比政府支出分年度占GNP百分比公共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公共经济学由财政学发展而来,但是,两者有实质性的变化。表现在:第一,所依据的经济理论发生了变化第二,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发生了变化第三,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2.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密切联系,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对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是否实现最大化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为公共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公共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延伸。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实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优化问题。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的经济实体,对其经济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政府本身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政府的价格即是税收水平。微观经济学中的个量分析、需求供给理论、成本收益分析、边际效应理论、均衡理论,均在公共经济学中得到应用。3.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渊源更深,公共经济学把政府职能归纳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的调节和经济稳定。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目标相一致-----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学由国民收入理论、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组成。经济发展的关键:微观层次—价格机制宏观层次—政府调节公共经济学从福利经济学中引入帕累托最优原则,用于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分析。所谓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的配置已经到了在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就无法改善的境地。福利经济学:在增加国家财富基础上增进社会福利,也即个人如何从全社会财富的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满足。属于规范分析。福利经济学的核心:共同利益公平分配社会福利福利经济学为政府经济活动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5、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理论,尤其是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经济行为影响极大。在公共选择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法律和伦理标准,从而使公共经济学与法学、伦理学有了内在联系。经济学帝国主义现象政府经济行为是一个政治过程(公共选择和公共产品)政府经济行为的伦理标准政府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公共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比较的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按照唯物辩证法方法学习和研究公共经济学,就是以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物质世界运动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为基本线索,来把握和研究政府经济活动过程的内部联系及其政府经济活动与其他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和掌握政府活动的规律性。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所谓实证分析,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Whatitis)。规范分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Whatoughttobe)。比较分析法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学习安排与说明课程安排:总学时:54学分:3性质:专业必修课教材框架1.第一篇:1—4章侧重阐述公共经济学的基础理论2.第二篇:5—7章侧重阐述公共收支的运行原理3.第三篇:8—12章侧重阐述公共收入的两个主要形式——税收和公债的理论和制度框架4.第四篇:13—14章侧重阐述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及前者对后者的作用机制关于各篇、各章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指出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参考教材1.《公共经济学》樊勇明杜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2.《公共经济学》杨志勇张馨编著清华大学出版3《公共经济学》[英]安东尼·B·阿特金森、[美]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著,蔡江南、徐文武、邹华明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4《政府经济学》孙荣、许洁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思考题1.公共经济学的含义及研究对象是什么?2.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学习目的和思路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判入手,分析市场机制的缺陷,揭示政府部门活动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界定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范围和职能。本章需要掌握的重点:帕累托效率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实现条件;市场失灵的含义及政府经济的活动范围;公共财政的职能。第一节资源配置的效率:含义与条件一,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的含义: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它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情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应用帕累托效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很难实现和衡量,所以对于任何的经济措施,评判帕累托效率时经常用到以下两种形式:—得者的所得大于失者的所失—宏观上的所得大于宏观上的所失二,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几个相关的概念1.MSB:社会边际效益,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意程度.—表示: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表示—规律: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2.MSC:社会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表示: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表示。—规律: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3.MNB:净边际效益,指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与其社会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4.TSB:社会总效益,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5.TSC:社会总成本,指为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6.TNB:总净效益,指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总效益扣除其社会总成本之后的剩余.结论1.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MSB均等于MSC2.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是使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第二节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学习目标和思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政府经济活动与市场失灵和社会公共需要的联系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一,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1.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2.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市场都有众多的购买者和销售者;3.没有任何购买者或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价格;4.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可享有充分的信息;5.资源可充分流动并且可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完全竞争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1,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当P<MPB时,增加购买量当P>MPB时,减少购买量当P=MPB=MSB时,购买量稳定不变2,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当P<MPC时,减少生产量当P>MPC时,增加生产量当P=MPC=MSC时,生产量稳定不变3,综合上述:P=MPB=MPC=MSB=MSC,即MSB=MSC4,结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源配置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即实现帕累托效率二、市场机制失灵:公共物品或服务1.含义一: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完成,而只能通过非市场方式。2.原因:价格信号不能充分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1)MSB>MPB,消费者无能力购买或不愿购买2)MSC>MPC,生产者无能力生产或不愿生产3.结论:公共物品或服务只能通过非市场方式生产或提供。三、市场机制失灵:收入分配不公1.含义二:在资源配置公平方面,不能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完成,而只能通过非市场方式。2.原因:个人所拥有或继承的生产要素不同,导致初次分配收入的差距。1)每一个人所能提供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的数量。2)这些生产要素在市场所能获得的价格。3.结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要通过非市场方式。四、市场机制失灵:经济稳定发展1.含义三: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不具有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2.原因:以追求个人最大效益为目的。3.结论: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需要借助外力,即非市场的方式加以实现。五、小结:市场失灵的含义:又称“市场失效”、“市场缺陷”。即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在资源配置公平方面,不能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完成;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不具有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是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或政府发生作用的范围,只要有社会公共需要,即为政府的职能范围。一般为:1.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2.调节收入分配。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公共需要的含义和特征含义: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它指的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社会公共需要与私人个别需要共同构成人类需要不可或缺。特征:(1)整体性。(2)集中性。(3)强制性。第三节公共财政的职能1.资源配置的职能2.调节收入分配职能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的原因1.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2.外部效应的存在3.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一)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含义保罗·萨缪尔森: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服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服务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这种物品或服务消费的减少。公共物品或服务三种特性: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2.消费的非竞争性3.受益的非排他性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2.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3.受益的非排他性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结论1:公共物品或服务只能由政府生产和提供(二)外部效应的存在外部效应的定义:定义1.(布坎南J.M.Buchanan)与斯塔布尔宾(W.C.Btubblebine)在外部效应一文中给出的定义)只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某一企业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变量在另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