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七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第七章财政政策教学要点1、学习乘数的基本原理及财政乘数与国民收入的均衡2、掌握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中的财政政策第七章财政政策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均衡第二节财政乘数第三节财政政策主张第四节财政政策与国民经济主张公共经济学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均衡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并以收支平衡为指导原则而制定的相应措施,它是支出政策、国债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一、二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均衡二元经济体系是指在一个封闭型的社会,只存在家庭和企业两个经济部门,没有政府的经济活动,也就无所谓政府预算。一、二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均衡国民收入指的是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生产的,作为最终产品的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扣除为生产这些产品的资本耗费后的净值,它等于社会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总和。一、二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均衡国民收入是由总供给和总需求所决定的。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所愿购买的全部的或总的产出数量。总供给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年当中所有企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所愿生产和出售的国民产出量。一、二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均衡二元经济体系中,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一国的国民收入就是私人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需求的总和。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从总供给角度来看,一国的国民收入就是劳动、技术、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从总供给的角度出发,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为:国民收入=各种生产所得到的收入的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储蓄一、二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均衡国民收入实现均衡的条件:总需求=总供给一、二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总支出国民收入(总供给)C+I>YC+I=YC+I<Y二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均衡二、三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均衡在二元经济体系中引入政府的经济活动,就成为三元经济体系。与二元经济体系不同的是,三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不单纯是通过商品流量和收入流量来衡量,政府预算也纳入国民收入衡量体系。二、三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政府厂商家庭税收政府采购支付生产要素报酬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税收转移支付三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二、三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均衡三元经济体系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角度考察国民收入的均衡情况。从总需求的角度看,总需求是私人消费需求,私人投资需求和政府的需求(或政府的支出)的总和,则国民收入可写成: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消费+支出+政府支出二、三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均衡从总供给的角度看,三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总供给应该再加上政府的供给(用政府税收表示)。因此国民收入又可表示为: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政府税收=消费+储蓄+政府税收二、三元经济体系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总支出国民收入E2EE1FF2AE2=C1+I1+GAE=C+IAE1=C1+I1第二节财政乘数一、乘数模型二、政府支出乘数三、政府税收乘数四、平衡预算乘数一、乘数模型在宏观经济学中,凯恩斯的乘数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该模型说明最初投资的增加将会大于最初投资本身的数量。乘数指的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最初投资量之间的比率。一、乘数模型乘数效应如何产生呢?其原因在于国民经济中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部门的支出就是另一个部门的收入。当一个部门支出时,另一个部门收入增加,支出也相应增加。这个部门的支出又变成第三个部门的收入。第三个部门收入增加又引起支出增加,如此循环下去,一个部门支出的增加就会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收入与支出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最初支出增加的倍数。一、乘数模型乘数的大小是由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以△C代表消费增量,以△Y代表收入增量,则边际消费倾向公式为:MPC=△C/△Y一、乘数模型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以△S代表储蓄增量,以△Y代表收入增量,则边际储蓄倾向公式为:MPS=△S/△Y一、乘数模型△Y=△S+△CMPC+MPS=(△S+△C)/△YMPC+MPS=1MPC=1-MPS一、乘数模型乘数的类型:总需求中各个组成部分(私人投资I,私人消费C,政府支出G,净出口X)的增长都会导致乘数效应。投资增加的乘数称为投资乘数,政府支出增加的乘数称为政府支出乘数,政府税收增加的乘数称为政府税收乘数,净出口增加的乘数称为对外贸易乘数。财政乘数则是政府支出乘数、政府税收系数和平衡预算乘数三个方面乘数的统称。二、政府支出乘数△G代表政府支出变动额,GK代表政府支出乘数,△Y代表国民收入变动额。GK=△Y/△G=1/1-MPC=1/MPS二、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是一种扩张性的力量。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减少政府支出可以缩减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规模取决于乘数的大小。三、政府税收乘数政府税收乘数就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税收的变动量之间的比率。与政府支出乘数比较,可以发现在相同的边际消费倾向条件下,政府税收乘数比政府支出乘数小1,且方向相反。三、政府税收乘数其原因在于:政府支出是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一个直接的组成部分,增加政府支出一开始就可以直接扩大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而政府税收支付的初次循环是一种购买力的转移,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税收的增加要通过压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并在扣除边际储蓄倾向因素后才能发挥减少社会总需求,进而减少国民收入的乘数作用。所以,政府税收的变动虽然可以用乘数方式造成国民收入随之变化,但其带来的变动率比同样数额的政府支出的变动所带来的变动率小。三、政府税收乘数公式的系统推导(教案)财政乘数税收乘数财政乘数-税收乘数=1四、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就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之和。在这里,乘数的数值永远是1。若以BK代表平衡预算乘数,则有BK=GK+TK=1四、平衡预算乘数结论: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对国民收入仍有扩张作用,其扩张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量;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减少,对国民收入仍有收缩作用,其收缩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减少量。第三节财政政策主张一、财政政策的目标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三、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四、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主张一、财政政策的目标(一)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目标是指在一定工资水平和现有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有能工作而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工作机会。一般认为,自然失业率被控制在4%-6%范围内就算是充分就业。自然失业就是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构成的总和。一、财政政策的目标(二)物价稳定物价稳定目标是指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安全区”内,使通货膨胀既能起到经济增长的“润滑剂”作用,又能为社会所接受,不对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通常以消费品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幅度。一、财政政策的目标(三)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包括两层含义:1、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数量要有实际增加,以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经过价格指数调整后的实际年增长率来衡量。2、按人口平均的产品和劳务数量要有实际增加,以一国的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实际人均国民收入来计算。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所谓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就是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目标。之所以称它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因为它不是自动地发挥作用,而是一种人为的政策调节。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用于减轻或消除经济衰退时,通常称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当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用于减轻或消除通货膨胀时,通常称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存在过度需求,所以政府应当执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其内容是: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税收。三、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所谓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就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之所以称之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是因为它不是政府斟酌经济形势变化后所决定的,而是一种非人为的自动调节。三、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一)自动变化的政府税收1、个人所得税2、公司所得税三、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二)自动变化的政府支出1、失业救济金2、各种福利支出3、农产品维持价格四、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一)降低税率政策降低税率政策是国家通过有意识地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税率,刺激企业增加投资,诱导个人多做工作,以增加供给,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四、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二)减支政策减支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和降低企业成本支出,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第四节财政政策与国民经济主张中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模式,显然是政府主导和干预型的,即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平抑市场运行的周期波动应成为中国财政的基本职责。但不同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的是,中国是一个处于不断改革开放的转轨型发展中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财政政策必须顺应形势及时调整。一、财政政策的特点(一)财政政策的制度性和阶段性财政政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直接相关的,即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财政政策与之相伴随。任何政策中只是针对一定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只在一定历史阶段内起作用。尽管政策的合理部分,其共性特征可以超越阶段而连续存在,但阶段的特殊性却必然导致财政政策的特殊适用性或阶段有限性。一、财政政策的特点(二)财政政策的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统一变动性:任何情况下,政策的稳定性总是相对的,而变动性才是绝对的。所谓变动性,是指财政政策必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稳定性:政策目标一经确定,就必然要经历一个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尚未结束之前,就必须而且应该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否则就将因政策多变而使既定目标的实现受到冲击或成为泡影。一、财政政策的特点(三)财政政策目标、手段和效果的统一性财政政策目标是方向,政策手段是工具和途径,而政策效果则是检验目标是否正确,手段的运用是否适时、是否恰当的实践标准。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一)导向功能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主要是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有引导作用。它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配合国民经济总体政策和各部门、各行业政策,提出明确的调节目标。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2、财政政策引导资源的配置,表现为政府为了增加社会投资规模,刺激私人的投资欲望。财政政策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有两种:直接导向与间接导向。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二)协调功能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衡状态的制约、调节能力。其协调功能主要特征表现为多维性、动态性与适度性。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三)控制功能财政政策的控制功能是指国家或政府通过政策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与促进,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四)稳定功能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总支出水平,使货币支出水平恒等于产出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个功能主要特征是反周期性和补偿性。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1)反周期性在繁荣时期,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税收收入自动增加,而转移支出自动下降,相对减少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在衰退时期,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下降,税收收入自动减少,而转移支出自动增加,相对提高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有效需求。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2)补偿性。整个国民经济由私人部门和公共经济部门构成,以私人经济活动为主。当私人部门支出不足,以至降低国民收入水平时,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措施,或增加公共支出,或减少税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