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助推乡村振兴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关于如何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助推乡村振兴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如何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助推乡村振兴1为全力开辟一条基层党员助推乡村振兴新道路,基层党员正在不断努力。一是强化“三个同步”,构建基层党员助推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强化工作同步,着力项目支撑,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借得天独厚的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这项重大任务,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牢牢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着力推进农旅、茶旅、一体化发展进程,强化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建设。二是建强“三支队伍”,集聚基层党员助推乡村振兴核心力量。配备一名好书记、领出一个好班子、完善一套好机制、找到一条好路子,加强队伍建设。通过“两委”换届,选举有担当、有思路、有能力、有思想的支部书记,实现整体年龄下降,学历提高,能力增强,建强基层党建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当阿云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注重“三大实招”,夯实基层党员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基石。注重金融投资扶贫。注重转移就业扶贫。通过公司、大户引领,产业发展累计解决就业人口,注重生态补偿扶贫,扎实开展产业发展扶贫行动。大力发展种养殖,全力支持特色产业;同时筑巢引凤,招商引进富民兴镇的生态环保产业落户乡村,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带动扶贫的发展之路,增强内生动力。四是厚植“三种模式”,开拓基层党员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厚植“支部+”模式。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公司+农户+基地”等先后成立合作社。厚植以短养长模式。采取套种的方式种植发展产业。厚植群众自种模式。村支两委牵头,通过公司提供资源、投入技术、产品回购的方式,积极鼓励群众自愿参与、自投资源、自发种植,助推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紧紧围绕生态做文章,大力发展特色农家乐和特色产业,着重打造旅游休闲、生活体验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先行示范区,助推乡村振兴。如何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助推乡村振兴2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章对党员的要求,结合农村情况,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农村“奔小康”的带头人。邓小平同志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复强调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他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因此,积极投身农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农村“奔小康”的带头人,应是农村党员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必然结论,是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农村党员做“奔小康”的带头人,在“奔小康”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对小康目标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农村实现小康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综合反映,其内容不仅包括农民物质生活要有明显的改善,还包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不仅经济总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要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因此,农村党员在“奔小康”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单是体现在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上,而且体现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计划生育等各个方面。第二,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带领群众在农村深化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做出实绩。农村党员要带领群众在农村深化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做出实绩,必须坚持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把党的事业和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的法宝,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率先改革并取得巨大变化的根本动因。只有坚持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共产党员才能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大胆干、大胆闯,并及时总结经验,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克服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等保守、狭隘意识的羁绊,闯大市场,创大效益,办大事业,永不满足,不断有所作为,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农村党员要带领群众在农村深化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做出实绩,必须坚持和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改革中的困惑、疑虑,经济发展门路的开拓、新技术的推广、贫困户的帮带,等等。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是垂头丧气,止步不前?还是迎难而上,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是否能够克服困难,将直接决定着农村党员是否能够带领群众在农村深化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作出实绩。农村党员还必须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农村党员做出实绩的坚定基础。没有或缺乏这些知识,党员就会在“奔小康”中,心有余而力不足,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第三,坚持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遵纪守法的模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是我们党对党员的一贯要求。在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道德风气问题。尤其表现在对人处事、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以及维护社会生活秩序和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等等。农村党员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要起带头作用,做群众的表率。比如,党的现行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一部分人”当然也包括党员。但一个党员如果只做到了带头致富,还不能算是发扬了共产主义道德,只有在带头致富的同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才符合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村党员还应该用执法守法的模范行为来防止和抵制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中的消极东西,来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发展。如何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助推乡村振兴3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希望。如何建设好现代化新乡村,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如何才能摆脱贫困?一是做好规划。推动农业产业化振兴发展,是乡村振兴最根本的途径。振兴乡村,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统一规划至关重要。在这里,乡村有许多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森林山水等资源,怎样释放资源把资源变资本,吸引更多的企业资金进入乡村,需要我们创新。做好规划设计、善于借助外力是关键,综合利用外力发展乡村经济,可以取得很好效果。二是政策引导。如何扶持乡村发展?还应从从政策扶持上突破,要扶大扶强、扶持产业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不能单一金钱灌输式的扶贫,应转化为真正的造血式扶贫,需要政府部门制定鼓励政策、多渠道整合政策资源和资金,着力培育大项目的发展。三是打造产业基地。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可以采取统一经营管理,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或者采取“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加快乡村经济产业化进程。劲往一处使,否则资金分散,出不了效果,有的甚至会半途而废,项目受到局限,不能做大做强,二、思想上寻求突破,实现人才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而产业化也是科技化,需要一代新型农民,特别需要的是有科学知识和立志乡村振兴的人才,由他们组织带动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关键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营造一个让乡村吸引人才、留得住人才和让人愿意为家乡建设献力的良好环境,打造出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应结合即将开始的村两委换届,将在外的能人大户、致富能手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将他们引回本土。乡村广阔天地一样大有可为,按照乡村原有的脉络进行梳理,策划新产业,引进新思想,让更多年轻人回到村庄,将规划与运营有机结合,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乡村市场潜力巨大,政府的人才战略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下乡共享的不仅仅是资金而是更多的信息、渠道、人脉等无形的资源。三、结合本地特色,实现文化振兴。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既需要需要着手现在,也要放眼于未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做到时不我待,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党中央的部署。衡量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农村是不是美了,群众是不是富了,精神文明是不是搞上去了,一个有充分活力、人民安居乐业的乡村,才算得上“振兴”二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硬件设施建设固然重要,而且还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增收致富。增收致富是落脚点就是要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只有实现文化的振兴,提高乡村生活文明程度,才能坚定农村农业发展信心,发展好农村各项事业,“以人民为中心”就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山水历史文化资源,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总之,新时代,新乡村。乡村振兴战略不能沿袭传统,要敢于突破,还有许许多多的模式值得去创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