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栏经济民主化将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08年9月1日星期一分析专栏:经济民主化将从“财政民主”打开缺口年底前宏观政策着力的四大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突然辞职可能引发市场波动_______________3打破铁道部主导的铁路投融资体制何其艰难?!______________3上海产业升级关键还是看制度变革而非增大投资______________4焦煤等特种煤可能将优先纳入国家战略储备_________________42008年中国通胀形势维持高位但不至于恶化________________5除了“还利于民”,还要“还权于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今年地产商完成销售计划基本不太可能了___________________5政府信息应公开,个人信息要保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奥运后北京不再保留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政策______________6不必对此轮汽车行业的重组浪潮过分期待___________________6“古斯塔夫”飓风可能加剧近期油价波动___________________7从报纸和网络广告收入看美国企业的“过冬”_______________7舆论认为日本千亿美元刺激经济计划行不通_________________7美国事实上强迫入境者公开所有电脑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8日本人开始抱怨人才外流到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澳大利亚卖水比种田所得还要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ECONOMICDAILY2〖分析专栏〗【经济民主化将从“财政民主”打开缺口】随着国内今年几件大事——大雪灾、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的结束,中国经济社会的关注点将集中到“常态问题”上来。其中一个热点问题不能回避:改革开放30年后,下一步中国如何继续改革开放?如果只说坚持改革开放并无新意,这一方向早已确定,对市场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以什么为突破口?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颇多,但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则是经济。因此,在我们看来,能将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结合在一起的“经济民主化”问题,是未来最可能突破的领域。实际上,去年十七大结束后,安邦分析师在《战略观察》中曾给出判断:在中国,经济民主化是比政治民主化更容易实现的目标,中国可能走一条“先经济民主化,再全面民主化”的道路。在我们看来,经济民主化的核心内涵,是指民主的意识和要素要在经济领域中体现和反映,尤其是要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指导决策阶层的思想。这一提法不易在短期内得到共鸣,但我们注意到,国内近期关于经济民主化的讨论越来越多,而且不只是学者之见。日前,国家审计署发布了新的审计报告,照例又审出了国企和政府的一大堆违规问题。为何同类性质的问题屡禁不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徐显明把矛头指向了经济民主问题。徐显明称,民主制度是由政治民主制度与经济民主制度两部分构成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不仅应当关注政治领域的民主,还应该关注经济领域的民主。在他看来,经济民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国家财政收入到底应该在社会财富总额中占多大比例,国家应该“取”多少、由谁来决定。这一问题关系到税制、税种、税率、税的增减免,全国人大应该把握相关的决定权。二是财政收入的使用问题。政府收上来的钱,怎样按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公平合理科学地发挥效用,是一个财政民主的问题。如何使用财政收入,决定权也应该归权力机关。徐显明表示,在听完审计署、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所做报告之后,他强烈感觉到,“加强经济民主建设应是人大常委会的责任。我们的义务是代表人民理财。”对这些看法,不能简单理解为全国人大在“争权”——按照政体设计,这些权力本来也应该归属全国人大——权力归属变化的背后,更重要的是经济制度上的变革。那么,经济民主化的推动从何处入手呢?这个“抓手”既要有现实性和操作性,又要有影响力和触动力。从目前形势看,财政民主——财政领域的民主化改革,是一个不错的“抓手”。财政改革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但又与制度改革紧密相关,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都与之相关,最终还可能导致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同时,从财政改革入手又不会超越现实条件的约束,使得改革变成激进的政治呼吁,最后落得坐而论道、不得不夭折的下场。在我们看来,经济民主化的内涵远比财政民主问题更为丰富,包含的东西更多。经济民主化要求改变目前经济领域内一切不民主、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东西,如国有经济垄断、大量存在的市场准入限制,还包括与经济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公共舆论监督机制、决策机制、影响评估等多个方面。唯其如此,经济民主化在中国将是一个进程。最终分析结论(FinalAnalysisConclusion):随着中国社会从“大事件”应对中的复归,民主化的需求将在中国的经济领域中变3得强烈,首先推动这一进程将是中国最现实的道路,而财政民主将成为经济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突破口。(AHJ)返回目录〖优选信息〗【政策:年底前宏观政策着力的四大方面】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从7月开始出现变化。有中央智囊机构人士透露,中央领导层从6月至8月间,反复研讨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主要着眼于面对经济中的新困难。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将延续至今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据透露,在“一保一控”的大方向下,中央已确定宏观调控要着力于四个方面,以保经济增长。首先是货币政策方面,中央目前的共识是货币政策的基调不会改变,即在资金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要保持“紧缩”的框架;但要紧中有松、有保有压。其次是扩大内需,中央已注意到国际市场转弱,不利中国外贸。政策部门对此已主动调整政策,研究一连串措施刺激内部消费,以增加内部需求、纾缓出口减少为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其中包括研究减税,也包括增加城镇居民、农民收入的政策。三是激活企业,这方面国务院各部委已经陆续出台政策,从金融、财政、产业政策方面,采取“放水养鱼”的安排;事实上,当局早前已上调纺织品、服装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四是扩大就业,在目前经济出现困难后,确实有企业倒闭潮,有说法称国内企业倒闭已近7万家,特别是出口型中小企业,没有定单,已开始大规模裁员。因此,政策部门要采取措施,保障大学毕业、退伍军人,以至农民工的就业。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中央的看法是,国际经济萎缩,内地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和融资难,使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出口增长回落;但中国经济仍有强劲动力,可以持续平稳较快增长。(BHJ)返回目录【形势要点: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突然辞职可能引发市场波动】今天(9月1日)晚间最新消息,1日晚上,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见面会,突然宣布辞职,福田表示,自己经过各方考虑于上周末做出这一政治决定。与前首相安倍晋三因健康原因突然辞职不同,“我的健康没有问题”,福田康夫称,他宣布辞职是为了避免在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国家出现“政治真空”,“我的决定是基于未来的政治情况”。福田辞职的消息震惊全国,日本在野党人士批评福田康夫辞职过于草率,呼吁提前举行国会选举。福田内阁于2007年9月26日上任,此次辞职距离他担任日本首相还不到1年时间。这也是在安倍晋三之后,日本连续两届出现短命的内阁。据称,这位72岁的日本首相长期受到低支持率的困扰,日本公众对他的支持率大幅下降,这显示日本民众对福田内阁日益感到失望。在《日本经济新闻》的调查中,63%的受访者表示不支持福田内阁,因为他缺乏领导力。福田辞职可能引发市场波动。日本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我认为这将会促使人们抛售日本资产以及日元。至于对外汇的冲击,日本的抛压将会非常强大。对于美元和日元的汇率,福田辞职将会使得日元进一步走弱。至于出现这一情况的时间点目前还很难预测,这关键要看外国投资者是否会在意日本出现的政治真空。”(LHJ)返回目录【形势要点:打破铁道部主导的铁路投融资体制何其艰难?!】又一个试图打破铁路垄断的民资企业可能被迫选择退出。3年前,河南裕周铁路发展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开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客运的先河,投资1.2亿元人民币购买了48节列车车厢参与营运。并于2006年1月18日正式开通了周口-北京(编号为K401/24次)的“进京列车”。3年后,因为受制于“铁路客运市场没有完全对民营资本开放”,“禁止民资控股”,这家民资企业面临抉择:要么转让列车退出;要么缩减股份,退居幕后。我们观察到,近年来,铁道部数次宣称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例如,2005年7月22日,铁道部宣布,向国内非公有资本开放铁路的建设、运输、装备制造与多元经营等四大领域,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参股、项目融资或合作、联营,参与铁路及其桥梁、隧道、轮渡设施的建设和既有干道的改造。2008年2月12日,铁道部表示,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铁路建设,扩大合资建路规模,完善合资铁路政策法规,探索符合我国铁路实际的合资铁路管理模式。但种种“宣称”和“表示”均无下文。据悉,中国正在进行1.7万千米的新铁路线建设计划,其中7000千米是高速客运线。投资规模达12500亿元,每年投资都在1000亿元以上。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仅靠铁路部门自身的力量无法解决。据估算,铁道部目前每年仅有200亿元可用于新增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若再加上国家开发银行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300亿元,每年不过500亿元,建设资金缺口每年高达500亿-800亿元。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必须放开社会资本参与,铁道部虽然口口声声说开放社会资本进入客运,但却设置了一个红线:由政府主导,也即铁道部控股。但裕周铁路的例子说明,由政府主导问题多多。而打破由铁道部主导则是困难重重。(ACM)返回目录【形势要点:上海产业升级关键还是看制度变革而非增大投资】上半年经济增速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上海,正准备通过强化产业投资引导,加速产业替代升级。在8月21日召开的上海市经委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办公室第一次专题会议上,上海市经委主任、上海市经委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办主任王坚表示,上海市将在确保完成全年最低1360亿元产业投资目标的基础上,聚焦重大产业基地的重点产业投资项目,聚焦中央在沪企业和工业园区的新增产业投资项目,聚焦现代服务业和都市产业的投资项目,努力保持产业投资平稳的增长势头,更大的目标其实是力争完成1470亿元、同比增长5%的产业投资。据悉,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上海相继出台了投资体制、国资管理、财税、土地等方面的一系列最新政策,有关文件已经下发,9月1日将开始实施。其中在企业投资体制方面,对企业不使用政府资金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将一律不实行审批制,而改为核准制、备案制。我们认为,产业升级并未靠政府投资简单刺激就可以完成的目标,东部发达地区经济转轨,很大程度上要看当地制度要素支撑,如果管制严厉,市场准入门槛高外加司法秩序混乱,产业升级肯定没有好结果,目前上海加大投资这部分其实对产业升级没有多大作用,关键要看上海政府在制度变革上有多大突破,如果真有进展,那么算是给整个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树立了样板。(AXB)返回目录【形势要点:焦煤等特种煤可能将优先纳入国家战略储备】就在市场对所谓“煤炭战备储备框架方案”议论纷纷之际,包括“煤炭战备储备”在内的全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实际已悄然提速。据《上海证券报》获悉,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并上报国务院待批。据悉,该规划将对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进行全面规划并伴以落地性意见,以便操作。值得关注的是,除石油、重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储备外,特殊煤种(焦煤为主)或将成为煤炭战略储备的先行者。8月中旬,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有关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论证,同意该规划通过论证,尽快上报并组织实施。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待批,但出台具体时间还不确定,如果没有过多修5改,预计近期就会批复。”据介绍,《规划》在煤炭、冶金、有色金属等相关行业规划研究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优化、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等共计32项专题研究基础上编制。据介绍,《规划》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