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类核心教程劳动经济学LABOURECONOMICS第3章劳动力供给第一节收入与闲暇的替代第二节劳动供给:家庭生产与生命周期第三节劳动参与率的变化与影响第四节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供给变化第五节劳动时间目录第一节收入与闲暇的替代一、劳动力供给含义(一)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1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的范畴。图2—1人口与劳动力16岁以上人口劳动力非劳动力就业者失业者业主受雇员家庭从业者2☆就业人员,也称从业人员、社会劳动者,是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3☆失业人员,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求工作的人员。•我国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力资源总数、从业人员、职工、城镇失业人员等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中国)•劳动力资源总数:指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劳动力资源的范围为:在劳动年龄内(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实际参加社会劳动和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不包括在押犯人,在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以及16岁以下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按就业身份分组包括:(1)职工;(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3)私营业主;(4)个体户主;(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7)农村从业人员;(8)其他从业人员(包括军人)。•职工(FormalEmployees):在国有企业、国有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合资或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种人员。不包括乡镇企业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劳动者,也不包括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工作的员工。4劳动力参与率是与劳动力供给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其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所占的比率。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总人口×100%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5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第一,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第二,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完善程度。第三,性别对劳动力参与率有重要影响。第四,宏观经济状况。第五,人口的年龄构成。(二)劳动力供给的三个方面•(1)个别劳动力供给:劳动者个人一生中分阶段向社会供给的劳动总量。•(2)家庭劳动力供给:从家庭成立到解体(丧偶,离婚)家庭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总量,这个比较复杂。•(3)社会劳动力供给: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总量。即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能利用的劳动力总量。影响因素有:劳动力人口,愿意工作的人的比例,工资率,时间教育水平,训练水平等。(三)劳动力供给假设:•(1)劳动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决策时,充分权衡劳动力供给的利弊,追求效用最大化。•(2)劳动力供给市场结构,劳动者出售劳动力市场是竞争的,劳动力的价格又市场决定;另一方面是非竞争的,要么劳动者操纵价格,要么买方操纵价格。•(3)供给市场只有数量区别,质量上无差别。二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曲线(一)劳动力供给概念1含义: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者提供一定量劳动时间所愿意接受的工资率称之为劳动力供给价格。•2.如何理解:•(1)个体决策,无论是全球性,全国性,地区性,行业,某个单位的可以获得的劳动力供给,都取决于劳动力供给方在一定条件下的供给决策,由劳动力供给主体,家庭单独作出,有自由决定自己的供给。(对于特殊人的,特殊时期的供给如何看待?)•(2)个体意愿:劳动力供给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工资水平,工时,经济状况,人口规模,结构等的影响。•劳动力供给量并不等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取决于市场竞争和用人单位的选择意愿。•(3)时间要素:供给是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劳动时间,强度,积极性)•但是通常假设所有劳动力供给都是满足社会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要素的标准供给即把劳动力供给等同于劳动数量。(二)劳动力供给函数和曲线:1劳动力供给函数:以S代表劳动力供给,以xi代表影响因素,则劳动供给函数为:S=f(x1,x2,…,xn)(i=1,2,…,n)如果我们只考虑劳动力供给与市场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市场工资率作为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惟一因素,以W代表市场工资率,则可以把劳动力供给函数表示为:S=f(W)2劳动力供给表工资率W(元/时)劳动力供给量S(人·时)符号1.52.02.53.03.54.0150200280400500700abcdef3劳动力供给曲线WLO21edcbafS310042004003005006007004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设Es为劳动力供给弹性,Δ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ΔW/W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Es=ΔS/SΔW/W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类:①供给无弹性,即Es=0。②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③单位供给弹性,即Es=1。④供给富有弹性,即Es>1。⑤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图劳动力供给曲线OWLECADB无限弹性•在Wo工资水平线时有无穷的劳动力供给,低于此水平,供给为零,高于时供给也得不到更多的劳动力。(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候曾经出现过此现象)这条无限弹性供给曲线有如下几种意义:•(1)用横轴计量总人口,那么这条曲线就代表了马尔萨斯在18世纪60年代认定的那种人口供给状况。即“马尔萨斯人口陷阱”。即婴儿的出生率取决于生活水平,而生活水平又取决于工资水平。当工资水平高于“维持生存”的“最低水平”时,婴儿出生率就高,人口增加,人口增加会使得劳动力供给增加,从而把工资水平压低到维持生存的最低水平。Wo是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如果工资水平短时期内高于Wo,那么人口的增长会使工资退回到Wo,如果低于Wo,由于饥饿,疾病会使人口减少,从而工资又回到Wo。•(2)应用,普林斯顿大学W。A刘易斯教授为首的许多研究发展问题的专家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家务劳动或贸易活动存在“就业不充分”的劳动力,他们收入微薄,因此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提供Wo的工资,就可以获得“无限的劳动供给”。劳动力供给的正弹性•反映整个行业或某种职业可能的一种状态。工资增加时(相对于别处的工资)就会有较多的人提供服务,而工资减少时,愿意工资的人就减少了,弹性越大,为吸引一定数量劳动者进入或退出一种行业职业所必须的工资变动就越小。劳动力供给无弹性•这时工资对劳动力供给数量没有影响,即工资无论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都不增加也不减少。如在短时期内,人们还来不及调整他们的工作计划或某种职业技能时,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时的劳动力供给主要是由过去而不是现在的经济条件决定。这条曲线还具有别的意义。即该经济社会的劳动力已经充分就业。因此,即使增加工资也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力。(2003年sas流行的时候,医务人员护工的工资提高再多,也无法增加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供给的逆变弹性•在一定阶段,劳动力供给随工资的提高而增加,但随着工资率进一步提高,劳动力供给反而减少。即出现一条后弯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原因:在低工资阶段,收入水平仅仅能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还有更多的需要等待满足。因此,工资的提高能刺激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当工资高到总收入满足物质需要后还有足够剩余,能为满足闲暇的要求提供物质基础后,或人们怀有一个固定的目的而工作(例如,想满一辆汽车)并达到目标的时候,那么工资增加就会导致劳动量的减少。实际就是西方劳动经学理论中的所谓“收入效用”与“替代效用”。5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劳动力供给曲线上的移动。图2—5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WsL0LL1L2W2W0W1Ocab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是指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动。劳动力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条劳动力供给曲线的移动。图2—6劳动力供给的变动L0L1L2W0WLObS2acS0S1三收入与闲暇的替代模型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收入与闲暇的替代是从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从劳动者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分析,即分析效用函数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那首先我们要了解效用的含义以及效用的相关理论。(一)1效用是从某种物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这种满足的程度高即为效用大;反之,就是效用小。如果从消费中感受到痛苦,则是负效用。•特点:•(1)是一种心理感受,大小取决于主观评价。•(2)效用尽管取决于使用价值但又不同于使用价值。•(3)效用的评价具有很大的相对性。2无差异曲线主体对于劳动收入与闲暇的组合的评价或选择,如果出现这样一种情况:A种组合与B种组合对他提供的效用相同,他不能区别何种组合的效用高或何种组合的选择顺序在前,此时,A,B两种组合对于主体来说是无差异的。那么,将与A点所示的劳动收入与闲暇的组合具有相同效用的所有组合点连接起来,得到的曲线即为无差异曲线,如图所示。无差异曲线yahahbbaa’yayaoHha’ybY•(1)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表示效用水平相同,不同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不同。•(2)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凸向原点的曲线。•(4)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即不同的人具有劳动收入替代闲暇的不同比率。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是与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相切的直线的斜率,也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边际替代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主体保持相同效用(效用序列数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减少)一些闲暇时间,需要减少(增加)多少劳动收入的比,如图所示。边际替代率yahahbbaΔhΔhyaoHΔyybYΔy如果设:H为闲暇,Y为收入,UU=f(H,Y)上式即为效用函数。无差异曲线所示的闲暇—收入偏好实际上是效用函数的几何表示。3预算约束线表示个人在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约束下,所能消费闲暇和获得收入的最大组合线。在约束线内的任何一点所示的闲暇和收入的组合,均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约束线外的任何一点所示的组合,在既定的可支配时间和劳动能力的条件下是不能达到的。预算约束线OYaH闲暇劳动(二)时间的效用•时间的效用•如果劳动已经不是一件另人感到满意的事情,那么人们希望减少劳动量,减少劳动时间就是天经地义的。余暇时间可以带来效用。在现实中减少劳动要付出收入下降的代价。对人们来说,收入也是一种效用。这样,面临牺牲收入增加闲暇时间,还是增加劳动时间提高收入的选择。(三)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收入与闲暇替代)1纯收入效应个体获得与本人劳动供给时间量无关的非劳动收入,会使闲暇增多,劳动时间减少。•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动(△Y)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H)的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收入效应=△H/△Y0图2—12纯收入效应Y1hahbbatUaUaoHΔyY收入时间可见:当市场工资水平(即收入限制线的斜率)低于条件工资水平时,由于放弃单位闲暇时间的效用损失大于从事工作获取货币收入的效用所得,或者说工作的边际效用低于闲暇的边际效用。因此,放弃工作而选择闲暇是人们最理性的选择。这说明,市场工资水平高于条件工资水平,是诱导和促使人们从事工作的2替代效应可支配的时间不变,工资率变化时,使劳动供给时间增加,闲暇时间减少。•替代效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闲暇的相对价格(工资),当闲暇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闲暇的需求应该下降,导致劳动者每周工作更多的工作时数。替代效应=△H/△W0•

1 / 1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