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一化学教案(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关于高一化学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关于高一化学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高一化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常识。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5、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教学重点〗-----原子核的结构关系计算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原子结构〖教学难点〗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设问、激疑、形象比喻、讨论、练习、讲述〖教学用具〗----投影仪、胶片、画面一样的音乐贺卡和普通贺卡、铁锁、电脑〖教学过程〗高一化学原子结构第一课时教案〖引入〗----[展示两张外表类似的贺卡]〖提问〗同学们,我这儿有两张贺卡,现在我把它们打开,请大家说出它们最明显的不同点在哪里?为什么会不同呢?〖过渡〗我们知道,一种物质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物质,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它们的性质又决定于它们各自的结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掌握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然而,自然界的物质太多太多,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去一个一个地进行认识的话,既耗时间又费精力,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规律,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过渡〗研究物质的结构首先要解剖物质。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何两个或多个原子的接触都能生成新物质?举例说明。[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如H2与F2在冷暗处就能反应,而H2和I2在常温下却不反应;Na与O2参考资料,少熬夜!常温下迅速反应生成Na2O,而真金却不怕火炼;再如稀有气体等等……]〖提问〗为什么常温下氢原子与氟原子“一拍即合”,而氢原子与氖原子却“老死不相往来”呢?要知其究竟,必须揭开原子内部的秘密,即认识原子的结构。〖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教案〖提问〗关于原子结构,我们在初中就已熟悉。请大家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的?〖思考〗〖结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板书〗一、原子结构〖思考〗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原子结构知识,结合下表,来认识一下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投影展示表5-1〗-----表5-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质子中子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显电性质量/kg×10-31×10-27×10-27相对质量①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注①是指对12C原子质量的1/12(×10-27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学生总结)通过上表我们知道,构成原子的粒子中,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探究〗我这儿有一把铁锁,(举起铁锁)接触它是否会有触电的感觉?〖问题探究〗金属均由原子构成,而原子中又含有带电粒子,那它为什么不显电性呢?〖思考〗原子内部微粒电性〖结论〗原子内部,质子所带正电荷和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过渡〗从原子的结构我们可知,原子核带正电,它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决定于核内质子数参考资料,少熬夜!〖思考〗如果我们用Z来表示核电荷数,可以得到什么关系?〖结论〗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过渡〗下面,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原子核与原子的关系。〖提问〗谁能形象地比喻一下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的相对大小?甲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十层大楼,原子核就像放置在这所大楼中央的一个樱桃。乙回答: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过渡〗回答得很好,甲比喻说明对初中的知识掌握很牢固;乙比喻说明大家对新课的预习很到位。确切地讲,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原子核虽小,但并不简单,它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且其密度很大。〖投影展示有关原子核密度的资料〗原子核密度很大,假如在1cm3的容器里装满原子核,则它的质量就相当于×108t,形象地可以比喻为需要3000辆载重4t的卡车来运载。〖过渡〗其实,从表5-1中所示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也可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的结论。从表中可看出,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近似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1/1836,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把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中子数规定用符号N表示。则得出以下关系:〖板书〗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比如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思考〗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投影练习〗粒子符号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用X表示为①O818②Al1427③Ar18参考资料,少熬夜!22④ClCl⑤HH(学生总结)通过思考练习可总结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三个物理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可求出第三个物理量。〖投影练习〗1.某粒子用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含质子数=A-nB.所含中子数=A-ZC.所含电子数=Z+nD.所带电荷数=n2、某元素Mn+核外有a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n+a-n+a+n〖问题探究〗“O”与“O”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思考〗〖结论〗O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而O除表示一个氧原子外,还可表示氧元素。〖过渡〗由以上计算我们可得出,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板书〗原子X〖问题探究〗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思考〗〖结论〗不是,如上述练习中H原子,核内无中子,仅有一个质子。〖问题探究〗假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它还会显电中性吗?〖思考〗〖结论〗不会,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成为带电的原子——离子,不显电中性;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问题探究〗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之间有什么联系?〖思考〗〖结论〗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失去几个电子,阳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阴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讲解并板书〗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离子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离子电荷数〖口答〗1.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________离子,带_______电荷。2、当质子数(核电荷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参考资料,少熬夜!子是阴离子,带_______电荷。[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正错误][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原子结构及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它是几代科学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得出来的结论。[作业]1.用X符号的形式表示出10种原子。2、课本第94页,二、1、2.〖板书设计〗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一、原子结构1、原子X2、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离子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离子电荷数高一化学教案大全【第二篇】《氢气实验室制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备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对给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反应,能初步判断反应类型;根据气体的性质,学会判断气体收集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原理,用易得廉价的简单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情感目标通过对氢气纯度的检验,使学生了解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进行验纯的必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建议本节课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课,难度虽不大,但知识面广,这些知识是后续教学的基础。1、准确恰当地抓住教学目标,本节课要抓住置换反应的概念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等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教材处理详略得当,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2、教学内容应有序、合理教学过程从水的电解产物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开始,可以用计算机等媒体放映氢气的用途资料片,导出新课。再通过实参考资料,少熬夜!验,师生共同讨论,建立置换反应的概念,同时简介原子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物展示,巧设问题,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根据仪器药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出一套制氢气的合适装置,通过设计实验,一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二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三可巩固已学知识。3、优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本节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以实验为前提,通过实验观察,实物展示和录像、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集实验、讨论、讲述、讲解、归纳、练习为一体,这种方法既充分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又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二者统一的教学原则。4、重视能力培养,注意养成教育本节教学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或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思维与自学等多种技能和多种能力。同时,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以已有知识或化学事实、探究性问题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引导思考、讨论、自学等多种方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逐步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学中还可结合氢气的发现史和制氢发生装置的分析讨论,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这些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学设计方案早在十六、七世纪的时候,有好几位科学家都发现了金属跟酸反应能产生一种可燃性的气体——氢气。直到现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仍然选用金属跟酸反应。那么用哪种金属,用哪种酸为呢?一、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实验)取四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镁条、锌粒、铁钉、铜片,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观察产生气体的速率。(现象)稀硫酸同时与Mg、Zn、Fe、Cu接触,实验现象是:Mg与稀硫酸反应剧烈,锌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Fe与稀硫酸反应很慢,铜与稀硫酸接触,没有明显现象。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求便于操作和收集,而Mg反应速率过快,不方便收集;Fe反应速率过慢,因此常选用锌为最合适。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收集方法1、制备装置:完整的气体制取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即发生反应生成该气体的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气体发生装置的确定,要依据反应原理,特别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制取氢气所用的锌是颗粒状固体,所用的稀硫酸呈液体,常温下两种药品接触即可发生反应。由此参考资料,少熬夜!可见,只需用容器将锌和稀硫酸盛放在一起,并将产生的氢气通过导管导出即可。因此组装发生装置应包括盛装药品的反应容器(大试管、广口瓶、锥形瓶、烧瓶等均可),用于封闭反应容器口的胶塞,穿过胶塞用于导出氢气的玻璃导管(用试管或烧瓶作反应容器时还需用铁架台固定)。这种装置是最简单的氢气发生装置,如下图(A)、(B)所示。(A)(B)(讨论)但这种发生装置的缺点是必须当锌和稀硫酸中至少有一种完全反应后该反应才能停止,如何使制取气体的过程连续呢?实验中常加一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