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精编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3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精编4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网友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2/13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教学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激光源、平面镜、纸、角度测量器一、复习提问请举出应用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二、新课引入教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规律。三、新课教学1.光反射的规律1、教师:光传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画出图: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一点、两角、三线.3/13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师: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实验一:1.按照课本图2.2-3,让从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纸板入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3.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板书: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实验二:4/13把入射光线沿原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的位置。讨论得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讲述反射光路图的画法:例:下图中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画法:①过入射点画法线;②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学生练习:投影仪胶片。(1)画出下图的入射光线。(2)如图,画出反射光线,并回答:入射角多大?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多大?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演示三:用镜子和白纸反射太阳光或灯光。问:为什么镜子反射的光很强,白纸反射的光很弱呢?我们来研究这两种情况。教师: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的情况如图: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镜面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这个方向的反射光很强,而其余方向无反射光。演示四:把几根大头针垂直插入硬纸条中表示“法线”,把硬纸条任意弯折后“法线”不再平行。(图上)5/13强调: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教师分析实例:同学们看不到黑板反光部分的.字,这是因为黑板上的反光部分发生镜面反射,光线强度比粉笔字漫反射的光线强。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让“反光”部分粗糙,这样就可以发生漫反射,减弱反光部分来的反射光,同学们就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粉笔字反射来的光,也就是能看清楚字了。教学设计方案【第二篇】1.你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问: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了什么?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春()()()()()()板书:春雷春雨春风春燕3.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景象。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板书:柳树)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见板书)3.分节自愿读课文,说说柳树怎么了。板书:醒了软了绿了飞了1.读第一节,老师板画春雷(闪电),出示生字雷、醒。6/13怎么记这两个字?读音有什么特点?2.读第二节,老师板画柳枝,出示生字澡、枝、软。谁能发现澡、枝的偏旁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记软字?3.读第三节,学生板画,出示生字梳、梢。谁发现了这两个字的特点?4.读第四节,说说小柳絮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的介绍,板画柳絮飞舞的情景。5.齐读第五节,通过比较认识耍字。要和耍有什么不同?怎样记耍字?1.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生字。2.同桌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3.小组比赛认读生字卡。4.出示下列生字,学生做找朋友(组词)的游戏。说()()()话()()()朋()()()友()()()春()()()高()()()5.指导书写以上六个字。1.借助板书、板画背诵:自由练背;同桌互背;齐背。2.创设情境背诵:配乐背诵;表演背诵。1.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2.画一画: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教学设计方案【第三篇】教学理念:抓住小学生语感形成的心理机智和规律,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文为基础,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品词、7/13品句,进行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10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中央电视塔的外型特征及作用,感受它的神奇之处。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了解中央电视塔的外型特征及作用,感受它的神奇之处。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塔1、教师板书:塔请同学读一读这个字。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塔?说说它的样子。3、你们知道我国有几个著名的电视塔吗?老师告诉你们,我国有3个著名的电视塔:第一个是上海电视塔,叫东方明珠;第二个是天津电视塔,简称天塔;第三个是北京的中央广播电视塔。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神奇的塔”。教师接着8/13板书:神奇的。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这个神奇的塔是什么塔?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塔?)咱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感知——了解塔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试读课文,读准字音。找一找,这座神奇的塔叫什么名字?2、再读课文,把读不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把课文读流利。5、指名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都是谁发现了中央电视塔的神奇之处?三、研读品味——熟悉塔(一)整体感知塔1、明确中央电视塔的位置。2、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3、图文对照理解“耸立”一词。这塔很高很高,你们能把它读出来吗?自己试试。4、指名读。5、教师也想读读行吗?教师范读。你们听出什么了?(听出这座塔特别高)6、学生模仿读。(二)蓝天眼中的塔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9/132、引导学生在图上画不同的东西:画太阳,画白云,画小鸟,还可以画小树、房子等。画在哪儿,是关键,由此帮助学生体会塔高耸入云,站在塔上看,房子、小树就像积木块。3、多种形式练读,体会塔的高。(三)太阳眼中的塔1、指名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2、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夜晚时的塔?(多媒体出示夜晚时明亮的电视塔)。看了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3、你们见过宫灯吗?(多媒体出示宫灯)请同学说说宫灯是什么样子的。4、为什么要说这圆圆的塔楼像宫灯呢?(塔楼与宫灯有相似之处)5、教师小结:当两种事物间有相似之处,就可以用比喻的手法,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事物。6、请同学们用“……像……”说话,体会塔的美。7、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体会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8、同桌读,指名读。(四)孩子眼中的塔1、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我眼中的塔是什么样的塔?2、仿照“中央电视塔上有……还有……”说话。3、(课件出示旋转餐厅、了望塔),请同学说说旋转餐厅10/13和了望塔是什么样子的。4、教师结合图介绍中央电视塔的结构。5、小组比赛读这一段,体会塔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五)大人眼中的塔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妈妈说了些什么呢?2、妈妈说这塔很神奇,为什么这么说?(生:这个塔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3、“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平时的生活说一说吗?4、教师简介中央电视塔的功能。5、同桌比赛练习读这一段,体会中央电视塔的神奇作用。6、展示读,学生评价。四、美读欣赏——赞美塔1、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美。2、欣赏中央电视塔的图片,感受塔的外在美。五、诵读积累——留住塔1、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2、按课文内容填空,为积累语言服务。3、背诵课文。六、拓展延伸——丰富塔1、引导探究性学习。2、指导课外阅读。七、总结:谈谈学习课文后,你有了哪些收获?11/13教学设计方案【第四篇】1、知道我国航天科学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2、学会备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乐”;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时,能比较熟练的根据词语确定带点字的意思。3、能给课文中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能默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4、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课文。2课时。1、什么是人造卫星?你们知道人造卫星有什么用处?2、简介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情况。播放录音后讨论: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为什么?课文的插图画的是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指名按自然段接读课文;正音:乐曲;分析易写错的字:缓、翰;据词定义,完成课后第2题。1、讲读第1—3自然段。1默读课文,填表。时间-------------地点------------自然段卫星情况人们反应1没有出现仰着头、谣望2经过北京上空高喊、一片欢呼声3发回《东方红》乐曲蹦啊,跳啊!12/13小结描写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待卫星——发现卫星——听到乐曲声。2课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心情激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谣望”是什么意思?卫星还没有出现,人们为什么谣望夜空?人们的内心是怎么想的?3第2段中的“顿时”能省去吗?为什么?用上“顿时”说明什么?4读句子,联系课文说说人们的心情为什么激动?完成课后第6题。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突出了人多热闹,人们静静地等待,内心却并不平静。第2、3自然段表现人们情绪激动,读的速度稍快些?1、检查字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1、讲读第4自然段。1指名读,理解课文。2“从那以后”的“那”指什么时候?3这一段时间里我国发射了哪些卫星?说明了什么?数量大:48颗。品种多: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科技技术试验卫星。质量高:划出有关词语并说明理由。时间短:课文为什么要强调这些卫星在短短30多年里成功发射的?补充介绍有关知识和图片。13/132、读课文,并试着背诵,可进行填空练习,为背诵做必要的铺垫。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