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区域产业布局理论区域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个经济区域范围内的分布与组合。它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因子分析产业布局的核心问题是在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优化布局,其实质是生产力优化布局问题。1.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众多,其中对工业布局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1)自然因素①影响产业布局的自然因素自然条件是影响产业布局的最基本的因素,它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Ⅰ.自然地理条件包括自然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自然地理各要素(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状况等;Ⅱ.自然资源条件包括矿产、土地、能源、水资源等可直接开发利用的天然资源状况;Ⅲ.自然环境条件指对人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状况产生较显著影响的自然因素。②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一般而言,自然环境因素是自然地理条件的一部分,但从产业布局的角度分析,某些自然因素对人民生活和环境质量影响较大,必须对其作较详细的分析,这一部分因素就是产业布局的自然环境条件因素。如作为一般的自然地理要素,只需掌握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而无需知道小区域的气流运动特点。但在布局有可能产生严重大气污染的企业时,就必须掌握当地的大气运动的变化规律,为正确的区位选择提供依据。这种局部地区大气运动特征就是区域产业布局中的自然环境因素之一。从产业布局的角度衡量,自然条件的优劣主要体现在下列四方面:Ⅰ.自然条件的组合配置状况产业布局往往不取决于某一单一的自然条件,而更多地要看各因素的地域组合、配置条件;Ⅱ.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条件对自然资源的任何开发利用必须以一定的资源数量、质量为前提条件。Ⅲ.一定自然条件下产业布局的经济、技术可行性除了要有一定的资源条件保证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在现有自然条件下进行产业布局的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改造现有自然条件的可能性及其后果;Ⅳ.自然条件开发利用的预期效益: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尤其应着重分析生态环境改变导致的长期的、隐形的负面影响所带来的后果。(2)技术经济因素技术经济因素是指对产业布局有影响的各种技术经济要素。包括地区产业布局的历史基础、原有的经济实力、生产的协作配套条件与积聚效果、基础设施的水平、技术水平、市场潜力、劳动力素质和数量等。技术经济因素对工业发展和布局的影响,是通过积聚效应、规模经济产生的。因此,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工业布局应接近已有的交通线、工业区、城市。在工业区内工业企业应成组布局,综合运用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可收到较好的经济效果。但积聚程度和规模经济的程度要有一定的限度,否则会引起一系列的“膨胀病”。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逐渐演变成了区域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科技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新科技的发展改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向,进而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约束条件;新科技革命引起了产业布局的区域转移。因此,在研究区域产业布局时,要高度重视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新动向,重视新技术、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和旧产业的转移,用战略眼光研究区域产业布局问题。(3)社会政治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对产业布局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中既有各类决策者能否进行科学、民主的决策的因素,也受到其他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的重要制约作用。对产业布局影响较大的社会政治因素主要有区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改革开放水平、政策法律的完善程度、民族关系、社会集团的发育程度及其各集团之间的关系等。(4)运输因素运输是生产流通过程得以完成的重要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比较显著。特别是对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原料、燃料,或产品需大量运输的产业影响十分巨大。(5)地理位置因素地理位置是个综合概念,它包括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地缘政治位置等。对产业布局影响最大的是经济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是指与交通线、港口、城市、市场等的相对位置,它决定了企业能否较方便地获得原材料、燃料供应、信息交流服务、资金、市场等。2.区位因子与区位选择(1)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以上所说的各种产业布局因素都对区域产业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一些因素与地点或场所紧密相关,即属于地点或场所的质的规定性,这一类条件我们称为区域产业布局的区位条件。但并非所有的布局影响因素都是区位条件,也不是所有的区位条件对所有的产业都有重大影响。区位因子是哪些对区位决策起决定作用的因子,但这些因子有的与地点(场所)相关,有的毫无关系。因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并非全都是区位因子。区位条件是通过区位因子作用于区位决策,只有对区位决策起经济性或非经济性作用的区位条件才成为区位因子。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二者互不包含,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也可能具有共同的内涵,即所有的区位条件都是区位因子,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和区位决策的关系可用图2-1表示。不同的地点(场所)和区位主体具有不同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对区位决策起作用的因子称为区位因子,一般都可以用费用(成本)和收益表现出来,但区位因子也有一些与地点(场所)无关,这些因子共同作用于区位决策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区位空间选择和优化过程。(2)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选择经济或社会活动区位的行为,区位因子影响着区位决策的全过程。判断区位决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就是决策后能否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效用、个人(或社会)满足及社会价值等。其衡量的指标往往是看能否降低费用(成本),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以及保持最大的稳定性或得到最大的满足度等。符合上述条件的区位决策就可以称为是最佳决策。对区位条件进行综合经济评价与评估、测定其对区位决策后果可能带来的效果,称为区位因子的经济分析。除此之外,区位决策还取决于经营者的嗜好、国家政策、法规和公共福利等因子的作用,这部分可称为非经济因子分析。总之,区位条件通过区位因子作用于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正确取决于区位因子分析、评估和预测的正确程度。一般来说,区位决策有以下几个过程:①市场分析阶段该阶段主要研究企业的市场容量,包括产品的可能销售范围和服务半径及销售量(销售额)等。另外也要分析同类企业的区位分布状况、经营水平、产品种类及其所占的市场份额。这些事实上3属于市场调查的内容,但也是区位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搞清了可能占有的市场,才能确定企业的投资区位、规模和发展方向。②地域选择阶段从市场角度看,地域选择是选择企业能够适应的市场环境、选择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域空间;从区位角度而言,是选择能够带来最大效益或最大满意度的区位空间。③地点决定阶段指区位在地域空间内的具体落实,即区位的最终选择。其选择的标准为利润最大化、费用最小化或心理最满足等。上述三个阶段是指一般的区位决策过程,因区位主体不同,其决策过程也不同,而且各个阶段区位因子的重要程度也不相同。3.区位因子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各种区位选择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满足度、福利等的最大化,而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子都可以经济化为费用(成本)—利润(收益)来表示,也可以用人们的满意度来表示。因此,区位因子分析应该从探讨制约区位选择的费用、利润、效用和满足度出发,来搞清区位因子与区位选择的关系。①费用(成本)与区位选择从费用角度来研究区位选择是区位论研究的传统,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韦伯的理论中心是追求费用最低,他把费用归纳为种,即运输费用、劳动费用、聚集和分散所带来的费用变化,三者结合的最低费用点就是最佳区位点。韦伯以后的区位地理学家对费用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形成了更加系统化的理论,但其基本原理并无根本变化。当商品的价格相对固定时,利润取决于生产投入的总费用,因而,企业为了得到最大利润必须使总费用降到最低,即总费用最低点就是最佳区位。影响区位选择的费用因子主要有:Ⅰ.运输费用企业布局的主要空间制约因素有两种类型:一是受空间本身有限性的限制,即我们能够利用的空间范围是有限的。这一方面的制约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土地费用;二是空间移动的制约,即人和物在空间上的移动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种空间移动的制约也强烈地作用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区位理论大多是以空间移动的制约性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把克服空间距离所需的费用作为一个重要的区位因子来分析。运输费用可以用距离费用来表示,也可以用时间费用来反映。Ⅱ.土地费用在区位布局中,土地费用的高低是影响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企业竞争中,其支付土地费用的能力是区位空间竞争的主要决定因素,支付能力强的企业就占据条件好的区位,相反,则占据差的区位。对占地较大的企业,土地费用对其影响就更大,往往是区位选择时考虑的首要因素。Ⅲ.劳动费用劳动费用在空间上也有差异性,但其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一般不明显,属于地域性的特征。同一地域劳动费用变化不大,因此,劳动费用是将企业吸引到一定地域的因子,但在同一地域,企业具体的区位受劳动费用的影响不大。Ⅳ.其他费用对区位选择具有影响作用的费用,除了上述几种以外,还有原料和燃料费用、用电和用水费用以及保存和管理费用等。这些费用有的与地域有关,有的无关,即在任何地域都相同,但他们在获取的难易程度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4综上所述,与空间相关的费用可称为区位费用,而与空间变化无关的费用可称为基本费用。任何企业的区位选择都具有各自的基本费用和区位费用的投入,这两种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关系如图2-1-2所示:所有投入的基本费用按定义在特定的空间是一定的,那么,最小费用区位就是总区位费用极小点。因此,在研究区位问题时,必须对各种投入的影响进行评价,研究所有费用在各空间的变化,同时也要了解这些费用在该企业投入的总基本费用中的比例。如果基本费用远远大于区位费用,那么,企业的区位选择比较自由,一般与经营者的行为或地域产业政策等有关,否则,区位的空间选择对总费用的变化影响就很大。在区位费用中对总费用变化影响最大的是运输费用,而且运费的空间变化是所有古典区位论形成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运费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而其他区位费用的规律性不那么明显,难以归纳出具有普遍性的理论。②收入与区位选择Ⅰ.收入与区位选择收入与市场大小有密切的关系,费用最小的区位不一定是获利最大的区位,只有收入和费用差最大的区位才是最大利益的区位。因此,影响区位选择的另一重要因子是收入。此处所說的市场是企业可能占有的市场地域的大小。市场地域大小与商品的价格、地域人口数量和居民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域是区位选择的最佳候选地,特别是现代区位选择主要表现为接近消费地。区位收入一般与人口数和经济居民收入成正比。Ⅱ.效用与区位选择对于住宅和一些社会服务设施,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住宅和社会服务设施的选择与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收入有关,在可支配消费能力前提下,使自己的区位选择达到最大化。③非经济因子与区位选择在区位决策中,有的是费用起决定作用,有的是收入起支配作用,有的是两者同时起作用(利润),也有的与经济因子关系不大,是一些非经济因子在起作用。如决策者的行为、区位政策、自然条件的作用和军事上的考虑等。在这些因子作用下,区位选择一般追求的是最大的满意度、最大的稳定化或最有效化等区位原则。Ⅰ.决策者行为与区位选择区位决策者的个人偏好、决策者的出生地、对其他决策的模仿等决策者的个人因素都有可能对区位决策产生重大影响。Ⅱ.区位政策与区位选择政府可通过改善区位条件、增加区位补助和区位限制条件等手段吸引、诱导或改变个人或企业的区位投资。区位政策从区位论的角度看,可达到降低生产费用或扩大收入空间的效果,最终使利益空间界限发生变化。Ⅲ.自然条件与区位选择有些区位选择完全是自然条件作用的结果,如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的农业布局,不论生产技术发展水平多高,其区位经营也不能完全脱离自然条件的作用。第二节经济区位理论区位论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的组合的理论,即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的空间理论。从杜能始创区位论开始,至今已形成了包括工业、农业、运输、商业、城市、国际贸易等众多分支的庞大的学科体系。1.区位论主要学派简介(1)最小费用区位论5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杜能和韦伯。其基本的分析结构是完全竞争,即假定所有的买方都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