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城市化模式选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际经验以及中国四种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利弊分析不同城市化发展模式利弊分析不同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利弊分析城市化的发展UNIQUE&PPTPRESENTS城市化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向现代社会变迁的一股重要力量,当今世界,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2008年全球人口中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50%,联合国也预测203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然而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约束条件,不同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城市化过程和结果却迥然不同。正如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沃利.恩道所言,“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未来会怎样也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当前,一个国家如何选择正确的城市化道路,是关系到其城市化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以德国为代表的中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德国的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的准备阶段(19世纪初一19世纪40年代)在这个时期,德国依然是以农业和农村为主的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城市人口比重很小,仅有一些主要的传统城市初具规模。柏林人口172万,汉堡31万,德累斯顿6万,科隆5万左右,慕尼黑3万,这些在工业革命前形成的城市主要是作为行政军事和宗教中心而存在,为后来德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成为了吸引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据点。这一时期,德国的小城镇也有发展,分布比较广。以德国为代表的中小城镇为主的发展模式2.城市化初期发展阶段(19世纪40年代一19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德国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启动。这一时期德国的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功能日益多样化。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德国出现了一批以工矿业城市为主的新兴城市,例如鲁尔区的塞尔多夫、多特蒙、杜伊斯堡、埃森等。这些城市主要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煤矿、铁矿等)以及水陆交通运输的便利条件,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天独厚,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劳动力就业。这些城市不断沿公路、铁路和河道向外扩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规模也迅速增加,从而由工业化前的中小城镇或村庄快速发展成为大城市。在一些较大的城市里,人口增加更为突出,如柏林在1805年人口已达41.9万、慕尼黑11万、科伦9.7万、布勒斯劳1.4万。以德国为代表的中小城镇为主的发展模式3.城市化加速发展与基本实现阶段(19世纪70年代初到一战前)这一时期是德国城市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从1871一1910年,德国城市人口从1428万增加到3896万,39年增加了2.72倍,同时城市化水平从36.1%增长到60%。而农村人口在1890一1900年间就开始出现了绝对减少的趋势。在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同时,城市行政区划不断向外扩展,并入了周边的区域和人口,进而加速了德国的城市化进程。面对日益膨胀的城市人口,许多城市管理当局根据发展的需要,将城市划分为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等,使城市混乱无序的局面大为改观,并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以德国为代表的中小城镇为主的发展模式4.实现高度城市化阶段(二战以来)两次世界大战当中,德国也遭受了战争的严重打击,经济衰退,大量人口战死疆场,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到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经过战后经济恢复,经济发展己达到很高水平,并实现了高度城市化。在此过程中,德国开始由集中型城市化向分散型城市化发展,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类型以及空间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特征是中小城市获得了较快发展,城市人口在中小城市分布的比重逐渐提高。在大城市发展速度放缓的同时,德国的小市镇蓬勃发展起来。1965年至1985年间,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增加了1座,10至50万人口的城市增加了6座,5至10万的城市增加了32座,而1至5万的小市镇增加了458座之多,且小城市的增长比例远远高于大城市。据1985年统计,联邦德1007万人生活在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中,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4%,居住在2千至10万人口的小市镇中的人数高达375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1.4%,居优势地位。以德国为代表的中小城镇为主的发展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中小城镇为主的发展模式在大城市增速放缓,中小城市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德国城市化原有的城乡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及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由于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现代交通网的全面建设,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电视、广播、电话等信息传播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城市在区位及物质技术方面的优势已经明显减弱,大多数小城市的居民不仅收入上与大城市居民没有什么差别,而且也同样可以享受现化的城市生活。相反,大城市由于人口高度集中而面临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地价房价上涨、就业困难等问题日趋严重,因而对企业和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在此情形下,小城市往往比大都市更能够吸引大量的企业、公司和青壮劳动力进入和集聚。以德国为代表的中小城镇为主的发展模式•1.以德国为代表的中小城镇为主的发展模式•虽然大城市人口总规模在起伏中略有增长,但其在德国人口中的比重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见表4一19)由于各等级城市之间的比例趋于合理,城市的空间分布更为均衡,原有大城市在人口膨胀阶段产生的种种城市问题有所缓解。总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的城市化已由城市向心集聚的初级阶段进入由点向面扩散的高级阶段。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城市为主的发展模式•美国的城市化进程•19世纪末期以来,新的工业发展热点发生在辽阔的北美地区,工业发展给美国带来深刻的变化,其中的一个就是最终把这个以乡村为主的国度转变成了大城市云集的地方。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外来移民,欧洲的投资,北美消费的全面增长,其中最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在工业化进程的带动下,美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美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70年的25.0%提高到1920年的50.9%,仅用了50年的时间(见表4一20)。20世纪下半叶,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其城市化发展展现出来的一些新的特征鲜明地反映了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城市为主的发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城市为主的发展模式•1.城市化准备阶段(18世纪末一19世纪中叶)在独立之初,美国13个州的总人口不到40万,农村人口有370万,城市人口相当之少。此时的美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和农村占主导的国家,畜力、风力是最为重要的动力,马车和帆船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城市半径一般不超过一到二英里。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工厂制度的确立、国外移民的涌入以及铁路运输体系的建设,农村人口开始向城镇迁移,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开始快速增长。城镇人口比重从1800的6.1%上升到1860年的19.8%;人口超过2500人的城市从1790年的24个发展到1860年的392个,城市人口总数增长到620万人。1870年有990万人居住在663个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25%,标志着美国开始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城市为主的发展模式•2.基本实现城市化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动机和内燃机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并在约50年的时间内基本实现了城市化。•在西部开发和西部城市速成式发展的带动下,美国城市化在区域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改变了过去不平衡发展的局面。•1920年以后,遍布全美国的高速公路和快速发展的石油业使汽车取代了其他运输工具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工商业仍然向城市中心集中,中心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单个城市的向心集聚达到顶点。同时,随着小汽车的逐渐普及,中心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扩散,郊区住宅不断出现,出现了城市人口郊区化的趋势。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美国逐渐建立了现代化的城市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城市为主的发展模式•3.实现高度城市化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1950年以来,美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要转变,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占95%左右,非农劳动力占87%左右,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上升并超过了50%,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并对城市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阶段,美国的城市化速度放缓。1960年至2005年,城市人口比重从70%提高到80.8%,城市人口增长率也下降到1.5%左右,农村人口数量小幅波动,基本稳定。这个时期美国已经实现了高度城市化,在此基础上,美国城市人口的分布趋于分散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城市为主的发展模式美国的城市发展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还表现出明显的郊区化特征。城市郊区化也称为逆城市化,但它并不是指城市人口向农村回归,也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或大城市的人口向卫星城市迁移的倾向。随着这一过程的深入发展,不仅有人口向郊区迁移,城市工商业也向着空间潜力大、生态环境好和经营成本低的郊区转移。•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城市为主的发展模式•当然,郊区化在改善美国城市人口和经济布局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的过度蔓延,土地的粗放利用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1950年到2005年,美国城市用地从22889平方英里增加到92505平方英里,增加了3倍多,城市用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从0.65%增加到2.6%,增长的很大部分都是郊区用地。另外,城市的过分蔓延还加大了城市的基础设施的配套成本,使聚集经济效益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心城市的衰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石油价格持续攀升而导致的通勤成本增加,以及中心城区环境得到改善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郊区的居民又重新回到城市中心,形成了一股再城市化的潮流。(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化道路•1.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政府在实现民族独立自强和短期内赶超英美发达国家的宏伟目标下实施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战略,政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事务,其中对城市控制最为严格。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波折反复。总体来看,这一阶段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可以概括为政府控制型的滞后城市化道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的转变•1.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阶段(1979一1996年)这一阶段国家初步确立了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的指导方针。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这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1980年10月,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中央十分明确地把城市发展方针的重点放在”积极发展小城镇,对小城镇发展,要逐步用现代工业交通业,现代商业服务业,现代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把它们武装起来。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这一阶段国家进一步明确了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年3月,邓小平在回顾八年来农村改革问题时讲,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他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50%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1998年国家将城市发展方针修改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十四大后不久,江泽民在主持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时明确指出:“发展乡镇企业要与建立社会主义新型集镇结合起来”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2.城镇化加速发展与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阶段(1997年以来)1997年,国务院批转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启动了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