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RegionalEconomics3、在全国或较高级区域系统中承担特殊的专业化分工职能东北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平原商品粮基地中部原材材料工业基地新疆长绒棉生产基地(上海)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由专业化生产部门来承担区域经济问题凸现:Δ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拉大。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差距,西部地区人均GDP尚未及东部地区的一半。我国省域经济差异的基尼系数有1978年的0.16扩大至2004年的0.47,超过了国家警戒线0.45,其中区域差异近50%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且东部内部省域差异大于中部、西部;县域经济差异大于省域经济差异。(二)、研究内容1、区域结构:区域自组织结构*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2、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战略选择;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区域经济发展阶段。3、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4、区际分工与联系5、区域差异与协调6、区域经济政策(四)、研究方法1、资料搜集法2、实地调查法3、对比分析法4、动态分析法5、系统分析法6、数量分析法(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与预测(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与预测回归预测法、马尔科夫预测法、灰色预测法,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2)区域经济效应的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3)区域经济结构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与差异性)(4)区域发展规划的分析方法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层次分析法、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SPSS应用软件第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战略理论)均衡发展模式梯度推进理论(反梯度推进理论)增长级理论非均衡发展模式点轴开发理论(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网络开发理论中心城市为节点的辐射理论一、均(平)衡发展模式出发点:在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同时投资并合理分配,通过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增长。现实中这种愿望难以实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施的是均衡发展战略。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改变解放初期生产力畸型集中于沿海少数几个城市的不合理格局。仅占全国土地面积14%的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工业的70%,而占全国土地面积86%的广大中西部地区仅分布有30%的工业,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工业几乎是空白。二是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于前苏联关系恶化),考虑国防安全建立战略大后方,建立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当时工业布局原则是“山、散、洞”)对这一战略的评价。二、非均衡发展模式(一)梯度推进理论1、主要观点最初源自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农的产品(业)生命周期理论。(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有取决于主导产业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取得阶段。如果主导产业正处于创新期或成长期,则产业创新能力强,生产效率增长快,就会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快速上升,该地区就称为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地区;反之,则是低梯度地区。(2)创新活动一般起源于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按顺序向较低梯度、低梯度地区推移。(3)梯度推移的载体是多层次的城市系统。创新活动的发源地是中心城市,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区域城市系统的等级顺序,按着“梯度最小律”向广大地区传递。(解释产业或技术梯度转移的“盲区”)课堂讨论一用增长极的作用机理解释威廉姆森的区域差异倒“u”规律。区域差异年代课堂讨论二结合你所熟悉的区域解释增长级理论的应用(小区域,如县市、乡镇,市区等,也可以是部门增长级)3、具体区域开发模式的选择及演变(以湖南为例)(1)“一点一线”战略:90年代(2)“一点二线”战略:2000年(3)“斜十字交叉”战略:2006年(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在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湖南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活动中,国务院西部开发研究所研究员、湘籍博士胡长顺提出“斜十字交叉”战略,当时引起湖南决策层的重视。①斜十字形交叉战略:理由:第一:长江沿岸经济带正成为国家经济战略布局的主轴线之一,长沙位于这条主轴线的中游经济圈上,湖南应充分利用长沙这个核心结点最大限度地融入到国家的战略布局与政策倾斜;第二,同时,湖南又应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契机,融入到两大战略中,因此,重点发展轴线除了“一点一线”外,还应包括长株潭----益阳----常德----张家界这条轴线。②构建跨区域的旅游黄金通道。湖北宜昌----张家界----桂林-----三大国际旅游区联合起来,构建跨区域旅游圈,实现跨区域的旅游递增效应。③新建张家界旅游城(国际旅游商务中心ITBD)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与落后的城市建设反差十分明显,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武陵源区的黄石寨,天子山)(4)“3+5”城市群圈层结构根据霍夫曼比例大小,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霍夫曼比例为5左右,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处于绝对优势,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第二阶段,霍夫曼比例为2.5左右,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消费资料工业规模仍远大于资本资料工业;第三阶段:霍夫曼比例≈1,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规模达到大体一致;第四阶段:霍夫曼比例<1,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定理的内核:用霍夫曼比例来衡量工业化水平高低,霍夫曼比例越小,则工业中重化工业、机械制造工业所占比例越大,工业化水平越高。后来,日本学者盐野谷对霍夫曼比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现:霍夫曼比例下降幅度呈递减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这说明重工业化过程不会无限进行,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一个饱和点。统计分析结果表现,当重工业化率达到60~65%时,就会停滞。思考:重工业化过程为什么会出现停滞?(二)高加工度化重工业内部结构主要由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制造业构成原材料工业:产品附加值低,需求收入弹性低加工制造业:附加值高,需求收入弹性较高当重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减缓,加工制造业增长速度加快,成为重工业的主导力量,重工业结构由原材料工业为主导转向为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即所谓的“高加工度化”。(三)要素密集度转换规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轻纺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高新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四、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因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产品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国际贸易模式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动需求收入弹性越高→产业增长速度越快→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份额越大→主导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是个动态的概念从人类需求角度看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需求:吃饱→穿暖→便利、机能→非物资上的追求主导产品:食品轻纺产品耐用消费品文化、旅游、创意主导产业:农业轻纺工业(重化工业)制造业第三产业2、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不同产业、产品之间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不均等是引致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因解释工业较农业,重工业较轻工业,制造业较原材料工业在生产率上升率方面有较大优越,因此,产业结构演变就遵循农业→工业→服务业;轻纺工业→重化工业→加工制造业的规律。3、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家(结构学派代表)钱纳里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模拟实验)得出结论:国际贸易模式和水平是导致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口替代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失时机地迅速实现贸易模式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变,是引致产业结构深化的关键。解释这一现象的两种学说:“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产品循环说”(1)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日本学者赤松提出来的,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以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主体。他从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历史得出这一现象,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的棉纺工业还比较落后,现代化的棉纺工业尚未发展起来,当时日本实行了对外开放,向西方国家敞开了国门,西方发达国家的棉纺产品大量涌入日本市场,开拓了日本棉纺产品的市场需求,这为日本本国的棉纺工业发展准备了市场条件。随着日本对棉纺技术的吸收掌握,国内生产棉纺产品,加入低成本优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达到规模经济。产品的成本优势使之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还出口到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拓展,又促进了日本棉纺业的发展。从进口→国内生产→出口,形象地比喻为三只大雁在展翅飞翔。年代市场进口国内生产出口通过贸易模式的变化来促进产业结构的演变。同时,伴随着发达国家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转换。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其他产品,如我国的彩电。第三节区域产业结构评价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总体原则)一、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和市场需求)是否相吻合(适应)产业结构是资源的转换器,一般来说,一个区域的资源优势应通过相应的产业结构转换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当一个区域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应从本区的资源禀赋出发,建立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产业结构,即有什么优势资源就开发什么产业,输出什么产品,其前提是短缺经济条件下产品不愁销路;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原则不一定适应,过剩经济的到来,资源性产品和初级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市场需求萎缩,没有市场需求就实现不了产品价值,所以,产业结构应该与有市场需求的资源结构相适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解读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零资源模式”日本湖南永兴-----“没有银矿的银都”我国29个省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以冰箱、彩电、摩托车、汽车、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争资源争市场,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据计算东西部地工业结构相似系数最高时期达0.99基本观点:不同区域应建立起以优势生产要素为依托的专门化生产部门,通过专门化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换,实现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从而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率水平和整个大区域的经济效益。三、区域内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区域产业结构是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相配套,密切关联的协作系统。▲产业之间存在上、下游关联和旁侧关联效应▲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即价值增值链(见产业的功能分类法)区域内若产业间关联效应强,则主导产业通过其强大的辐射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主导产业也能得到相关产业扶持。在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影响,产业间的关联度很弱,尤其是西部地区。中央企业“移植型”、“飞地”经济现象严重,没有对所在区域经济起一个增长极的作用;大型的原材料、能源生产基地都是国家在“三线”期间重点投资建成的,其产品70-80%输入区外(东部),而区内加工制造业所需的原材料又从外区调入,产业的协作链条甩在区外,产业间关联效应很弱;现代的大规模的中央企业与落后的小规模的地方企业构成双重二元结构封闭式运行轨迹,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大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典型。主导产业向技术规模优势无法渗透到相关产业,而关联产业也无法支持配套主导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的健康成长。中央企业:规模大技术先进“大而全”地方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小而全”自我封闭的运行轨迹,央企的技术优势无法扩散和渗透,地企无法配套支持主导产业,形成彼此封闭的二元结构四、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转换升级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随着区内生产要素条件的变化和区外条件的变化(市场需求状况,国际市场变化),就会变得不合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调整是否顺利,速度快慢,成本高低,则取决于产业结构是富有弹性的还是刚性的。富有弹性的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①当区外有生产要素流入时,区域产业结构应能充分吸收、消化并转换为输出和扩张能力(产业的承接能力);②当区域主导产业依赖的生产要素供给发生困难或产品市场需求萎缩时,应能通过产业结构的内部自我调节能力,及时避开不利因素,保持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③当区域经济系统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时,产业结构应能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五、结构性效益的高低▲结构性效益:由合理的产业结构带来区域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越高,则结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