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经济学辅导大纲第一讲关于区域经济布局理论一、国外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史1、1826年,德国,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首次提出区位论理论。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成为独立的新学科。缪尔达尔,累积因果论;伊萨德,国家干预政策。2、国际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2.1研究区际关系的均衡发展问题,代表性成果:胡佛《区域经济导论》;伊萨德《区域科学导论》。2.2研究地区发展战略和综合布局,代表性成果:汉森《区域开发中的增长极》;涅克拉索夫《区域经济学》。2.3研究区域经济中的数学模型问题,代表性成果:布朗《区域——国家经济模型》。二、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情况1、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西方区域经济学。80年代以前,苏联、东欧模式,应用是大型工业基地区域规划和全国经济区划。80年代后,区际关系和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联系问题。2、我国区域经济学的代表学者与著作: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胡鞍钢《中国地区差异报告》;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三、区域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1、定义:以经济区域为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经济发展和空间差异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运用规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学科。2、研究范围:主要是两个层次,即区域经济系统内的问题和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经历了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中部大崛起等4个战略推进轮次。2、进入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逐步从政策性开发向市场性推进转变,展现出八大经济区: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五、区域经济布局理论1、区域差异理论1.1古典区位论:以强调成本决定为特征,着眼于成本和运费最低。农业区位论: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P=V-(E+T)。工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研究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1.2近代区位论:以强调利润决定为特征,着眼于市场扩大和优化。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强调以城市为中心、有相应的多级市场区构成空间市场结构。廖什:《区位经济学》研究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1.3现代区位论:以强调综合因素决定为特征,着眼于地域活动最优化。伊萨德:最大利润原则的实现同自然环境、产品成本和工资水平因素有关。20世纪60年代,区位的选择强调行为因素的作用。2、地域分工理论2.1分工种类:自然分工、社会分工、劳动区域分工。2.2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亚当斯密《国富论》。2基本观点:通过分工生产、出口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的产品,必然获利。理论缺陷: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不能参加贸易和获利。2.3比较优势理论提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基本观点:落后国家只需停止生产劣势最大的产品生产;发达国家集中生产又是最大的产品。理论缺陷:没有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做出合理解释。没有解决无优势的产品价值能否是实现。2.4资源禀赋理论提出:赫克歇尔、俄林。基本观点:各国拥有的生产资源不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资本密集型产品;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生产资源密集型产品。理论缺陷:认为区域差异消失。2.5区位理论发展新阶段(1)要素替代理论。(2)技术差异理论。3、区域发展阶段理论3.1区域经济的周期波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察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资本主义存在其固有的矛盾即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尖锐化,就会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3.2现代经济增长周期理论现代的经济增长周期:是指反映经济活动面貌的各种经济指标和经济现象不断反复的出现,是在经济活动的扩张中仅仅是增长率的减慢或阻滞作为一个衰退时期而形成的经济周期。典型的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衰退期:经济从高涨开始衰退。萧条期,失业率上升,经济活动低于长期发展趋势。复苏期,厂商定购增加,但经济增长仍低于长期发展趋势。高涨期,经济不断扩张,直到难以支撑,再次跌入衰退期。3.3区域增长及增长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3.4区域经济增长因素资源禀赋: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技术因素、社会环境因素。3.5资源配置能力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政府代表着区域的整体利益。企业是区域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3.6区位条件区位原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现指经济活动单位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经济空间的位置。3.7外部环境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区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背景等。4、区域经济增长机制4.1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1)法国佩鲁: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3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和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业组织作用。(2)支配效应。(3)乘法效应。(4)极化与扩散效应。4.2循环积累因果原理(1)美缪尔达尔《美国的两难处境》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纳克斯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论《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有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两个循环过程。卡尔多对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研究也进一步说明了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的存在。他使用相对效率工资概念分析产出率的变化。(2)乘数加数和加速原理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是经济在研究经济增长中若干因素之间作用的变化所得到的理论认识。乘数原理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化,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长。4.3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1)胡佛区域经济增长阶段《区域经济增长研究》:①自给自足阶段②乡村工业崛起阶段③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④工业化阶段⑤服务业输出阶段(2)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六个阶段:①传统社会阶段②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③起飞阶段④成熟阶段⑤高额消费阶段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4.4区域产业集聚理论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1)集聚机制。(2)集聚经济。增长极机制与集聚经济:①集聚经济来源的区位解释②增长极机制与集聚经济增长极概念源于经济增长理论,佩鲁。两个特征:一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二是空间集聚。增长极机制与集聚经济。③规模报酬递增与集聚经济克鲁格曼将空间因素引入报酬递增分析过程中指出,企业或产业一般倾向于在特定空间集中,而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相关活动又倾向于聚集在不同的地方。4④交易成本节约与集聚经济企业实际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生产成本二是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成本是阻碍分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有效率的组织可以减少交易成本。第二讲关于区域产业结构一、产业1、定义: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2、分类:三次分类法:以产业发展的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将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费歇尔:《安全与进步冲突》,首次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克拉克:将经济活动分为A(农业)I(工业)S(服务业),AIS分类法,三次分类法得到普及。库兹涅茨: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中所占份额随经济增长所发生的变化规律,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各国所接受。3、我国三次产业分类法:3.1改革前,五大类分类法: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3.2改革后,引进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第二产业:工业(制造、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第三产业:出第一、第二产业外的产业,交通运输业、邮政、电讯、零售、文化、卫生、社会福利。二、产业结构1、定义:指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2、类型:2.1金字塔型表示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是农业社会或农业国的产业结构。2.2鼓型表示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比第三产业比重低,是工业化后期社会的产业结构。2.3鼓型表示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第一产业比重低,是工业化前期社会的产业结构。2.4哑铃型表示第一、三产业的比重较大,第二产业比重低,是工业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2.5倒金字塔型表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是后工业化社会或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三、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基本特征1、定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种各样条件作用下所形成的国民经济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及其空间结合。2、基本特征:条件制约性;部门结构、空间结构统一性;多样性;开放性。四、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1、克拉克——配第定律英国经济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发表了他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首先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划分,并研究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就是配第一克拉克定律。之所以称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是因为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曾经揭示过关于劳动力转移的这种现象。配第认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这种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由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转移。克拉克认为自己发现的规律只是印证了配第的观点,在理论上总结出来罢了,因而称其为“配第定律”。后来人们就称该定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52、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总结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衡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二、三、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区有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其中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关键。库茨涅兹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②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的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③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的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比重的上升速度。3、钱纳里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一书中,通过对34个准工业国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一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第二阶段一一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第三阶段一一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第四阶段一一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衡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