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西方主要区位理论第一节农业区位论一、农业区位论的提出••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法等国已成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德国仍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农奴制国家,农业占主要地位,农业开始向大型化、商业化过渡。这种突然的转变迫切地需要理论界回答一些问题•为了探索上述问题,杜能潜心经营特洛农庄十载,记载了极为详细和精确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他于1826年撰写了名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在该书中,杜能认为,在这些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先是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二、农业区位论假设条件•杜能农业区位论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孤立化方法研究而形成的。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惟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供应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惟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5)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三、农业区位论主要内容•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数学表达式为:•P=V(E+T)•利用上式杜能计算出了各种农作物合理的种植界限,设计了孤立国6层农业圈。•杜能认为,城市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圈层结构(后称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由于运输工具为马车,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术,因此需要新鲜时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产品(如鲜奶等)等就在距城市最近处生产,形成自由式农业圈。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而决定。••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角度必需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六区轮作,第一区为马铃薯,第二区为大麦,第三区为苜蓿,第四区为黑麦,第五区为碗豆,第六区为黑麦。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同第三圈不同的是总有一区为休闲地,七区轮作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燕麦,第四区、五区、六区为牧草,而第七区为荒芜休闲地。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面积。•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远离农家的地方则作为永久牧场。本农业圈内全部耕地中仅有24%为谷物种植面积。•第六圈——畜牧业圈。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据杜能计算本圈层位于距城市51~80km处。•此圈之外,地租为零,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第二节工业区位论•一、工业区位论的提出及假定条件•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要求人们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问题•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研究劳动费-----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四个假定条件:1、原材料供给的地理分布是既定的;2、产品的消费地和规模是既定的;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不能移动;4、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劳动力可无限供给。二、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1、区位因子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韦伯认为具备某个有利区位因素的地点,对产业布局的区位有一种吸引力,其引力的大小与该点区位因素的强度有关,而产业的最优区位应在各点区位因素引力的合力方向上(或引力最大的方向上),这称为产业布局指向。如O点。韦伯根据布局指向性将产业分为运输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资本指向型、技术指向型、电力指向型、水源指向型等类型。2、确定产业布局的3个阶段: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基本格局)。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第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3、产业布局须考虑的5个因素(1)原材料、燃料、动力、水电、土地等条件能否满足布局要求;(2)劳动力的供给及质量;(3)运费的高低;(4)市场的大小;(5)产业聚集是否有利于协作,又不过度集中。4、运输指向韦伯认为:在原材料产地和消费地已定的条件下,运输成本是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的区位因子。运输成本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两点:重量和距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发生两次运输:原材料到工厂产品由工厂到消费地“最小运费原理”符合最小运费原理的产业称运输指向产业。M1和M2代表两个原料供应地,C代表市场。工厂要生产1吨产品,需用M1地的原料3/4吨,需用M2地的原料1/2吨。那么,在区位三角形内寻找一点P,使它到C(市场)、M1、M2三点的距离与运量的乘积之和为最小。这样,P点就是工厂理想的区位。5、劳动力指向劳动力指向主要考虑的是劳动力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即:单位产品的工资或薪金。产品成本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劳动力费用的产业,称为劳动力指向产业。劳动费存在的区域差异时,会对工业布局产生影响。韦伯提出了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力系数的概念劳动力成本指数(也称劳动费指数)该指数越大,反映单位重量的制成品,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越大。劳动力系数:该系数越大,产品中含有劳动力成本就越高,从而节约劳动力成本,可能使该产品生产区位偏离最小运费区位。该系数越小表明运费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从而使该产品生产区位趋向于最小运费区位。6、集聚与分散指向集聚是生产集中在某地域而使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的区位因子。分散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通过对集聚的消减而产生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的降低。集聚因子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经济;二是外部经济。集聚的两种类型:一是纯粹集聚: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二是偶然性集聚:主要是指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产生的集聚。制造系数(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该系数越大的产业集聚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三节市场区位论一、市场区位论的假设条件(1)在均质平原上,沿任何方向的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的必要原材料充足,且均等分布;(2)在平原中均等分布着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也是相同的;(3)在整个平原的范围内,所住农民的技术知识是相同的,且所有人都有得到生产机会的可能;(4)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的其他因素,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二、市场区位论的主要内容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区位的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个别经济体的利润最大化。即个别的生产者选择最佳的位置。二是独立经济体数量的最大化。即将整个空间由尽可能多的经济体充分利用。区位均衡实现的条件:一是个别经济体的区位尽可能是有利的;二是经济单位数尽可能最大;三是所的经济活动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四是购买圈、生产圈和销售圈尽可能的小;五是经济圈的边界同属于相邻的两个区位,因此没有差别。1、市场区位与需求圆锥体2、最大区位的空间均衡形成过程第四节经济活动区位论一、经济活动区位论及设定条件三点假定:(1)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完全竞争的;(2)生产要素的机动性是完全的;(3)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是区位选址的决定因素。胡佛认为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运输距离、方向、运输量和其它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都会运费产生直接影响,由此使产业区位发生变化。二、经济活动区位论的主要内容1、运输结构与运费运费分为场站作业费(包括装卸、仓储费用,场站经营机构管理费用、保养费用);线路运输费(包括线路维修、管理费用,运输工具与动力消耗、保险和工资等)。产业在选址时,应尽量靠近大中型场站,减少中转次数,降低运费。2、运输方式与运费公路适合于短途货物运输,水运有利于远距离的货物运输,而铁路适宜于中长途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