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课件 第一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经济学院张玮1个人简介张玮,女,开封人,1982.4--2000.9-2004.7河南大学地理系本科2004.9-2009.7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硕博连读2009.7至今,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师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学、人口经济学联系方式:13938608672linshan0414@163.com2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去掌握微观区位理论(企业)、中观区位结构理论(产业)、宏观区位理论(城市、区域结构)、区域增长和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政策、区域经济学理论前沿、区域经济分析方法,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3参考书目孙久文《区域经济学》(第二版)李小建《经济地理学》吴殿廷《区域经济学》(第二版)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埃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安虎森《空间经济学教程》4本课程学习建议问题意识理论意识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辐射理论、发展轴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意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方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5第一章导论要点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基础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四、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6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基础7区域经济学在国外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古典区位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日益成熟。目前,区域经济学已成为我国经济学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8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9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10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11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12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13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14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15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关关系的学科。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为什么)、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环境)。16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很难分清楚。17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关系概念和理论来源;区域概念;地理学基础。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理论相互借鉴;区域的限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18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区域经济学的地理学来源通过地理学树立区域的概念自从有了区域的概念,才有在此之上的与区域有关的各类学科。所以,我们应当把区域概念的建立作为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起点。19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地理学认为,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但在某些地区,例如城市地区,人类的作用可能明显些,在另一些地区,例如极地、高原、海洋等,自然的作用可能更明显。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20区域经济学的区位论来源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如:专业化生产理论,资源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和区域贸易理论等。从区位理论到区域经济学的飞跃,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艾萨德对区位论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出版了《区域科学导论》,标志着区域经济学的正式形成。21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22(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23(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24(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25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应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区域经济学应根据研究的主要问题来界定应把区域经济研究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26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27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禀赋问题、增长极问题、发展差距问题、区域贸易问题、梯度转移问题。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区域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区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区域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28区域发展决策和政策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注重把这些规律运用于实践,探讨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为此,必须把区域发展决策和政策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怎样突出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呢?293、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进程在国际上,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而在最近40多年来,基本上围绕三个方向展开:第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建;第二,地区发展与区域规划问题研究;第三,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另外,区域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是由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取得的。30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31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32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1、新经济地理学派以克鲁格曼、MachaFujita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点出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33(1)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34(3)运输成本。以保罗·萨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运输成本计算方法为依据,即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途中都将有一部分丢失。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35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第一,区位理论。克鲁格曼认为,它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它分析的是厂商的区位决策问题。另一部分是中心地理论,由克里斯塔勒和廖什提出,这个理论分析了制造业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定位和作用,并认为中心地方论应当是层级的。克鲁格曼认为,“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型化是区域经济学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36第二,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地理学中,人们借助于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第三,积累因果关系。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提出来的一种发展经济学理论。克鲁格曼认为,超发展理论的思想在区位问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