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经济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9211402汤美39211301杨娜2011.11.12割不断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纪实tt[选取日期]割不断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纪实汤美,杨娜摘要: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它哺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奋斗不息。本文主要讲述2008年之后两岸文化交流成果。将中华传统文化加以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应有的使命感,应尽的历史责任,台湾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现实基因。关键字:中华文化海峡两岸交流成果妈祖文化台湾文化,如同祖国其它地区文化一样,是中华大文化的一朵小花,它的根在祖国大陆深处。在台湾近代史上,台湾文化承受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但它仍然吸吮着中华文化的乳汁,保持着中华文化的特性。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中华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华夏儿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中。尽管历史的阴霾曾使海峡之水长时间的寒冰冻结,但却冻结不了根深蒂固的文化根系,两岸同胞发自内心的文化交流,始终成为难割难舍的精神纽带。一.《告台湾同胞书》揭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篇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呼吁两岸进行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由此揭开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篇章。1992年,两岸实现双向交流,允许中国大陆人员赴台交流。这年初,中国科技协会在台湾高雄、台北举办了“敦煌古代科技展”,这是大陆首次在台举办展览。神奇辉煌的莫高窟千佛洞,沙漠腹中的月牙泉、七星草,戈壁滩上的丝绸之路、玉门关……一幅幅雄伟壮观的画卷使参观者留连忘返。5月,中央民族歌舞团舞蹈家杨丽萍等3人应邀赴台,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3人以上的文艺团组赴台演出。一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孔雀舞蹈,倾倒了台湾广大观众。此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越加频繁。自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之后,两岸关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签订是一个里程碑,这是两岸领导人对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贡献。然而,我们看到两岸仅仅经济的交流还远远不够,一是经济的交流并没有将两岸人民的心灵拉近,二是两岸的和平发展局面并不牢固,因此,两岸人心的交流提上了重要的课题。二.人心的交流如何实现?马英九做出了最准确的解答。在《2008赢回执政权》的演说中,马英九特别指出,“文化上,我们不应自外于中国。无论语言文字、历史情感,海峡两岸人民应该共用先人留下的伟大遗产。台湾不应‘去中国化’,而应勇敢地承认我们的文化与历史根源。同时,我们应有开阔的心胸,吸纳中国大陆在内所有的思想文化,以涵养这块土地,成长茁壮”马英九2008年当选台湾最高领导人后,就曾亲临孔庙参与祭孔祀典;2009年还亲自主祭“遥祭黄帝陵”典礼,成为国民党到台迄今首位亲自赴祭的台湾最高领导人。马英九在2008年“就职演说”、纪念“823炮战”50周年时的讲话中都明确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并指出“两岸的和解双赢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2009年10月,马英九在“双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与台湾本土文化结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模式”,发展出了“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2010年7月8日下午,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台北接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将于9日率团出席在广东举行的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的代表团成员。马英九说,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在5年前国共两党设立的意见沟通平台,参与的人士不限政党,讨论的议题触及经贸、农业、文化、教育、交通及旅游等各层面,对两岸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相信在中华文化的指引下,应有智慧解决共同面对的问题。三.具有共同深厚传统中华文化的海峡两岸,没有理由不密切携手合作——妈祖文化2008年4月,春暖花开之际,闽台文化交流活动此起彼伏“2008妈祖之光”大型电视综艺晚会4日和6日分别在台湾台中县和台南市成功举行,共吸引了15万名台胞现场观看;妈祖文化在中国大陆沿海、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中广为传播和传承,影响广泛深远。妈祖文化交流不仅发挥着海峡两岸链结作用,而且再度促进两岸和平与发展。”台湾澎湖科技大学副教授杨崇正前不久访莆如是说。杨崇正表示:“我来自台湾澎湖,祖籍重庆。祖国大陆与港澳台是大的两岸三地,另一种说法为小的两岸三地是祖国大陆与台澎金马。”他说,发源自莆田湄洲岛之妈祖文化迄今已逾千年,大约在十四世纪初随闽、粤移民传入澎湖,十七世纪初再随移民传入台湾本岛。身处海岛的台湾地区包括澎湖、金门、马祖四面环海,台湾民众对妈祖这位发展海洋经济守护神更是信仰虔诚,普遍尊崇。仅台湾本岛之妈祖宫庙较有规模者即多达五百余处;中小规模者更深入城乡居民小区,可能近万处。而许多地名亦与妈祖有关,例如,马祖即为“妈祖”转音;澎湖县的马公市,“马公”即为“妈宫”(妈祖宫庙)转音。公元1335年元朝惠宗时,澎湖正式设立巡检司管理民政,隶属当时福建省同安县。澎湖历史上是闽、粤汉族移民渡海赴台湾开垦拓殖中继站,也是东南沿海重要渔场。妈祖文化不仅连系祖国传统文化与乡情,也保佑移民等在异乡开垦创业,而且在两岸历史和现实中起着重要链结作用。杨崇正认为,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日趋活络,对促进两岸和平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他说,澎湖气候条件、海港及机场等硬件条件远比金门佳,能通过的客流、物流能量更大更快,也能扮演两岸中继站和客货中转中心角色,澎湖各界人士对此盼望良久。自去年4月以来,福建砂石得以海运直航澎湖,降低砂石运输成本,连带降低土木工程建设成本,有助澎湖本地各项公共建设及民间观光旅游设施推展。实现两岸周末包机直航常态化,未来如能争取大陆观光客源来澎湖、扩大开放货物等项目,都有助澎湖经济发展。祖国大陆方面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金马澎及台湾本岛正呈西东走向一线排开之势,加上传统上闽、台、澎民间共同的妈祖信仰和独有的“五缘”(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以及未来将扩大开放的全面“三通”政策,必将更好地为促进两岸经济繁荣发展作贡献。杨崇正说:“21世纪初起,和平与发展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架构下已成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潮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契合‘发展’主轴,而‘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也正契合‘和平’主轴。”他表示,不仅在全球如此,在海峡两岸之间亦是如此。有和平才能带动发展,有发展才能维护和平。妈祖文化就是一种保障“和平与发展”的文化,代表和平乐观、积极向外发展精神的海洋文明文化。因此,弘扬妈祖文化,加强两岸妈祖文化交流,进而加强经贸文教等方面交流,必将推动和深化两岸和平与发展。四:两岸文化交流要“开大门、走大路”两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阻隔,在既有平台之外,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解。过去两岸文化交流基本上还是自下而上的草根交流,规模小,尚未得到全面的发展。未来有必要掀起盖头来,开大门、走大路,让潜水艇式的文化交流浮出水面来,朝着更健康、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实际上大陆对两岸文化交流一直持积极的态度。2010年9月5日蔡武在台湾访问的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在基金会举行的欢迎午宴上表示,我们愿意以更加开放、务实的态度,努力构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全方位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将虚心汲取此次论坛达成的共识和提出的建议,努力转化为两岸文化交流政策,为两岸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9月6日蔡武在“两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与共同繁荣不能仅仅依赖物质方面的互利,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不能够替代文化的交流与思想的沟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文化交流还存在一些壁垒和障碍,需要两岸同胞共同作出不懈努力,营造鼓励和支持两岸文化交流的良好氛围,共创互利共赢新局面。将秉持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品格,愿以更加开放、务实的态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构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全方位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它哺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奋斗不息。它激发全国人民的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维系全民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成为焕发人们为民族统一、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鞠躬尽瘁的精神源泉。为此,我们必须将中华传统文化加以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应有的使命感,应尽的历史责任,台湾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现实基因。通过教育、科技、艺术、传媒等各项交流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中华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的目的。参考文献:[1].江岷钦: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新愿景:没有理由不携手合作[2].姜琨:《妈祖文化的现实意义》,2011年第11期.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