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經濟、文教與社會一、土地改革•(一)農地改革:民國38年起,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農地重劃等。•(二)都市:平均地權,促進土地合理分配和利用,市地重劃,開發新社區。二、經濟建設計畫•(一)六期的四年經濟計畫:(民國42~64年)•(二)民國64年受到世界經濟不景氣,提前結束第六期四年經建計畫。•(三)六年經建計畫:民國65年實施,建立重化工業,加強農村建設。(一)六期的四年經濟計畫:(民國42~64年)前三期後三期政策進口替代的工業化政策出口導向的政策措施1提高農業生產,扶植國內工業。2限制外國商品進口。1獎勵民間中小企業投資。2鼓勵出口。3設置加工出口區。成就1民國52年工業產值超過農業。2為世界上以農業發展帶動經濟起飛成功的先例。1達到經濟快速成長和物價穩定的雙重目標。2被譽為「經濟發展的奇蹟」。3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三、十大建設•(一)時間:民國62年,行政院長蔣經國宣布。•(二)內容:1交通方面•(1)南北高速公路•(2)臺中港•(3)蘇澳港•(4)北迴鐵路•(5)鐵路電氣化•(6)桃園國際機場。2其他:•(1)石油化學工業•(2)核能發電廠•(3)大造船廠•(4)大煉鋼廠。四、十二項建設:民國68年推動交通、工業、農業、文化等十二項建設。五、十四項建設:民國73年推動。六、國家建設六年計畫:民國79年•(一)總目標:重建經濟社會秩序,謀求全面平衡發展。•(二)預期目標:使臺灣成為西太平洋金融、交通轉運中心和科技重鎮。七、經濟自由化和國際化•(一)時間:民國73年。•(二)自由化:•1積極致力於對外貿易、金融、產業經營的自由化。2具體作法:•(1)解除進口管制。•(2)降低關稅稅率。•(3)取消銀行利率管制。•(4)放寬外匯管制。•(5)開放設立銀行。•(6)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三)國際化:•1期使臺灣成為亞太地區的運輸、金融、資訊的重鎮。•2具體作法:•(1)放寬外國公司在臺投資。•(2)設立臺灣境外金融中心。•(3)致力新臺幣國際化。•(4)籌設亞太營運中心。八、國民教育的普及和延長•(一)理想:根據三民主義教育政策,本教育機會均等的原則,發展各級教育。•(二)義務教育:6~12歲接受六年國民教育,免納學費。•(三)就學率高:日本殖民末年臺人已有接受義務教育的經驗,因此學齡兒童就學踴躍。•(四)九年國教:民國57年起實施。九、中等教育的調整與擴張•(一)初期:偏重普通中學。•(二)九年國教後:配合經濟建設之需,大力推展職業教育。•(三)高中、高職學生比例:•156學年度:6比4。•270學年度:3比7。(四)近年來為了全面延長國民教育作準備,開放高級中學增班設校的限制。(五)職業學校的取向:•1初期:農業最多。•250年代:商業占最多。•360年代中期以後:工業第一。(配合經濟發展,培育基層技術人才)十、高等教育•(一)政府遷臺後,先著重普及小學和初中教育。•(二)民國50年代起,配合經濟建設之需,發展高等教育。•(三)質與量並重:各公、私立大學設立研究所。十一、文化復興與文化建設(一)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成立時間:民國56年。•2改組易名:民國80年改組易名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加入鄉土文化的研究和推廣)(二)文化建設:•1民國68年,文化建設被列為十二項建設之一。•2民國70年,行政院設文化建設委員會,各縣市成立文化中心。•3致力古蹟、古物、民俗技藝等文化資產的維護和保存。•4興建國家劇院、音樂廳、自然科學博物館、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等。•5各縣市展開地方志的編纂。十二、人口變遷•(一)民國35~39年:人口↑。(因為大陸動亂,人民遷徙來臺)•(二)民國60年代中期:人口成長率↓。(受社會經濟發展、家庭計劃影響)十三、社會福利及安全制度的建立(一)社會福利:•1初期:社會立法未能趕上社會變遷。(因政策偏重經濟)•2六十年代起:建立社會福利法制,頒布兒童、少年、老人、•身心障礙福利和保護,就業輔導、職業訓練、社會救助等法律。(二)社會安全制度:•1民國39年起:勞工、軍人、公教人員、農民等健康保險。•2民國84年:全民健康保險,使社會福利及安全制度更完備。十四、多元化社會的發展•(一)形成之因:•1經濟長期高度成長。•2教育普及、政治、社會日益開放。(二)意義:有助臺灣社會的融合、政治民主化。(三)多元化社會的整合:•1民國57年起:推動社區發展,動員居民參與社區建設。•2近年: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凝聚社區共同體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