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教学大纲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经济统计教研室执笔人胡学锋二零零六年三月修订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440015•课程名称:国民经济统计学•英文名称:NationalEconomicStatistic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4学分:3适用对象:统计学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统计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国民经济统计学是统计学专业必修课。•国民经济统计学是以国民经济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侧重从定量角度研究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它按照国民经济运行的条件,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构造内容体系。第一部分探讨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特点、方法和分类。第二部分阐述国民经济运行的条件、过程的核算理论、原则和方法。第三部分论述国民经济综合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TheobjectofstudyofNationalEconomicStatisticsisthenationaleconomicentirety,itisapurescienceaboutthemethodtostudyquantityexpressionandrelationofthenationaleconomy.Itputsparticularemphasisonquantitativestudyabouttheregularityofoperationanddevelopmentonnationaleconomy.Itscontentsystemisstructuredaccordingtotheconditionofnationaleconomicoperationandeverylinksofcourseinitsoperation.ThefirstdiscusstheobjectofstudyandcharacteristicandmethodandclassifyofNationalEconomicStatistics.Thesecondsetforththeaccountingtheoryandprincipleandmethodabouttheconditionandcourseofnationaleconomicoperation.Thethirdexpoundthefundamentalrulesandmethodaboutcomprehensiveanalysisofnationaleconomy.TheSynopsisInEnglish(英文简介):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统计学专业必修课,也是财经类院校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属于社会科学。其基本特点在于理论性、方法性和实际应用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国民经济统计及其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参加实际国民经济管理、从事国民经济统计工作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进行相关方面内容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国民经济及其运行的基本概念。•2.了解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方法,能运用一些简单数据编制平衡表和平衡账户。•3.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基本问题,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基本原则,熟悉其基本核算内容和两大核算体系的主要异同。(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国民经济分类的一般问题•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国民经济分类的意义•国民经济分类的概念;国民经济分类的作用;分类原则、常住单位、分类标志。•2.国民经济分类的主要标志•按经济活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分;按产业发生的次序和劳动对象的特点分;按产品经济用途分;按经济类型分;按部门的同一性分。第二节活动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和机构部门分类•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交易与交易主体的划分•交易及其划分;交易主体及其划分。•2.活动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基层单位;介绍活动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的基本原理及我国的活动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3.机构部门分类•机构单位;介绍机构部门分类的基本原理及我国的机构部门分类。•4.国外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简介•问题与应用:•A.我国2002年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机构部门分类与联合国1993SNA的机构部门分类的比较问题。•B.通过本节学习,应能提升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第三节两大领域分类和三次产业分类•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两大领域分类•介绍基本原理及我国的划分。•2.三次产业分类•介绍基本原理及我国的划分。第四节国民经济结构的统计分析●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2.结构合理化的评价原则•3.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依据•●问题与应用:•A.我国实际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问题的统计分析问题。•B.通过本节学习,应能提升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思考与实践•1.国民经济分类的主要种类有哪些?•2.简述国民经济分类的意义。•3.解释常住单位、基层单位、机构单位的含义和区别。•4.活动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与机构部门分类有什么区别?(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以及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手段。第二章国民经济分类•(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国民经济分类中的基本类型,掌握机构部门分类和产业部门分类(活动部门分类)。•2.了解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实际统计资料做国民经济结构分析。•3.掌握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要求,熟悉机构部门分类和产业部门分类的主要区别。(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国民经济分类的一般问题•●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国民经济分类的意义•国民经济分类的概念;国民经济分类的作用;分类原则、常住单位、分类标志。•2.国民经济分类的主要标志•按经济活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分;按产业发生的次序和劳动对象的特点分;按产品经济用途分;按经济类型分;按部门的同一性分。第二节活动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和机构部门分类•1.交易与交易主体的划分•交易及其划分;交易主体及其划分。•2.活动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基层单位;介绍活动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的基本原理及我国的活动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3.机构部门分类•机构单位;介绍机构部门分类的基本原理及我国的机构部门分类。•4.国外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简介•●问题与应用:•A.我国2002年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机构部门分类与联合国1993SNA的机构部门分类的比较问题。•B.通过本节学习,应能提升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第三节两大领域分类和三次产业分类•●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两大领域分类•介绍基本原理及我国的划分。•2.三次产业分类•介绍基本原理及我国的划分。第四节国民经济结构的统计分析•●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2.结构合理化的评价原则•3.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依据•●问题与应用:•A.我国实际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问题的统计分析问题。•B.通过本节学习,应能提升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思考与实践•1.国民经济分类的主要种类有哪些?•2.简述国民经济分类的意义。•3.解释常住单位、基层单位、机构单位的含义和区别。•4.活动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与机构部门分类有什么区别?•(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以及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手段。第三章社会再生产条件统计(人口、劳动力、自然资源与资产负债核算)•(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人口统计中的基本指标,掌握其基本计算方法。能运用统计数据编制人口平衡表和做分析。•2.了解劳动力统计中的基本指标,掌握其基本计算方法。能运用统计数据编制劳动力平衡表和做分析。•3.了解自然资源统计中的基本指标,了解其基本计算方法。•4.了解资产负债核算以及国民财产统计中的基本指标,掌握其基本计算方法并能编制简单的资产负债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人口再生产统计•●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人口的数量和构成统计•人口数、常住人口和现有人口、性别、年龄、城乡构成以及社会构成。•2.人口变动统计和人口平衡表•人口自然变动指标,人口机械变动指标,人口平衡表。•3.人口增长与生产、消费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问题与应用:•A.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统计分析问题。•B.通过本节学习,应能提升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节劳动力资源与需要量统计•●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劳动力资源与数量统计•社会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数,经济活动人口数,社会劳动者人数,未就业劳动力。•2.劳动力资源构成和利用统计•劳动力的地区、教育程度、性别、部门构成,就业率、待业率。•3.劳动力平衡表及其分析•●问题与应用:•A.我国目前就业的分析问题。•B.通过本节学习,应能提升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节自然资源统计•●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统计意义•2.自然资源的分类•3.自然资源统计指标•土地面积及其构成,土地资源平衡表。活立林总蓄积量、森林面积、森林密度、森林覆盖率、矿物资源及其分类、矿物储量平衡表、水利资源及其统计指标。•4.自然资源表•5.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统计•●问题与应用:•A.环境污染和资源耗减的核算问题。•B.通过本节学习,应能提升学生联系实际开展科研的能力。第四节资产负债核算与国民财产统计•●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国民财产的概念与资产分类•2.非金融资产统计•3.金融资产统计•金融资产统计的分类、平衡、变动统计。•4.资产负债核算与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核算的概念、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包括总量、结构、动态分析和各种比率分析)、资产负债的估价问题。(三)思考与实践•1.什么是劳动力资源,主要指标有哪些?•2.解释社会劳动力资源总量、就业人数、适龄劳动人口数、经济活动人口数的含义和区别。•3.什么是资产负债核算?主要指标有哪些?•4.什么是国民财产?如何计算?(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以及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手段。第四章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统计(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统计中的基本指标,掌握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统计的原则。•2.了解国内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等生产总量指标,掌握其统计的方法。•3.了解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内容,掌握编制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表的基本原理。(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统计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统计的范围•生产范围的划定,经济生产的概念,•社会产品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概念,虚拟计算。•2.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统计的基本原则•3.社会产品的分类•按产品形态分:货物、服务;按使用去向分:中间产品、最终产品。•●问题与应用:•A.生产范围划定的理论问题;自产自用式的活动是否都能算做生产的问题。•B.通过本节学习,应能提升学生联系实际开展科研的能力。第二节国内总产出统计•●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国内总产出的概念和作用•国内总产出的概念、使用价值构成、价值构成、国内总产出的作用。•2.国内总产出的计算与分析•产品法、企业法(工厂法)、总收入替代法、总费用替代法。(分行业介绍)。•3.MPS的社会总产值(简单介绍)•●问题与应用:•A.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虚拟计算问题;非市场服务产出的核算问题•B.通过本节学习,应能提升学生联系实际开展科研的能力。第三节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和作用•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使用价值构成、价值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作用、GDP与GNP(或国民总收入)的关系及换算公式。•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与分析•分部门介绍:包括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3.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表式及其编制•●问题与应用:•A.GDP的利弊研究问题。•B.通过本节学习,应能提升学生联系实际开展科研的能力。第四节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