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内加法教案【最新4篇】下面我们为您为您分享的“3以内加法教案【最新4篇】”,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只要在课前将教案和课件准备好,就能更好地讲授课程。了解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欢迎品读本文!3以内加法教案篇【第一篇】游戏目的.:本游戏通过“和小鱼交朋友”这一儿童化的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的兴趣,使他们为了能和小鱼成为好朋友自觉地进行练习,从而提高口算速度。游戏场景:此游戏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需要在老师的动作指导下完成游戏,并达到游戏的目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游戏时间:5分钟左右。游戏难度:中级适合年级:本游戏适用于六年级“圆柱的认识“一课的课尾,作为对圆柱体概念的巩固及延伸。游戏人数:全班游戏准备:1奖品“小鱼”若干条。2游戏记录纸。游戏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件演示:伴随着优美的轻音乐,一条条不同颜色的小鱼从左向右欢快地游过,每条小鱼身上都写有不同的数。师:(结合课件描述)大家快来看,咱们的电脑里游来了很多漂亮的小鱼。今天的数学课咱们就和这些小鱼交个朋友,一起做游戏!(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都跃跃欲试)2、说明游戏方法。师:这些漂亮的小鱼儿可灵活了,要想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大家还得花点功夫。怎么样,有信心吗?所有的学生都大声回答:有!师:那就请大家听清楚要求。等会儿屏幕的上方会出现一道题目,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得数,然后从这些游动着的小鱼中,找出身上写有这个得数的那条,站起来大声地说出小鱼的颜色。谁找得快又说得准,这条小鱼就成了他的好朋友。明白了吗?3、开始游戏。师:大家准备好了吗?请睁大你们的眼睛,别放过与任何一条小鱼做朋友的机会。课件出示题目“8+9”,同时屏幕的下方游过一条条写有不同数字且颜色不同的小鱼。学生计算并找小鱼,找到了就说出该条小鱼的颜色。教师进行评定,如果找对了,就奖给该条小鱼;找错了,就请其他小朋友帮忙重找。依次出现题目:15—7、6+6、13—9、10+5。1同桌轮流进行。师:看样子,大家都想让小鱼成为自己的好朋友,那我们就给每个小朋友一次机会。下面我们同桌两个小朋友轮流进行,先请左边的小朋友来找小鱼,右边的小朋友负责判断、记录;然后请右边的小朋友找小鱼,左边的小朋友负责判断、记录。每个小朋友都要计算5道题目,只有答对4题以上才能和小鱼成为好朋友。课件依次出示5道题目:13—7、5+8、10+10、17—3、6+9。一名学生找、另一名学生判断,然后交换进行。(两次题目不同)小结反馈,发给答对4题以上的小朋友每人一条小鱼。2游戏提示:本游戏把原本枯燥的口算练习融入在“和小鱼交朋友”的游戏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口算积极性,使他们在紧张而快乐的气氛中,不断提高计算能力。而且本游戏的设计让学生不仅需要计算,还需要从众多答案中找到正确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本游戏还适用于“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练习中。课后思考:通过玩本游戏,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加减法,需要了解更多20以内退位加减法的口算题,可以关注下面的公众号,回复20,即可获得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一套。3以内加法教案篇【第二篇】教学目标1.通过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2.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前整理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一起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1.现在4人一小组,把所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题写出来。2.请大家再把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成表,看谁整理得最好。小组汇报,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表9+28+37+46+55+64+73+82+99+38+47+56+65+74+83+99+48+57+66+75+84+99+58+67+76+85+99+68+77+86+99+78+87+99+88+99+9观察表格,发现规律。二.观察表格,发现规律。1.竖着看,提问:竖着看,再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引导回答: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照9加几、8加几、……的顺序排列的。2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一行是9,第二行是8,第三行是7……。3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加2,加3,加4……4各行中试题的得数,下边的一题都比上边的一题大1。2.横着看。提问: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回答:1每一横行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9加几、8加几……2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加2、加3……3每一横排试题的得数都相同,第一排都得11,第二排都得12,第三排都得13……3。斜着看,提问斜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回答:1每一斜行得第一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得,如7加4、8加4,第二个加数不变。2每一斜行中左斜行得算式得两个加数与每列算式的两个加数换了位置。8+3与3+8、9+3与3+9……,计算时他们都相等,所以只要记住大数加小数的哪一种就可以算出小数加大数了。4.观察整个表,以6+5为界限,发现了什么规律(左边的题和右边的题相同只是两个加数位置变了,但是他们那的和不变。(在加法表中有一条粗线把加法表分成两部分,强调只要记住左边的20道题就可以了)5.练习。(完成课本113页第1题)三.练习1.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完成课本113页的第2题)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2。成课本113页的第3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第1题,要求等号左右两边都等于13。练习时可回忆刚才学的加法表,完成后讲评,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要让学生讲一讲,你是怎样想的。3以内加法教案篇【第三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5页例题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知道加法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5个圆片、5根小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美的引入背一背5以内数的合成与分成。二、美的发现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1用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把3只红汽球与1只蓝汽球放到一块儿。2你能说说图的意思吗?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3教师说明:3只红汽球和1只蓝汽球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2.学习加法算式。1由汽球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2教师说明: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4。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3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5读加法算式。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3.看图说算式的意思。观察24页做一做的三幅图,说说这三个加法算式分别表示的意思。4.观察25页上图,请学生说说图意。原来有3只松鼠,又来了2只松鼠,现在有几只了?把3只和2只合起来,用加法算式怎么写?3+2。想想,合起来是多少?汇报:1数数的方法,1、2、3、4、5,共5只。从3接着数,4、5。2利用数的组成,3和2组成了5。三、美的升华1.看图,填得数。2.看图摆一摆,填一填。投影出示25页做一做的第2、3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3.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四、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3以内加法教案篇【第四篇】活动目标:1、在观察、讨论中理解5以内加法式题的实际意义,并尝试看图列式。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活动准备:各种景区图片、各种交通工具图片、各种算式题。活动过程:一、看一看,——了解晋城的一些著名的景点。出示5张旅游景点的图片,幼儿欣赏,并说说自己的见解。二、猜一猜——说一说各种交通工具的特征及用途。1、猜一猜是什么交通工具?2、为交通工具编号。3、出示公园的图片,那咱们这么多人坐几号交通工具会最快到达。三、编一编——在尝试看图列式中,进一步理解5以内式题的实际意义。1、观察公园的几个区,说说自己看到的地方名称。2、教师出示一道式题:猜猜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那你还能想出不同的式题吗?3、出示小树林,找一找数字5。并用图中是5的树、花、草、人编5以内的加法题。4、幼儿分成两队,选择式题并说说式题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对多者为胜。四、到生活中找5的加法。活动反思1、设计课程主要的考虑对象就是幼儿,我们要把握好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从以上两方面着手,课程的大体方向就不会有太大出入。根据以上两点我设计了本节教育活动。2、因为设计的场景均为本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又以游戏的形式展现,所以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都较高,目标完成良好。过程中有一名幼儿在两队比赛的过程中积极性不是太好,课后我与他交流,得知是因为前面的几个景点中有一个景点自己没有去过,所以没有说出来,旁边的小朋友就笑话他“那你都不知道”。导致他后面的环节积极性受到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讲故事的时间,以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传达了“不能讥笑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