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地震教案【精选5篇】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一些资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所以,关于资料您究竟了解多少呢?或许您正在查找类似幼儿园地震教案这样的内容,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幼儿园地震教案篇【第一篇】设计意图:四川地震灾难深深震惊了每个人的心。关于地震自救的方法,也成了教育界的热门焦点。我们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也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向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的地震自救的安全教育活动,意在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初步学习一些自救方法。因为孩子们从没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没有直接经验,有的只是这次从电视中接收到的一些有关地震的救援信息。所以,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和熟悉一些地震灾害来临的情况和自救方法,我们通过这次主题活动,使孩子们知道了一些自救方法,以防护孩子们健康成长。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学学中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2、情境迁移,进行地震自救演练。活动重难点:1、重点:能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片内容。2、难点:认识、了解地震,学会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活动准备:1、幼儿安全绘本《地震自救》PPT图片、相关地震自救的现实照片。2、地震博士图卡。3、模拟地震的声音磁带、录音机。活动内容:一、认识、了解地震:1、师幼共同讨论:“你们知道去年发生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吗?”2、PPT图片1: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地震的书《地震自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图片2、3:观察图片,说一说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些什么样东西,它们是怎样的?PPT图片4、5:观察图片,说一说“某一天,在你居住的地方突然发生了地震。。。。。。”,我们的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3、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地震确实很可怕,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对策?二、学习地震自救基本常识:1、出示地震博士图卡:“我是地震博士,下面我将向你介绍有关地震的各种知识,即使地震发生了,你也能从容应对。”2、PPT图片6:地震来了,屋子里是怎样的一副情形?(屋子怎么了?电灯怎么了?小朋友们怎么了?屋子里会有些什么声音?)3、幼儿猜测:屋里还会有些什么东西?4、我们看一看屋里的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发出怎样的声音?PPT图片7:书架怎么了?书架上的书会怎么样?PPT图片8:玻璃窗会怎么样?发出什么声音?PPT图片9:花瓶和摆放花瓶的架子会怎样?发出什么声音?PPT图片10:抽屉又会发生怎样奇怪的变化?5、PPT图片11:嘎嗒、嘎嗒、哐当、哐当,万一地震突然来袭,我们该怎么办?小朋友们的动作、姿势是怎样的?他们用什么东西保护自己的头部?请个别幼儿来学一学。6、PPT图片12: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地震结束后,我们要怎么做?7、PPT图片13、14、15、16、17、18、19、20:让我们看一看生活中的小朋友们是怎么在地震来临时进行自救的。三、地震自救演练:1、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当你感觉到地震来临时,请你用学到的自救方法跟老师一起转移到安全的地方。2、教师播放地震模拟音乐,幼儿就近寻找可以利用的物品用正确的姿势保护头部。3、音乐结束,地震减弱,幼儿按教师口令转移。四、庆贺自救成功。幼儿园地震教案篇【第二篇】一、活动目标1、巩固对常见蔬菜食用部位的了解。2、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蔬菜营养。3、能够用几种分类规则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分类。二、活动准备1、幼儿已经认识了几种常见的蔬菜。2、每组3-7种蔬菜,如:白菜、豌豆、黄瓜、丝瓜、马铃薯、西红柿等。三、活动过程(一)小组讨论1、介绍几种常见的蔬菜的营养的知识。2、引导幼儿与小组同伴一起观察桌面上的各种蔬菜,说一说这些蔬菜的颜色,吃什么部位?有什么营养?(二)集体分享1、组织幼儿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这是什么蔬菜?什么颜色?我们吃它们的什么部位?2、提问:你知道这些蔬菜有什么营养?3、小结: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食物纤维等。这些都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因此小朋友们要多吃蔬菜。(三)整理蔬菜1、出示分类筐,引导幼儿讨论:要整理桌子上的蔬菜,要怎么整理?2、引导幼儿根据讨论的分类规则将蔬菜整理到不同的框子中。3、组织幼儿互相检查讨论分类是否正确。反思与推进:班上的孩子都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蔬菜名称,有的孩子认识的还不少,在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观察触摸实物蔬菜让孩子观察里面,并通过让孩子闻出味道,梓轩小朋友说:洋葱的味道不好闻,我不喜欢吃洋葱;西红柿有维生素,我喜欢吃;于是就组织孩子说说喜欢吃的蔬菜及都知道蔬菜都有哪些营养,但是他们对蔬菜的营养及对我们身体的好处还不是很了解,只是很笼统的回答蔬菜含有维生素,蔬菜所含的营养成分对幼儿来说确实难度很大,别说孩子,连我们老师都很难掌握,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幼儿园地震教案篇【第三篇】活动意图:地震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很严重的灾难和伤害,大地震在中国这么频繁,说明中国大陆是在地质活动比较活跃的地震带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必要从小学习一些预防地震灾害的知识,为了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在汶川地震六周年之际,我们开展了健康活动《地震来了我不怕》。活动目标: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知识。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帮助幼儿克服恐慌的心情。3、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活动准备:有关地震的新闻录像资料、影像,地震前后的照片,江西地图,地动仪的图片。活动过程:1.观看电视新闻:青海玉树发生了级地震,目前,因灾死亡2220人人,12135多人受伤。万户民房倒塌,有10万户灾民需要转移安置。2.观看电视新闻:2005年11月27日江西省九江县发生了级地震,目前,因灾死亡12人,正在医院救治51人,其中重伤4人。全省受灾人口564万,倒塌房屋万间,因灾损失10亿元。幼儿讨论发生地震时的感受,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心情怎样?爸爸妈妈对幼儿小朋友都说了些什么?3.出示江西地图,让幼儿寻找发生级地震震中的具体位置(北纬度,东经度),用红笔做一个标记,以及这次地震波及到的省份。4.观看地震的影像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提问:“刚才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坏,铁路被毁,汽车、广告牌被砸坏等。房屋倒塌后,家里东西被压坏,有的会造成人畜伤亡。提问:“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教师小结,地面剧烈震动摇晃的现象叫地震,地震是一种很少见的但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5.小实验,让幼儿感知不同强度的震动对物体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将一台按摩振动器,放置在用积木搭成的建筑物下面,按动轻微、中度、强度不同的档位键,让幼儿观察振动器振动的强弱,建筑物会出现不同的摇晃现象。引发到自然界的地震也是这样,地震的强度小,对自然界不会造成危害,有时人感觉不到,地震强度大会造成建筑物有毁灭性的危害。6.地震知识的介绍1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是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2地震可以预报吗?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能不能象天气预报那样事先让人们知道呢?地震预报是地球科学中的一门前沿学科,也是当今世界上的科学难题之一。长期以来人们这些异常现象编成了口诀。动物界自然界震前动物有预兆,发生异常要报告;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鱼浮水面向上跃,冰天雪地蛇出动;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鸡飞上树猪外窜,老鼠搬家往外逃;水位升降大,有的变味道;狗在静夜狂奔叫,兔子竖耳蹦又跳;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家鹅展翅高处飞,鸭不下水岸上闹;建立预报网,异常要报告。鸽子傍晚离巢去,牛羊恐惧四处跑。3学习抗震安全拍手歌安全儿歌的学习,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紧急避险、狭小空间、沉着冷静、不乘电梯、求救电话等知识让幼儿多方位的了解防震知识。7、组织幼儿现场模拟演练“地震来了,赶快躲避!”在我的口令下,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演练躲避的方法,我针对幼儿躲避的方法进行总结,表扬反应迅速、正确躲避的防护方法,如个别孩子躲到卫生间的角落后,我提醒他们还可以把枕头包住头部来保护自己,对幼儿躲避拥挤的地方给予指导,疏导他们躲到不同的角落,如靠近水源的墙角,楼梯承重墙角落等。现场模拟演练有效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和自救的意识。8、活动结束。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自救知识,当地震来时不用怕!我们只有多学习和演练自救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小朋友们,记得把我们今天学到的自救方法与家人、朋友分享,好吗?”1.了解我国重大地震的历史记载;2.了解江西发生的五级以上地震的情况;3.了解其它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台风、海啸等。相关信息: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活动反思:幼儿参与本活动的兴致很浓,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和熟悉一些地震灾害来临的情况和自救方法,我们通过这次活动,使孩子们知道了一些有关地震的自救方法,以防护孩子们健康成长。幼儿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温馨提示:地震时,切勿惊慌,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防震知识并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幼儿园地震教案篇【第四篇】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遇到突发事件时不慌张;2、学习地震时安全自救的方法。活动准备:防空报警音乐、用纸壳制作的大石头活动过程:1、介绍安全避震的方法。组织幼儿讨论,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比较安全?小朋友会怎样做?小结,楼房:墙角、卫生间、厨房等较小的地方,平房:桌下、床下,农村:最好跑到空旷的田野等地方。2、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要及时躲藏。地震虽然很厉害,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小朋友们不要慌张,要及时躲藏。3、游戏活动“发生地震时我不慌”1带领幼儿进入布置好的场地。2游戏方法:听防空警笛声,幼儿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老师手中拿一块地震时要掉下来的“大石头”,“大石头”落到谁的身上,就被砸伤了,不要互相拥挤,躲好之后就不要随便更换地方。3播放快乐的音乐,小朋友自由活动。4教师发口令:“地震了”(播放防空报警笛声)幼儿自己躲避。5警笛声停,教师检查幼儿躲避的情况,看“大石头”能否“砸”到小朋友。6评价游戏情况,对躲得快、躲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延伸活动:1、了解不同场所的避震自救方法;2、游戏:火警119。区域活动:提供各种报警电话号码。幼儿园地震教案篇【第五篇】活动目标:2、在情景演练中,幼儿将自救知识转化为自我保护能力。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小朋友们,我们的房屋,座椅等东西发生了抖动,你们猜猜谁来了?引入课题地震小结:房屋倒塌、森林着火、海啸、山体滑坡、人员伤亡。(定格画面:人员伤亡。)提问:“人被倒塌的房子压住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地震时,房子是怎么倒的么?幼儿实验。小结:”经过我们的实验,地震时,一楼最先倒塌。如果发生地震时,我们在一楼,应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室外,向空旷的地方跑。如果在一楼跑不出去的人和住在楼上的人应怎么办?“三、播放室内自救视频;小结:地震发生时,楼上的人千万不能往楼下跑和乘电梯,还不能跳窗。(二)室外自救:2、请看视频,学习室外自救知识。五、结束活动。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自救知识,当地震来时不用怕!我们只有多学习和演练自救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小朋友们,记得把我们今天学到的自救方法与家人、朋友分享,好吗?活动反思: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懂得自救的'方法。在本节课中,通过视频、图片的观看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经验讨论和演习活动幼儿能积极地参与,获得了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