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案精选5篇以下是栏目网友为您分享的“教学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教案和课件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该认真制作和使用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案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有效提高师生互动质量。最后提醒大家将本页收藏在浏览器中,方便随时浏览。教学教案篇【第一篇】一、激情导入1、出示船,问:小朋友你认识这个字吗?你知道有哪些船?小朋友说得这些船都是在海中航行,今天老师带来一艘有趣的船看看它在哪里航行?出示课件创设情景。船上有个小女孩她在干什么?蓝蓝的天空中星星一闪一闪,好像在欢迎小朋友们到天上去旅游,你们想去吗?我们出发吧!2、大家打开书,今天我们学习7、小小的船二、提出朗读要求,初读课文(突破:大声正确流利)1、出示朗读要求:大声正确流利有感情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指2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如何读正确3、听录音范读4、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正确5、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6、教写生字见三、课间休息操1、听音乐想象美丽的夜空(闭上眼睛想象画面)2、跟着音乐唱3、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去演唱这一首儿歌四、精读课文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地听一听:儿歌里面描写了哪些事物?(月亮星星小船天空)2、品读字词的基础上品读课文弯弯的月亮──品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扩展句式:弯弯的月亮像()小小的/尖尖的船──品读小小的船儿两头尖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空──品读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扩展句式:闪闪的星星像()3、男女擂台赛比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课外扩展1、有关月亮、夜空、宇宙的知识2、有关神州五号和扬力伟3、将你想象中的夜空画下来或请你当一回科学家来设计宇宙飞船。教学教案篇【第二篇】【设计意图】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通过同学们给她的鼓励的掌声,从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整篇课文教学我从英子掌声前和掌声后的“变化”为突破口,以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展开教学。同时,紧扣文本,指导学生运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进行言语与思维的训练。【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课文通过上节课的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英子在后来的日子中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她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英子的故事。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⑴课文中写了几次掌声,把带有“掌声”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⑵圈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什么?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3、紧扣文本,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⑴一位新来的老师让同学们干什么?她知道英子的情况吗?轮到英子了,她怎么样?(出示: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齐读这句。你从“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英子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情?为什么?⑵可是英子终于一摇一晃走上了讲台,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热烈而持久。出示: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①读句子。②你从“注视”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③你从“终于”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骤然”。如果你是英子,当时面对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你会怎样?英子又怎样?④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⑶出示: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读句子。这第二次的掌声里又包含了什么?这时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从谈英子的变化入手,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学习和尝试运用抓人物的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洞察英子内心的变化,领悟同学们的掌声的作用,从同学们的鼓励、信任与关爱使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和生活、命运发生根本转变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三、讨论、畅谈、提升1、两次掌声后,让我们用欢快的语气来读一读课文第四、五两个自然段。2、从两次掌声后,从英子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次用欢快的语气来读这两段,来感受英子微笑着面对生活吧!3、在哪些情况下,你会送给别人掌声?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掌声”献给别人;而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这些掌声就是人和人之间送出的“爱”。(出示:爱是什么?爱是碰到老师同学时的一声问候;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的一双温暖的手;爱是……)播放《爱的奉献》,学生畅谈。适当让音乐延续,让课堂保持静寂。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畅谈对“爱”的理解与感悟,将课文教育主题上升。适当的静,让学生回味,促其思考。四、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1、交流搜集到的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2、关心媒体报道,小组合作确立关爱、帮助的对象。制定出帮扶计划,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随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帮扶过程和自己的感想。【板书设计】29、掌声第一次:鼓励、信任……英子(微笑着面对生活)第二次:鼓励、赞扬……教学教案篇【第三篇】教学目的一、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二、体味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三、提高表达能力。教学设想一、这是1篇科学小品文,它既有一般说明文的平实准确的特点,又有生动活泼的描绘,所以,怎样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本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思路,对课文不作琐细的分析。三、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能力上的训练。五、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明确体裁、教学目标复习、思考、圈画2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字、词、课文层次结构等)阅读、交流、思考3创设问题:为什么说松鼠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组织学生朗读第一节)朗读、个别发言第二块:理解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各表现哪些方面朗读、交流、思考、自由发言2组织质疑: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能否换位置来介绍?质疑、思考、发言3学习评价:说说你最喜欢小松鼠的哪个或者哪些方面?并请说明理由畅所欲言4思维拓展:放准备好的一小节松鼠的影片,提出问题“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的特点外,你还认为它具有哪些特点?”欣赏、思考、自由发言5组织讨论: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体会分组讨论、自由发言、个别发言第三块:语文活动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提供其他一些小动物图片,让学生介绍他们印象最深的方面讨论、发言第四块:布置作业1.把刚才语文活动的发言整理成1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2.课后收集有关松鼠的其他方面的内容,结合课文的介绍,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松鼠的手抄报。教学教案篇【第四篇】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3.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体验加法含义,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看图列式。教学准备:计算机、实物展台、投影。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教师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红色铅笔,右手在盒子里拿出2枝黄色铅笔,然后把两只手中的粉笔合起来,问学生一共是几枝粉笔。(二)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1.小朋友们也拿出自己笔盒里的铅笔,看课件学着试一试。师:一共有几枝铅笔?师:你们是怎样算出5枝铅笔的?生:这只手有2枝铅笔,那只手有3枝铅笔,合起来就是5枝。师:对了,这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2+3=5(师边讲解边板书演示。):加号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这2+3=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对算式含义进行扩展。)2.摆圆片。教师出示幻灯片课件,演示摆桃子的过程。(1)书上是摆桃子,我们可用圆片代替桃子,先摆1个,再摆3个,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摆。师: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们会做这道题吗?生:1+3=4。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算式放到具体情境中理解。)(2)参照课件演示,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书上的第2,3题,把2+□=□,□+□=□补充完整。(学生独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3.根据身边事物提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在我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4.试一试,运用加法含义。(教材第22页的“试一试”。)(1)引导学生看图(课件出示),要把同类的车子合起来,与警察没关系。(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组织学生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算式。(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书上的“练一练”)1.第1题,放手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先摆学具,直观得出算式结果。2.第2题,让学生看图,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第2幅图画会出现4+1=5,3+2=5两种情况,教师在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3.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每个盘子放苹果的规律,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再放一盘苹果,你认为放几个?说出理由。4.说一说,算一算。(利用信息技术演示课件,出示小明一家的图画。)(1)学生独立观察图,找出同一类型的东西把他们合并起来,如凳子和凳子合起来,梨和梨合起来,花盆和花盆合起来。(2)这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加法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下次带到课堂上和小朋友交流。教学教案篇【第五篇】1、正确理解本文思想观点。2、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背诵全文。【教学重点】1、本文思想观点。2、正反对比的论证。【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文体及作者1、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2、“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3、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本文是1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二、现实切入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故事。咱们学校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