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通用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4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通用4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网友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第一篇】品味言语情味;发掘作家情思;反观现实生活;滋养学生心灵。以“意思”为主线,以“生命”为重心,以“活”为切口,以“言语”为立足点。1、发现“意思”:⑴整体感知全文。⑵作者写的这些有意思吗?2、没“意思”:⑶从文简介。⑷你同意他的看法吗?尊敬的沈老:你的《云南的歌会》相当没意思,因为第四段过多的自然环境描写冲淡了“歌会”主题。建议将其拿掉!你的忠实读者。3、作家的“意思”:2/14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此为选入教材时被删掉的文字)4、我们该如何而活。笔者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仔细研读了《云南的歌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语言点,那就是“意思”一词。在《云南的歌会》中,沈从文先生两处提到“意思”一词。一处是在第四段“最有意思的是云雀”(言外之意是前面所写的也是有意思的);还有一处是第五段“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言外之意是后面所写的更有意思)。其实,本文在节选时省略了前面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显然,这里的“意思”应是统领全文的)。由此看来,“意思”俨然就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我以为,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发现,那么,为什么不以“意思”为主线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呢?于是,就有了以上的教学设计。1、发现“意思”: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后提出:作者写的这些有意思吗。要求学生静静地默读,用横线划出有意思的地方。交流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回答的一些语句引导学生进入字里行间去品味其中的意味。2、没“意思”:在学生充分感知本文很有意思的时候,有意识的抛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想让学生把分散全文的目光聚焦到第四段的研3/14读上来,从而达“点”“面”结合的教学境界;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想让课堂的线性推进出现转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层感知进入深层探析。通过讨论,让他们明白沈从文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上之所以不吝啬自己的笔墨,是因为作家认为“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适当的对象和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3、作家的“意思”:本文节选自《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入教材的部分省略了前面的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引出这段文字,其意在要学生明白沈从文认为“意思”在于“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然后抓住这个“活人”的“活”字,利用它的多义性,引导学生再细读文本,然后从文中去发现作家是如何描述这些“活生生的”“鲜活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的。4、我们该如何而活:设计此问题是想让“语文”贴近生活,走进心灵,关照灵魂,从而让语文教学从言语的层面进入文化的层面。此课例获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第二篇】4/14教学的本质是“复杂的会话”,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文本、老师、同学及环境的'对话过程。本设计试图变传统语文教学片面强调教师、课文的单因素为强调教师、学生、课本、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使课文的教育性、审美性在学生完全自觉的情形下产生。1闭莆毡究10个生字的音、形,并能正确朗读课文。2备形蜓嘧庸海的辛苦和艰难,对燕子产生喜爱、敬佩之情。1庇胮owerpoint制成的有关燕子的各种图片、文学作品、生活习性介绍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一。2庇肁uthorware制成的有关大海及表现燕子过海辛苦、艰难的多媒体课件二。课前评点课前休息时间内播放课件一,让学生在轻松、随意的浏览过程中,捕捉有关燕子的背景知识,酝酿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为下面的学习做认识、态度、情感上的铺垫。1倍链视铩2卑涯闳衔最难记住的一个词语在本子上写二遍。3绷废啊#ㄑ∽匝生预习作业)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并由出题者批改。4倍量挝摹#ㄑ生自由选择段落朗读)评点有效的预习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预习5/14应具有开放性,学生预习时设计的字词练习,既是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体现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的过程。听课文录音,交流:你觉得燕子过海____________。(辛苦、艰难)(板书)(一)理解燕子过海的艰辛。1毖嘧庸海为什么那样辛苦、艰难呢?读课文的第一、二段,找原因。2毖生自学,小组交流。3毖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板块一:诵读“海有多大,天边水,水边天,望也望不到边。”1体会并读出海的大。2领悟通过对大海的描写,反映燕子过海的艰辛。板块二:诵读“他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1领悟并读出句中蕴涵着的燕子过海时气候之复杂、路程之遥远、时间之漫长的艰辛。2借助个人经验及课件二,想像燕子过海可能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带着想像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困难继续诵读句子。评点诵读是达成“对话”的一种途径。因此,这里安排了板块式而非线性教学,同时十分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课文上6/14有的,引导学生读深读透,读出自己的理解;课文上没有的,鼓励学生调动原有经验大胆想像,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知“燕子过海是那样辛苦、艰难”。(二)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1蹦阍敢庾约阂渤晌一只坚强、勇敢的小燕子,在海上不停地飞呀飞吗?师:秋天来了,天气凉了,小燕子依依不舍地向我们告别,勇敢地起飞了。(学生表演)(演示课件二)2北硌葜校师生对话,老师追问燕子飞越海上时的感受,并及时鼓励。如:“啊,海上所有的小燕子,请你们来告诉老师:海上没有休息的地方,你们害怕吗?”3北硌莺螅交流体会:现在你们对小燕子除了喜爱,还多了些什么呢?4比梦颐腔匙啪磁逯情,一起来读课文第一、二段。评点在特定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本环节通过教师动情的语言,学生真实的表演,感人的音乐、画面等情境的创设,把课本上的平面、一维的语言变成一种“立体的交响”,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其中隐含的生命价值。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第三篇】1.疏通文意2.欣赏生动的故事情节7/143.诚信做人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出示课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表现了少年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1表现机智聪明少年的文章《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指名读,注意把握语气、语调3.评议朗读中的精彩处或不足处4.分角色读:一生读叙述性语言,男生读友人语言,女生读元方语言。1.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翻译全文,如有疑难同学间交流。2.解释加线词语:陈太丘与友期期日中太丘舍去下车引之入门不顾3.请三位同学翻译文章,其他同学帮助更正。要求:复述不同于背诵,它允许有个人的合理想象和再创作。1.本文描写了几个人物?重点描写的人物有几个?(友人、元方)2.文章通过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请分别找出有关语句。3.个性品读画出人物对话,并品味人物语言。⑴首先揣摩友人的两处语言应分别用怎样的语气读?8/14提示:第一处(询问、客气),第二处(愤怒、音调高)⑵元方会用怎样的语气回答?提示:第一处(客气),第二处(义正辞严)⑶同桌两位同学试读一遍。4.人物语言反应人物性格,那么友人、元方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呢?(交流讨论。)友人:无信、无礼元方:懂礼、聪明、识义、正直不阿1.不少同学有这样的梦想长大当导演、当演员,为了圆梦,我们自己作主,当一回导演、演员,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梦剧场。提示:⑴把本文故事编成短剧。⑵四位同学自由组合,一位当导演,其他三位扮演太丘、友人、元方。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要到位。⑷可创造性地增加情节。2.排练3.上台表演4.老师现场采访导演:导演:你认为三位演员中哪位表现得更出色?好在什么地方?最后一个场面耐人寻味:“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行为的?9/14提示:1.模仿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形式,设正方和反方,每方可设主辩手一名、二辩手一名、三辩手一名。2.赞同元方的行为的观点的为正方,反对元方的行为的观点的为反方。3.正反双方分别阐明自己的观点,并用事实和道理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⑴学习了这文章,我们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明确:做人要讲诚信。⑵请同学们把自己所知道的或自己亲身经历诚信故事先讲给自己的同桌,然后再讲给大家听。(诚信故事举例:商鞅言而有信;孙武斩姬演兵;曾子杀猪;诚信的试金石。)⑶老师来讲一个故事:故事见《读者》(05年22期《盗马》)请同学们续写故事结局。老师总结:从这个故事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诚信是更高层次的智慧。教学设计方案是教案吗【第四篇】1.知识与技能会写“汇、刮”,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2.过程与方法10/14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2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1.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熟悉课文,找出本课“汇、刮”2.准备教学课件。3.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制作指导关键字及背诵用投影片。1、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2、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3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11/14练习朗读,要求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2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3交流汇报。重点感悟:“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第二步,出示“汇”字。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引导学生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指导要点: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5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6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12/14(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7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树木抽出____长出____积雪汇成____流着________涨满____小鹿散步俯下____侧着____欣赏____第二步,解释立桩词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第四步,练习背诵①学生自己试背。②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③齐声背诵。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第一步,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13/14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第二步,默读,圈出表示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