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教案5篇笔者特别为读者精心挑选了1篇题为“五年级数学教案5篇”的文章,愿意为大家提供帮助。老师们通常会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制定教案课件,而课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和完善。教案是深入挖掘课程内涵的重要手段,希望读者们能够喜欢本篇文章!五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以及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2.能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设定未知数,列出简单方程并求解。【教学重、难点】1.掌握解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间的联系及区别。一、课题讲解1.方程的定义和意义1出示简易天平,将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这是一台天平,它是用来称物品78=234x-8=513-8=5x÷6=742÷6=78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等式,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①方程是不是一种等式?(是等式。)②方程与一般的等式相同吗?你发现方程有什么特点?③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先指名让学生说,然后师归纳总结。明确: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9练习巩固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2.解简易方程1再次强调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100+x=250是方程,x=150是方程的解。求未知数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师:回答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做解方程。2指名回答,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师讲解:方程的解指的是一个数,它表示未知数等于的多少时使方程中等号的左右两边相等。例如,当x=80时,20+x=100的等号左右两边相等。而方程的解是指求出这个未知数的演算过程。我们以前做过的一些求未知数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解方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过程中的一部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3出示例题:①你能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列出什么样的等式?在你列出的等式中,x相当于什么数?②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x应该怎么求?③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是怎样的?师讲解:首先要写“解”字,然后根据四则运算之间各部分的关系及运算定律进行思考;x+3=9,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所以x=9-3,x=6。运算的`“根据”可以不写,每个等式占一行,各行的等号要对齐。求出x的值后,还要进行检验,以判断它是不是原方程的解。接着,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出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并且强调,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4解方程3x=18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符合规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师再次强调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以及验算过程。5完成例题①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列出什么样的等式?在你列出的等式中,x相当于什么数?②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x应该怎么求?③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是怎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板演整个解题过程。着重强调思考过程以及书写格式。学生自学例题4。二、体验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知道了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先要看它是不是等式,再看它是否含有未知数。解方程时,先耍弄清x在算式中相当于什么数,再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字,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五年级数学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教学重点: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弄清有括号的运算顺序。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A、准备题:19×(935-875÷25)[51÷(120-103)+24]×641、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2、让学生独立完成。校对。B、导入新课: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C、讲授新课:例3:÷(+×)提问: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学生独立完成。校对。÷(+×)=÷(+)=÷=例4:[(-)÷+]×提问: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独立完成。校对。3、做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5×=D、巩固练习:×(-÷2)[-5×(+)]÷10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2、抽两名学生板演。E、课堂小结:在既有中括号,又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再什么?F、布置作业:P-52第一题、第二题和第三题。课堂作业本练习十一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掌握方程的解法。3、学会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二、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学会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三、教学准备:卡片和多媒体。四、教学过程:A、口算训练:6+=×80=-=÷=×5=×=÷=5÷=-6=+6=9-=×=1、以小组开火车形式看口算报得数。2、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B、比较训练:8-÷5+×98-(÷5+)×9[8-(÷5+)]×91、说一说每题的计算顺序。2、括号有什么作用?3、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4、校对,错的说出错在哪一步?C、求未知数:+X=X-=1、抽两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2、说一说每题求X的依据什么?D、应用题:P-53第五题:1、说一说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2、先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两人相互讨论。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4、42÷表示什么?42+42÷表示什么?E、布置作业:P-53第三题。《课堂作业本》练习十一(二)一、教学目标:1、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步骤。二、教学重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步骤。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A、简便运算:×99+××40×8(++25)×+++1、抽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2、说一说错的原因。B、四则混合计算:-×÷18(1-)×(-)[×(83+117)]÷(-)1、先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2、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3、校对,错的订正。C、文字题:乘以与的和,积是多少?1、求什么?积是哪两个数相乘?2、所以我们要先求什么?3、列式计算。D、应用题讲解:P-55第十二题:1、要求平均每天的营业收入四月份比三月份多多少元?我们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2、四月份每天怎么求?三月份每天怎么求?3、四月份为什么要除以30,而三月份要除以31呢?E、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练习了哪些内容?哪些方面还掌握的不够呢?F、拓展题:先让学生讨论完成。G、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五年级数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教学重点:会找一个数的因数。教学难点: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习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全班交流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共摆了多少个吗?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及时板书:1×12=122×6=123×4=12或:12=1×12=2×6=3×4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1、12、2、6、3、4)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学生的答案: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1、2、3、4、6、12)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第38页“练一练”第1题,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38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四、总结与评价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教学反思:这节课上下来以后我感想很多,感触也很深。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教学思路,才能更好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说说我对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的一些想法和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难度并不算大,因此教学例题“找出12的因数”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长方形,让学生们直接感知两个自然数的积等于12的几种情况,使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结合自己对因数概念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然后在交流中不难发现可用乘法或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列出积是12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2的除法算式)。在这个学习活动环节中,我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才会有思维创造的火花,才能体现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特别是用除法找因数的学生,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整除关系的本质,才会想到用除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漏找,重复。学生怎样按一定顺序找全因数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结合学生所叙思维过程进行对比,引导并形成有条理的板书,这样的板书帮助学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题思路的作用。书写格式这一细节的教学,既避免了教师罗嗦的讲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我相信像这样润物无声的细节,无论于学生、于课堂都是有利无弊的新课标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究、研究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独立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研究,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进。五年级数学教案篇4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仍然适用。2、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能找出正确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能找出正确的简便算法。教学准备:媒体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5×=×=125×=×=×=×80=×20=250×=×=2、简便计算:32×25×12579×21+21×21二、探究新知:1、师:同学们,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呢?2、出示:观察并计算,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3、通过观察、计算、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4、揭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5、你能用这些运算定律来巧算吗?×××+×(+)×4a.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b.让学生汇报:你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三、分层练习:1、将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