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电子邮箱dosun@ecust.edu.cn国际经济学第一节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Chapter11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垄断优势理论–[美]斯蒂芬·海默(StephenHymer)“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研究”,1960,率先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rger)补充和发展,创立了垄断优势理论(TheTheoryofMonopolisticAdvantage),使之成为系统、独立地研究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海默打破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国际市场自由竞争的假定,根据厂商垄断优势和寡占市场组织结构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海默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销在与东道国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并赚取利润;二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使得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中才能拥有和维持各种垄断优势,现实地取得高于当地企业的垄断利润。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金德尔伯格指出市场的不完全性可以分为四类:(1)产品市场的不完全,包括产品差异、商标、市场技能(广告、促销、服务等)或价格联盟—产品市场占有能力;(2)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管理经验上的优势和进入资本市场的差异等—要素利用和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地位;(3)在企业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上的不完全竞争—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促进其通过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提高供、产、销各环节衔接效率;(4)政府政策(如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造成的市场扭曲。前三种基于自身垄断能力的创造从而获得的市场垄断优势(从根本上抵销跨国竞争和外国经济所引起的额外成本的核心),而第四种则促使企业对外投资以利用自身的垄断优势和垄断地位(使垄断利润的获取变为现实)。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在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跨国企业拥有垄断优势,跨国投资行为不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可能是寡占竞争的需要。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以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另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最初的海默垄断优势理论主要关心厂商所拥有的物质资产优势—大规模资本和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20世纪80年代—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H·G·约翰逊—对知识资产的占有和使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E·凯夫斯—能够创造异质化的产品)。这种依靠物质资产优势到依靠技术优势和知识产权的理论发展,反映了国际投资发展的变化过程。另外,资金雄厚、比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来源广泛的渠道、拥有比较坚挺的货币、易于得到廉价劳动力和特殊原材料等。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而海默的学生、美国学者尼克博克(F.Knickerbocker)在20世纪70年代所写的《寡占反应和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理论不足以全面解释对外直接投资,而战后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寡占行业少数几家寡头公司进行的,在寡占依赖市场结构中:率先进行进攻性的对外直接投资,可用海默的理论解释,而随后则跟进进行防御性投资,即作出寡占反应(这样,如果双方都能成功,则可以继续保持竞争地位的均衡;即使双方都失败,竞争对手之间的相对地位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所以,尼克博克的理论又称为“寡占反应论”)。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国际间资本流动导致FDI的传统贸易理论框架,突出了知识资产和技术优势在形成跨国公司中的重要作用,它既可以较好地解释知识密集型产业FDI这一现象(如发达国家的石油工业、制药、化工、农机、计算机、运输设备等产业),同样也能够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只要跨国公司觉得在目标市场上仍能拥有垄断优势,仍有利可图,就可能进行跨国投资)。该理论强调“厂商的特有优势”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为后来众多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对西方学者曾产生过较深刻的影响,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不能很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产业分布或地理分布;它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缺乏指导意义。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TheoryofProductLifeCycle),他以垄断优势理论为基础,从产品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海外市场进行投资。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拥有知识资产优势和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总是试图维持企业的垄断地位,以便享有超额利润,但是由于产品自身必然经历诞生、成长、成熟、衰退消亡几个阶段,企业不可能永远保有这种优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产品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弗农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根据弗农的PLCT,国际直接投资是PLC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现在假定产品的创新国为美国,产品的市场分为三个层次:美国的国内市场;以西欧、日本为首的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随着产品依次经历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产品的生产在这三类市场国家之间转移。美国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产品生命周期成熟期导入期成长期衰退期0生产份额100%50%创新产品生产转移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产品导入阶段:新产品在美国的创新企业中逐渐开始大规模生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主要满足美国国内市场的需求,只有少量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创新产品在国内生产比较有利,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也未发生。–当产品进入成长期,美国的国内市场逐渐进入饱和期,其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销售迅速增长,并出现一定实力的模仿者。美国的创新企业通过出口方式已经不能维持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了,此时创新企业开始以直接投资方式绕过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壁垒,当地设厂生产,当地销售。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当产品进入成熟期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市场迅速增长,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也逐渐进入饱和期。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模仿者,产品技术进入成熟阶段,逐渐公开化,创新企业的技术垄断优势丧失。此时美国和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并将产品的生产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衰退期,产品采取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降低,成本因素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时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生产该产品具有优势,发达国家的产品生产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的和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份额继续萎缩,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开始进口产品。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以上的分析是以国际大市场为平台而展开的对厂商垄断行为及其面对市场变化怎样重新配置生产的分析。弗农将具有垄断优势的创新企业分为三种类型:(1)创新期的垄断者,在产品市场上拥有绝对的垄断优势并获取高额的超额利润。(2)成熟期寡占者,拥有的技术垄断优势减弱,成本因素逐渐成为竞争优势的主要力量,但仍能通过国际直接投资获得超额利润。(3)开始衰退的寡占者,技术优势和技术传播优势丧失,超额利润消失。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弗农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许多制造公司从出口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后来的一些学者进一步发展了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总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产品本身的成长规律角度为我们理解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道路。孙定东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电子邮箱dosun@ecust.edu.cn国际经济学第二节内部化理论和比较优势论Chapter11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内部化理论–在交易成本理论基础上,英国经济学家P·巴克雷和M·卡森(1976《跨国公司的未来》)将内部化理论运用于解释跨国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将内部化理论看成是解释跨国企业的形成和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核心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资产优势并不是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因为厂商的垄断优势是在国内形成的,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到国外。采取怎样的途径将知识资产优势转移到国外,取决于转移成本的高低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损失。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企业为降低转移成本,倾向于构造一个内部化的市场以代替外部市场,将跨国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和行销技能通过国际直接投资方式置于共同的所有权之下,在企业内部转让,以企业内部的交易代替企业外部的交易。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同时,内部化理论认为,企业的内部交易能够保持对专有资产知识的控制,避免知识产品市场失效所造成的损失。知识产品的市场机制失效是指产权知识产品及产权知识传播价格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产品知识的模仿者可以以比产权知识的创造者低的成本获得和运用该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企业为有效利用产权知识,并保持其特有的知识优势,就必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使知识优势的转移成为企业内部的行为。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巴克雷认为,决定市场内部化的因素有四个:产业特定因素、区域因素、国别因素和企业因素。产业特定因素与产品性质有关,也与外部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有关;区域因素是指特定的市场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社会特点等;国别因素是指目标市场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等;企业因素是指企业组织内部市场的管理能力等。巴特雷将分析的重点放在了产业特定因素和企业因素上,认为,如果产业部门存在多阶段生产的特点,企业就容易产生“跨地区化”甚至“跨国化”。这是因为在多阶段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知识产品的转移,如果这种知识产品的转移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则无论市场多么完善,也不能排除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损失。为避免这种损失,就可能出现直接投资的内部化行为。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卡森着重分析了技术转移内部化的发生机制。他指出以下两种产业中技术转移内部化的动力较强:一是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工业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二是拥有知识资产的信息产业。卡森认为,信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周期长,成本高,它理应据此获取尽可能大的利益。然而,买方不确定性和仿制的潜在风险,很可能使该项知识所有者处于不利的境地。由于信息产业本身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自然垄断性,实行内部化将使他人无法接触到该项知识资产,该信息所有人将能获得垄断收益。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卡森还分析了促进技术转移内部化的各种因素,例如,现行专利制度不能完全、充分地保护信息专有权;信息的“公共产品”性质使技术转移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效应”;在不完全的外部市场上技术知识因得不到准确评估而无法完全实现其价值。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跨国公司将技术转让给本系统的子公司,从而形成技术转移内部化。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学》精品课程教研组‒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lanM.Rugman)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了内部化理论(1981《跨国公司的内幕:国际市场的经济学》和1982《跨国公司新理论》)。他指出,技术具有专有权属性(既定时间内的自然垄断性质),造成技术市场的不完全性。技术市场的不完全性必然导致技术转移的“内部化”。拉格曼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