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精选4篇】资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关多类信息、情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会用到各方面的资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您知道我国有哪些资料种类吗?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精选4篇】”,供您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第一篇】教材内容:《解简易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内容。教材简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关键。本节课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这为过渡到下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从认知结构上看:本节课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在学习代数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简易方程》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利用方程性质解未知数,它是后续知识发展的起点,学生对未知数的理解对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起着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学学情: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教法学法: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更习惯运用算术方法解题,这是因为他们之前长期用算术的思路思考问题,再学列方程时,往往会受到干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过渡和对比,克服干扰,多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而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想着重突出这么几点。1、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串,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根据题目中信息的叙述方式,通过顺向思考列出数量关系。由于是刚接触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借助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抛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巩固旧知识,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结合引导复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1a+24=7324x<36+173234a>12472=x+165x+85625y=(生:1、4、6是方程。)师:说说你的理由?(生: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设计意图】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教法,课堂讨论法。巩固方程的性质,承接后面利用方程的性质解方程的应用。二、探究新知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1看图写方程师:说的真好,那么请同学观察这幅图(P57主题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生:100+X=250.(板书)【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方程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设计意图】这样的提问,有多种回答,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那么它对不对呢?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就叫做叫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请同学在书中找到这两个概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并齐读。【设计意图】学生齐读的时候,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书在黑板上,并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印象。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师:你们能说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么?讨论一下,然后汇报。生: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设计意图】通过组内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2、例1解析师:(出示例1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生:x+3=9(板书:x+3=9)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师:怎样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借助天平(电脑显示)师: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想x,怎样使天平一边只剩x呢?生:天平两边同时减去3个球。(电脑显示)师:天平两边还平衡吗?怎样反映在方程上呢?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师: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其它数呢?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就可以使方程一边只剩x。2检验方程的解。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生:是,因为X=6使方程左边是6+3=9,右边是9,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师:以后解方程时,我们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设计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3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解方程要注意: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设计意图】再一次强调,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掌握解方程的正确格式和步骤,再今后的解题中不会出现格式错误的问题。3、巩固练习师:你会学老师这样解方程吗?请同学们解方程x+=,x+19=30。先独立完成,再招学生板书练习集体订正【设计意图】在理解例1的解法后再完成本题,巩固对同种题型解题方法的认知,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4、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x-=4师:刚才的题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那么下面的题你们会解么?(出示题目:x-2=15,x-=4)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x-=4并说出你这样做的根据。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出上面两道方程,并板书、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师:在这个过程中哪些是解方程,哪些是方程的解。生:我们计算的过程是解方程,而x=17和x=是方程的解。【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出不同类型方程的解法,让学生享受到自学的乐趣,明白解这类方程就是要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让方程的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与此同时再复习巩固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三、实践应用。1、填空1含有()的()叫方程。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方程的解。3求()叫做解方程。4x-15=20这个方程的解是()指名学生口头回答。2、解下列方程x+=-=4x-6=+5=32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3、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订正。【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四、全课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运用解方程和知识帮我们解决问题,把你想到的和同伴一起分享。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比的意义”。教学目标:1.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2.记住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求比值。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4.通过自学讨论,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自学探究的能力。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1、师:“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生1:牛奶比果汁多1杯。生2:果汁比牛奶少1杯。生3: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生4: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生:果汁的杯数和牛奶的杯数比较。师: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生:牛奶的杯数和果汁的杯数比较。2、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两种量进行比较。(板书:比)3、师:那么这节课你想学习比的哪些知识呢?(什么叫比,谁和谁比……)二、自学探究新知1.探究比的概念教师指着板书问:2÷3求的是什么?是哪个量和哪个量的比?生: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是果汁和牛奶的比。师:对!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板书: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学生齐读。)师:照这样,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生: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板书: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师:都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较,为什么一个是2比3,而另一个却是3比2呢?生:因为2比3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而3比2是牛奶和果汁的比。师:对,研究两个数量的比较,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是不能颠倒的。出示试一试。师:1:8表示什么意思?生:1和8表示洗洁液1份,水8份。师:怎样表示容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生:先求出体积再比较。课件出示: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小伟用了20分钟。让学生填表。师: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师:说说900米和15分钟的意义。生:900米和15分钟分别是小军走的路程和时间。师:那么小军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两个量的比?生:小军的速度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师:什么叫比?(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生1:除法叫比。生2:两个数相除叫比。师:两个数相除,以前叫除法,今天就叫做比。多了一种叫法,你觉得“比”字前面加上一个什么字比较妥当?生1:加上“又可以”。生2:加上“又”字。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想一想这个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相除”下面加上着重号,学生齐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