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汇集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汇集4篇】这篇文章将为您展现“长城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汇集4篇】”的魅力和内涵。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学生反应是教师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重要渠道。可能您会喜欢,欢迎分享!长城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大屏幕展示长城远景图,配上音乐《长城长》。2、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3、师谈话导课:大屏幕上展示的是——?歌曲中唱的是哪里?通过课前交流资料,同学们对长城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长城,了解——长城(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1、检查生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①指名读②开火车读。③齐读。2、检查词语情况(课件出示词语)①开火车读。②小组读。③齐读。3、检查通读课文情况①同桌互读课文。②指名四人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③指名评议谁读得最好。三、初读感知了解内容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通过朗读和倾听,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长;高大坚固。结合学生回答板书。2、如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长城,你觉得应该选哪一句?3、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齐读)。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快速在文中画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三、细读品味道,积累语言。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谁先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1、交流第一段。理解长城的“长”和“蜿蜒盘旋”的特点。师:这样美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2、交流第二段。①理解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②说说长城的构造。③(课件出示长城近景图)老师这里有一幅长城的近照,这就是高大坚固的长城。谁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呢?④那么怎样做才能减少伤亡呢?生1:在上面的瞭望口进行观察可以随时发现敌情,当敌人进攻时,躲在城⑤师小结:说的太好了,同学们,长城就是这样用他那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像长城这样巧妙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当你知道这些得时候,你想说点什么?师:是啊,像长城这样“长”而“高大坚固”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在以此由衷地赞叹:这样……(最后一句)3、交流第三自然段。①师导:千年的岁月,千年的沧桑,长城以它无言的雄姿伴着青山依旧,成千上万的人,登上了长城,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们想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可以一边读一边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谁起来交流一下?②体会修筑长城的艰难。③配乐范读本段。④生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师:是的非常感人,这种劳动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日复一日,长年累月,这样的故事也不止一个两个,而是当时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当时修筑长城的人十之八九一去不回,与父母妻儿生离死别,身心的痛苦不是我们能够体会的。让我们怀着对他们的崇敬再来读读这两句,(齐读最后两句)。师:这样的城墙举世无双,这样的雄伟工程世界少有,这样的艰巨工程靠人力完成,历史罕见,这样的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绝无仅有。这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齐)结晶。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四、总结升华(配乐播放长城各方位资料图)1、师导: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用血汗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这笔光辉灿烂的遗产。万里长城万里遥,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万语千言。就让这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交流一下!2、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出示课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登上了长城,他情不自禁的赞叹道——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伟大的工程;法国总统密特朗这样说过: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美国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此处借鉴优秀案例,加深了孩子对长城知名度的了解,更加能够感悟出长城的伟大、民族的伟大)3、师:让我们和作者、和世界伟人一起赞叹:(齐读最后一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师: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长城的敬仰之情,一起为我们的长城,为我们的民族骄傲、自豪:(齐)我爱长城!我爱中华!长城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第二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驾、驶、壮、谱、创、华、丝、首、京、堂”十个生字,积累“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等词语,正确书写“壮、创、华、京、堂”五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诗歌的节奏。能带着自豪的情感朗读诗歌,并能背诵。3、能根据提示填空。4、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知道它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教学重点和难点:1、按诗歌的节奏,带着自豪的感情朗读诗歌。2、了解课文内容,找出描写长城和运河特点的相关词语。教学准备:1、教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录象资料。2、学生方面的准备:收集有关介绍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观看长城图、运河图,认识长城和运河。1说出画面上所画的地方。2板书:长城运河3运河:运河就是人工开凿的河道。2、揭示课题:15长城和运河。二、初步感知,读通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句子: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1学习生字:驾驶、壮2读句子。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指导朗读。1、读课文,说说:诗中写到的长城和运河是怎样的?并完成课文填空。填空内容: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2、指导朗读第一节。1观看介绍长城的录像片。2听录音,展开想象,模仿读。(看图,做动作理解:连绵起伏和曲折蜿蜒的意思)3学习生字:谱、创、华。4自由练读。5指名或分组赛读。3、展开想象,自主学习,朗读第二节。学习生字:丝、首、京、堂。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配乐朗读全文。2、总结:长城和运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让我们牢牢地记住它们。3、指导背诵。4、拓展练习: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其他一些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想象说话: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看到了,它像,又看到了,它像。五、复习字词,指导书写。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壮”。3、自行练习,书写其他生字。板书设计:15、长城和运河像巨龙像丝带中华民族的祖先谱写了不朽、动人的诗篇。长城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第三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结合图画和课文内容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和联想句、总结句的作用,《长城》教学设计。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借助声像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创新能力。重视观察和思维及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有感情朗读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听没听说过一句俗语,不到什么非好汉,谁来说说,什么是哪个地方。生:长城。师:对,是长城!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长城,去领略长城的风采!板书:长城二、介绍长城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视频以及课件中的视频介绍让学生了解长城。教师总结: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学生字新词。2、小组互助读文,然后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3、小组汇报生字新词,教师归纳并板书。板书:崇山峻岭拍摄嘉峪关扶智慧气魄4、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教师教学生字5、理解字词。(1)教师讲解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2)看图理解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条石:长方形的石块。方砖:正方形的砖块。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射口:射击用的口子。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三、观察欣赏,发展思维。1、观察图画。(1)指名学生上台从中国地图上找出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的确切地理位置,并在黑板上写出长城经过我国的哪几个省市。提示: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长城,经过今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八个省市自治区(2)书上的两幅彩图观察点各在什么地方?各画了哪些景物?提示:第一幅图是俯视,观察点在高处,是远看;第二幅图是平视,观察点在近处。景物有蓝天、苍山、红枫、灰龙。(3)长城修筑在什么地方?提示:崇山峻岭之间(4)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提示:长和高大(5)第一幅图上看到的长城是什么景象?让学生发挥想象,形象地叙述长城的样子。例:像一条彩带,在群山中飘舞;像灰色长龙,飞舞在崇山峻岭之间;像条玉练,镶嵌在碧绿的地毯上。(4)第二幅图上可以看到长城的什么?提示: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5)为什么两幅图上长城的景象不同?提示:第一幅是俯视,远看的景象;第二幅是平视,近看的景象。由于角度不同,景象的印象也就不同了。2、欣赏录音。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泛读动画,教师播放课文范读语音,要求学生思考所描写的主要内容。四、作业写生字词,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长城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第四篇】一、教学目标:1.会读“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等词语,指导书写“垒”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在阅读中感受长城的气魄雄伟。三、教学难点: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我听说昨天就在这个大教室里,你们学习了颐和园这一课是吗?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肯定知道了颐和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今天再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遗产名录》的另一处景观——我国的万里长城。请坐好,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请齐读课题。2、昨天赵老师和大家见面的时候,布置大家去预习课文,你预习了吗?谁说一说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3、检查生字词。指生分行读,及时正音。4、理解屯兵,指导书写垒。二)初读课文1、现在同学们都已经把生词读正确了,相信课文一定也能够读好,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读完课文后,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总结写作顺序。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师:远看长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指导学生读出“长”总结写作方法:一个数字就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了长城的长。2、师: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觉得它怎么样?知道读出雄伟,理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