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精编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精编5篇】如果您有兴趣了解有关“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精编5篇】”的更深入信息,请耐心参考下载本篇文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浏览。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教案和课件都是必备的工具之一,只要我们认真负责地编写,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因此,教案可以被视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篇【第一篇】教学内容:《一把雨伞圆溜溜》教学重点:准确地唱好歌曲旋律教学难点:唱准8度大调和跨小节切分教学过程:一、《一把雨伞圆溜溜》1.情景导入: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上了一阵大雨,其中一位同生有伞,其情景是怎样的呢?2.聆听范唱设问:三位学生在大雨中怎样办?他们的情绪怎样?3.教师范唱第1—15小节曲调。(1)设问:这段曲调有什么特点?它由两大乐句组成,每大乐句又由两个小乐句组成。你们听每句的开始音有什么规律?在节奏上又有什么规律?能找出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吗?(2)在教师指导下,用2/4拍指挥图式(分清强拍与弱拍)放慢速度视唱第1—15小节。注意八度大跳及跨小节切分节奏。(3)用稍快的速度、欢快的情绪唱好第1—15小节曲调。4.教师范唱后半部分曲调。(1)先由学生以欢快的情绪唱第1—15小节,然后,教师接唱后半部分曲调(到反复记号为止)。(2)设问:后半部分的曲调,在每句的起拍上有什么规律?(3)听教师将后半部分曲调弹奏三遍,比一比谁的听辨模仿能力最强,能把它看谱唱出来。(4)教师表扬能自荐唱谱的学生,并指出不足之处。(5)用欢快的情绪唱好后半部分曲调。5.学唱歌曲。(1)完整地、欢快地唱好曲调。(2)朗读歌词后,把歌词填上,试唱歌曲。(3)完整地唱好歌曲。6.表演歌曲。(1)设问:怎样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请各小组讨论表演的方法、形式。(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各组展示各自的表演。(4)师生互评。二、课后小结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篇【第二篇】教学目标:1、能快速地听辨出学过的音乐,并能流利、自信地接唱这些歌曲。2、能用竖笛有感情地吹奏《故乡的亲人》。3、能大胆地即兴创作歌曲乐句,并能给下载的音乐按拍子分类。教学重点:学生积极参与多种音乐活动,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教师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知道学生进行科学化的分组,每组成员根据班级认输而定,一班6——10人,选好组长。教师组织、指导各组音乐小组长及部分学生共同策划、筹备“音乐七巧板”的课堂音乐比赛活动。1、音乐比赛活动一:拉歌大互动,活动以“小组拉歌”的形式展开。由老师先唱第一句,再由第一小组接唱。唱完的小组可以随意点另一小组,请他们唱歌,开展拉歌活动。也可唱第一句,请另一小组接唱。拉歌时所演唱的歌曲,有每组组长决定,并负责指挥。比一比哪组的歌声最美。1、活动的奖励分100分。2、每组演唱时的声音整齐、甜美,即可奖励100分。比赛答题由各组集体协商作答。将答案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在答题板上。听赏后有五分钟时间答题。听赏题只需在答题板上排序。“为下载音乐归类”只需在答题板上归类。每组先选一名组员参与即兴编唱的活动,如果有队员被淘汰,则由组长增派队员补充。每组可以安排两人当智囊团,但不能成为正式参赛的队员。(替补队员)最开始由老师唱出第一句,学生根据老师唱出的即兴唱出第二句,下一位接唱前一位的。每组集体表演本册合唱歌曲一首。必须要用竖笛有表情地演奏《故乡的亲人》或其他歌曲。2合唱效果基本上和谐、统一。3表演时要投入、要有激情,能充分表现美。每组有三次选择答题的机会。答题时,可根据题目要求协商后由一人或多人答题。但不允许在答题时,其他人在旁喊叫,破坏比赛的良好环境。否则扣除该组纪律分20分。所选的题在未开题时,可选择自组答,还是别组答,所得、扣的分给答题组。三、小结比赛情况。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篇【第三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4.学习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是工农子弟兵》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谱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京调》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蝈蝈和蛐蛐》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教学用具:1、学生: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水粉色、调色盘、毛笔。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4.介绍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的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腔是二黄腔。5.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中人物的品格。1.聆听范唱《蝈蝈和蛐蛐》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歌曲曲调的风格与情绪怎样?4.回家学一段地方戏曲下课唱给同学听。—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①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②为什么包拯和四大卫士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1、起源: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2、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教师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3、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介绍特点: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②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③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④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⑤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①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②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③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3、出示作业要求: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同学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谱作业,具体分工自己商议解决。如:水浒传、三国等。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定中轴线、五官位置;勾画谱式;选优秀作业让作者自己点品;其余同学提出优、缺点;教师表扬优点,不用自己的观点观点影响学生。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京剧脸谱资料。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学生回答(略)。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4、教师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2、再涂颜色,要从浅入深地顺序涂,1、完成铅笔稿着色。2、注意事项:①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涂色。方式: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业戴在脸上,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三、京剧的形成。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3、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2、请学生表演。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班里的四大名角来为我们演出,请同学们来做票友,如果他表演得好,就给他喝彩鼓掌,好不好?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场表演、造型。4、请学生分辨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分辨老生与小生。五、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1.师讲解。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3.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4.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分辨这四大功夫,(简单介绍《华容道》)。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5、请生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与。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我们班里也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好手,我们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如何?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2)、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6、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师:看了许多生角和净角的戏,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在京剧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讲究和流派。象刚才曹操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