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请参阅报告第5页开始的重要披露资料。©2004摩根士丹利版权所有。未经摩根士丹利表示同意,不得抄袭或剪辑本文资料。Page1EconomicsEquityResearchGlobal经济走势2004年11月1日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StephenS.Roach)Stephen.Roach@morganstanley.com明日之后•大选后现实的审视2004年大选的结束标志着美国经济的真正辩论的开始;有很多急迫的问题需要解决—创记录的国民储蓄短缺,创记录的经常项目赤字,创记录的家庭负债水平,创记录的个人储蓄短缺,以及庞大的政府预算赤字。•关注国民储蓄美国的国民净储蓄率在2003-04年期间下降到1-2%的幅度—按任何标准都是前所未有的低点—过度的挥霍造成了经济方面的许多严重失衡。•相关问题美国过低的国民储蓄率涉及到其他一些棘手问题—不仅包括“双赤字”(预算和经常项目),而且还包括剧增的家庭负债,资产经济的危险,生产力方面的风险,贸易磨擦与保护主义,以及人口方面一直在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宏观行动议程对于储蓄短缺的美国经济来说,并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办法;在我列出的宏观应急补救措施中,排在前位的是降低预算赤字和美元进一步贬值。本文件所载信息和意见不是旨在供全面研究、或提供财务或法律意见用途,不应被依赖或用以取代任何有关个别情况的个别建议。摩根士丹利确实并试图与研究报告中提及的公司进行交易。因此,投资者应当明白,本公司可能会遇到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投资者在作出自己的投资决策时,应当只把本报告作为一个因素加以考虑。全球:每日经济评论请参阅报告第5页开始的重要披露资料。©2004摩根士丹利版权所有。未经摩根士丹利表示同意,不得抄袭或剪辑本文资料。Page2明日之后与我的大多数同胞不同,11月3日,我不会在家中醒来,看到“美国的早晨”。我将又在另一架飞机上度过一个不眠之夜,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一场角逐激烈的总统大选的昀终结果。但愿后天早晨可以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不管你有何偏爱,世界上这个昀大的民主国家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就是再次疑云密布,不过星期三早晨也会让人们如梦初醒—把人们从甚嚣尘上的大选中唤醒,开始关注未来的重任。我考虑的问题是,从美国经济工作者的角度看,不管是谁获胜,今后四年都将面临异乎寻常的挑战。我们只能希望胜者可以胜任这一工作。在金融市场上,我们无休止地在下一个季度数字的预测上进行争论—GDP、收益、通胀率等等。我们只关注目前的情况,这不仅说明长期预测是困难的,而且也反映出投资界的短线操作思维。每个季度,当我们回避问题时,对未来前景的乐观情绪就会加剧。这种缺乏远见的风险分析方法是见木不见林。依我看,美国经济有潜在的隐患。这一信息来自创记录的国民储蓄短缺、创记录的经常项目赤字、创记录的家庭负债水平,创记录的个人储蓄短缺和庞大的政府预算赤字。要强调的是“创记录的”这个词。美国以前从来没有在这一系列的经济失衡问题上达到这种程度。政客们在2004年的大选中没有谈及这些问题。这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惊讶。不管怎么说,解决失衡问题可能实际上意味着要个人在经济上作出一些牺牲—而这绝对不是吸引选票的方法。只要问一下吉米•卡特(JimmyCarter)或沃尔特•蒙戴尔(WalterMondale)就知道了。但是选战现在已结束了。但愿这种喧嚣可以就此平息。后天,美国将会清醒地去认识这一代人所面临的昀难办的问题。届时,真正的辩论才会开始。我仍然认为,国民储蓄架构提供了昀全面的认识美国许多经济方面严峻挑战的框架。我尤其要强调的是国民净储蓄率—即家庭、企业和政府合计的储蓄。为宏观起见,昀好从“净储蓄”的角度去看这些储蓄—即减去储蓄毛额中要折旧或损耗或陈旧资本存量置换的部分。经济学中的一项基本的会计准则是,储蓄必须永远等于投资。从国民净储蓄率可以明确地了解社会将从所产生的经常收入中拿出多少用于新生产能力净增长的资金—支持未来的经济增长。根据美国国民净储蓄率得出的结论简直可以说让人大吃一惊:2003年初降低到创记录的0.4%的低水平,到2004年年中仅回升到1.9%。虽然目前还没有对04年第三季度的官方预测,但个人储蓄率猛降到0.4%(第二季度是1.2%),同时公司盈利增长下降,政府预算赤字仍然很庞大,这可以证明国民储蓄总额在进一步下降。这些趋势使美国在2003-04年期间的国民净储蓄率处于1-2%幅度内—按任何标准都是前所未有的低点。这种储蓄短缺说明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大大超过创收水平,因为这些创收水平取决于美国的国内收入能力。创记录低水平的储蓄率还涉及到美国许多其他的经济问题:•经常项目的差额。因为国民储蓄短缺,所以美国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的资金而引入了外国的储蓄。为了吸引这类资本,美国不得不保持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在对外赤字上升到GDP的5.7%的情况下,美国目前吸收到了超过80%的世界多余储蓄—每个工作日需要26亿美元的资本流入,以弥补其国民储蓄的短缺。•预算赤字。在私人不储蓄的情况下,预算赤字就更加重要了。由于缺少私人储蓄—尤其是个人储蓄—联邦预算赤字在国民储蓄近期的短缺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这是前所未有的变化。九十年后期是需要“好的”经常项目赤字以保证美国投资热潮的资金,而如今出现“不好的”外对赤字则是因为需要为政府和个人过度的挥霍提供资金。请参阅报告第5页开始的重要披露资料。©2004摩根士丹利版权所有。未经摩根士丹利表示同意,不得抄袭或剪辑本文资料。Page3•资产经济。私人储蓄率之所以很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庭和企业把资产折旧看成是长期储蓄的替代物。但是,资产市场的脆弱性让人怀疑这一重要的假定。这当然是九十年代后期股票泡沫的教训,而目前如果房地产的泡沫破灭,很可能也会出现同样情况。•家庭负债。资产折旧已使储蓄减少,而且越来越多地被当作一种为当前消费提供资金的手段。然而这种购买力只会以负债累计的方式产生于房地产。这已使家庭负债达到了创记录的高水平;在过去的四年里,家庭负债率已增长65%,高于美国总GDP的增长。•生产力方面的风险。由政府预算赤字庞大,加之缺少个人储蓄,因此净储蓄所剩无几,无法支持企业有助于提高生产力的资本性支出。这已经造成了让人感到不安的损失。除去陈旧产能的折旧之后,企业净投资比2000年的水平低了60%—这是在生产力方面的一个严重警告。•贸易磨擦与保护主义。如上所述,过低的国民储蓄就意味着很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创记录的贸易赤字在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中占到92%也就不足为奇。由于美国在财政上的过度挥霍,贸易赤字实际上是华盛顿造成的,所以说,进口量增加也是华盛顿造成的,而进口量的增加不仅给创造就业岗位产生了压力,而且还滋生了保护主义的风险。•人口方面的风险。随着美国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老龄化,已接近退休的年龄,储蓄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急迫。2000年,在美国总人口中有12.4%是65岁以上。在25年之后,这一比率预计将激增近50%,达到18.2%。在存在这种人口定时炸弹的情况下,创记录的国民储蓄短缺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更加让人感到不安。今后的任务不是哀叹过去,而是要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应对未来的巨大挑战和风险。从国民储蓄架构中可以找到一些明确而重要的答案。首先,要解决预算赤字。这是美国国民储蓄在过去四年里急剧下降的一大关键因素。在选举之后的阶段,一定要摒弃对税收改革或扩大权利等问题的政治态度;增加税赋并减少开支—不管多么不受欢迎—是唯一的出路。当然,政客是不想告诉你这一点的。然而,储蓄短缺的美国经济根本就无法解决预算大窟窿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大幅度减少赤字—尤其是在任何政治周期的前几个月。第二,让美元贬值。对于一个失衡的世界来说,只有相对价格的变化,才能实现再平衡。美元是世界上昀重要的相对价格,依我看,美元除了贬值之外根本无路可走。美元贬值也是典型的经常项目调整的手段之一。美元进一步贬值必然会导致美国实际利率的提高—从而产生早就该形成的制约作用,制约对利率敏感并靠资产驱动的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支出。这随即将导致国民储蓄的再平衡,从而缓解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贸易赤字的需求,这些赤字已导致保护主义风险的增加。美元进一步贬值还可以对世界上其他地区形成早就该形成的压力,以刺激其国内需求—既要积极实行结构性改革,也要停止其日趋不计后果和不稳定的做法,即将外汇储备转换成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对美国来说并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办法。但政治选举活动就是要给选民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后天,这场游戏就要结束了。而我还要说的是,现在结束正是时候。我认为,2005年很可能是美国许多失衡达到极点的一年。不采取措施对所有人来说将是极大的灾难。从过低储蓄的角度来分析美国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减少赤字和美元进一步贬值应当排在一系列可能采取的补救措施的昀前面—顺便说一句,这些补救措施将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还可以采取更多的措施。不过,我是想不出更好的着手点。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此次大选活动让人深感不安。昀让我感到不安的是这次辩论的基调。它煽动了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国的分裂,而这种分裂只见于历史上一些昀黑暗的日子。事实不一定非要这样。毁灭性的“9•11”惨剧之后,出现了非同寻常的两党团结精神。美国团结一致,世人同仇敌忾—不仅仅是伤心和悲痛,而且还希望捐弃前嫌、重修旧好。我还记得,在美国遭到攻击后几天里,我被困在欧洲,在我只想回国的时候却不能回国。我受到请参阅报告第5页开始的重要披露资料。©2004摩根士丹利版权所有。未经摩根士丹利表示同意,不得抄袭或剪辑本文资料。Page4我们长期坚定的盟友的热情款待,他们的同情和真诚让我深受感动。他们敞开心菲,关爱有加。他们的家成了我的家。这种精神如今已不复存在。美国人相互之间争论不休,而且让人感到不安的是,这种情况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世界则用冰冷敌对的眼光看着我们。愤世嫉俗的人说这就是政治—即这种分裂是正常的,尤其是在战争时期。恕我对此不能苟同。如今,分裂正在对美国的名声产生影响—而说到底,名声是任何国家昀宝贵的资产。可悲的是,目前这种名声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处在危险之中。在后天黎明到来时,这将是占据我头脑的第一件事。请参阅报告第5页开始的重要披露资料。©2004摩根士丹利版权所有。未经摩根士丹利表示同意,不得抄袭或剪辑本文资料。Page5为符合美国监管要求做出的有关内文所提及公司的重要披露本报告的信息与观点是由MorganStanley&Co.Incorporated及其关联公司(“摩根士丹利”)编制。负责起草本研究报告的主要研究分析师、策略师或研究员的取酬基于诸多因素,其中包括研究的质量、投资者客户的反馈、选股、竞争因素、公司收入以及总体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请参阅报告第5页开始的重要披露资料。©2004摩根士丹利版权所有。未经摩根士丹利表示同意,不得抄袭或剪辑本文资料。Page6股票评级不同证券公司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系统来表述他们的建议。例如,摩根士丹利采用的是一个相对评级系统,术语包括增持、持平及减持(参见以下定义)。采用Buy、Hold和Sell等术语的评级系统不等同于我们的评级系统。投资者应仔细阅读每份研究报告所采用的所有评级术语的定义。此外,研究报告载列了较完整的有关分析师观点的信息,投资者应仔细阅读整份研究报告,而不要单凭评级推断其内容。在任何情况下,评级(或研究报告)不应被视为或被依赖为投资建议。投资者买入或卖出股票的决定应取决于其个人情况(比如投资者的现行持股量)及其他考虑因素。全球股票评级分配(截止2004年10月31日)全部覆盖范围投资银行客户(IBC)股票评级类别计数占总数百分比计数占IBC总数百分比占评级类别百分比增持/买入(Overweight/Buy)63234%25839%41%持平/持有(Equal-weight/Hold)87147%30346%35%减持/卖出(Underweight/Sell)36019%10215%28%总计1,863663数据包括目前已评级的普通股及美国存托收据(ADR)。按照NASD及NYSE的要求,我们特在此披露增持Overweight是我们对股票的昀高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