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及其动因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及其动因分析作者:李玮,朱建华作者单位:齐鲁证券有限公司,济南,250061刊名:学海英文刊名:ACADEMIABIMESTRIS年,卷(期):2007,(6)引用次数:1次参考文献(3条)1.陈东券商应成为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主角20052.楚天舒.毛志荣美国、日本资产证券化市场比较及借鉴20063.桂水发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要点及管理2006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盛梓飞开放条件下企业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应用2007资产证券化早已不是新的概念,但将资产证券化应用于企业作为一种融资工具而形成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企业资产证券化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并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金融领域的学者们广泛关注。由投资银行推出的“企业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尝试,随着我国“莞深高速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的首次推出,一系列企业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相继实施,可以说,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已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列。本文选择了资产证券化作为企业一种新型融资工具这一视角,充分吸收了开放条件下国内外资产证券化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对企业资产证券化进行了理论研究。这将有助于管理层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对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实践起到指导作用,从而使企业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能得到更好的应用。资产支持证券产品作为新的金融产品的迅速推出,有利于吸收当前过剩的流动性,企业资产证券化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论文在对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后,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理论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应遵循的基本原理,并探讨了企业应该在何种条件下选择资产证券化作为融资工具,继而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对我国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进行了前景展望。一、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资产证券化的认识。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信用转换机制,通过资产证券化,使得公开资本市场取代了效率低、成本高的金融中介;资产证券化对企业来说是一个融资过程,对投资银行家们来说,是一项融资技术,而从整个金融领域的发展来看,它是一项制度创新。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也已由先期的分析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外部影响因素与实证研究,逐渐开始转向运用金融经济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探讨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内在动因等本质方面的内容。企业实施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包括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低成本的融资工具,能够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更好地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分配等。第二、企业资产证券化特有的交易结构问题。企业资产证券化有其特有的交易结构——各参与方是在何种交易制度安排下,实现以企业资产为标的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和企业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信托制度”不同的是,在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中,建议企业最好将基础资产打包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让给特殊目的载体,然后特殊目的载体基于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向投资者融资。“真实出售”将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防范违约风险。在交易结构中,基础资产的选择原理、基础资产的重新组合原理、风险隔离原理以及信用增级原理,也是本文所重点关注的。第三、企业融资工具的再分类和选择问题。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不同于传统的企业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工具出现后,企业融资工具有了重新的分类。根据企业融资过程形成的产权关系,资产证券化融资独立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根据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方向划分,资产证券化融资属于外部融资:根据金融中介机构是否参与融资过程进行划分,资产证券化融资是不同于传统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第三种信用制度,它是间接融资的直接化。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基础是被隔离的未来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其信用基础是企业部分资产的信用而不是整体信用;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既是对企业己有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又能在不增加企业负债或资产的前提下实现融资计划。而且企业资产证券化特有的交易结构和技术实现了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破产隔离,使企业和投资者可以突破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所形成的直接投资与被投资关系,在更大的范围内满足融资和投资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资产证券化在信用基础、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融资效率、投资者收益来源、对企业的约束控制、适用条件等方面与传统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存在明显区别,它己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上第三种主流融资方式。研究表明,在仅考虑风险和融资成本的前提下,企业将遵循留存收益转投资、商业信用、权益交易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的融资顺序;而在通常情况下,企业除留存收益转投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外,外部融资仍会遵循梅耶斯的优序融资理论,即先是申请银行贷款,然后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或附选择权的证券,抵押担保融资,最后才是资产证券化融资。第四、我国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在我国,如果要从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在法律、税务、信用评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法律方面,存在规范市场参与主体的法律缺失、特殊目的载体的设立与《公司法》有关规定存在冲突,以及如何实现“真实销售”等问题:在税务方面,存在资产证券化融资收益的所得税问题、资产转让的营业税印花税等问题;在信用提高方面,存在如何实现信用增级的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充分考虑企业资产证券化各参与方的利益,尽快建立起有关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有效促进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快速发展。企业资产证券化作为新的融资工具,由于其特殊的信用基础,将被广泛的运用于融资相对较难的中小企业;由于可证券化的资产的多样性,企业资产证券化将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基础建设项目、汽车租赁应收款等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领域。二、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一、研究角度。提起资产证券化,人们会把它等同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一直也主要停留在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本文将把视角延伸到鲜有讨论的企业资产证券化问题。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用于证券化的资产的范围也大大超出原有的信贷资产,扩大到“能产生可预期的稳定的现金流”的企业资产。企业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最大的不同在于各自证券化的标的资产不同:前者是项目的未来预期收益,而后者是现有信用资产或存量资产。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融资方式,当把用于证券化的资产转移向企业资产时,资产证券化也为企业提供了一条除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等传统融资方式的另一条融资渠道。不具备发行股票、不能达到发行债券条件的企业,只要具备“能产生可预期的稳定的现金流”的企业资产,就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研究企业资产证券化,意义重大。和信贷资产证券化一样,企业资产证券化同样具有交易结构等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将进一步清晰我国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企业融资工具的选择问题,明确企业开展证券化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政策层面上,可以为管理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依据;在操作层面上,为企业在特定的法律环境下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提供指导。第二、本文的主要观点。1、在开放条件下,国内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企业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它是一种全新的融资工具;它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使更多的公司可以突破传统融资方式下的约束进入融资成本较低的资本市场。2、企业资产证券化是目前我国企业广泛开展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高级形态,它具有自身特定的交易结构,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3、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独立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是不同于传统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第三种信用制度,它是间接融资的直接化。4、在通常情况下,企业外部融资仍会遵循申请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或附选择权的证券、抵押担保融资、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融资顺序。5、我国目前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资产证券化,还存在会计、税收等方面的问题,需建立、完善适应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的法律法规环境。6、企业资产证券化本身具备的特殊信用基础、融资成本低、融资效率高等特性,必然使得其应用于融资的各个领域。2.期刊论文李莉盘活企业资产的一剂良药--应收账款证券化-经济师2006(7)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是国际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之一,它不仅改变了证券市场的结构,同时也革新了企业的融资模式,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应收账款证券化作为资产证券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盘活企业资产,提高资产的运作效率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文章通过时应收账款证券化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和分析,认为应收账款证券化是盘活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的一剂良药,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策略.3.学位论文王晓珉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探讨2007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重要和最具有深远意义的金融市场创新之一,它改变了整个金融市场的面貌。国际学术界认为:21世纪经济最显著的三大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与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实现融资的过程。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金融资产的所有权可以转让,也可以不转让。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桥梁,沟通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流通。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国有经济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维护金融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资产证券化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已在欧美、日、韩、港等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以美国为例,至2005年年末,资产证券化产品余额已达7.9万亿美元,其中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达5.9亿美元,其他资产支持证券(ABS)达2万亿美元,市场大于美国国债市场(4.2万亿美元)和企业债市场(5万亿美元)。资产证券化这一重大金融创新,从国外传入到实践,经过了一个长期的酝酿过程,并得到了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到目前为止,我国目前国内环境已经基本满足资产证券化的要求,并进行了一些资产证券化方面的个案实践,形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两大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资产证券化这项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必将在我国取得大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分类、特点、参与方、交易结构和运作流程,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融资体制,明确了资产证券化包含的一个核心内容一基础资产的现金分析,三个基本环节一资产重组环节、风险隔离环节、信用增级环节的重要性,探讨了资产证券化的成本、风险和效应。接着,文章又介绍了国内外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比较各国发展的差异和相同点,揭示了国外发展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技术、制度和环境因素,提出了资产证券化突破模式的选择原则和可能形式,并以我国第一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一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和第一单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开展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一浦银建设专项计划为例,从产品设计、交易结构安排、基础资产的安排、回购方权利和义务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上述产品的特点,解释了资产证券化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体现了资产证券化在实务中的实践经验。文章最后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存在障碍和未来发展方向,对在试点阶段存在的监管制度、法律制度、会计制度等方面的障碍,进行了对策探讨,提出了发展思路,以适应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4.学位论文吴桂修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研究2007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全球金融市场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之--。我国在2005年11月以建行建元和开元一期为试点项目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正式实施,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项目进展举步唯艰,究其原因:除了市场因素,不乏操作风险的影响。为了让资产证券化各流程机构充分重视操作风险、感知操作风险,监管机构充分认识到证券化结构上的操作风险,本文基于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操作风险进行了风险识别、风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