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对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思考摘要:从事职业学校会计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学之初,应了解其会计教学的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某些会计学科实行模块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关键词:因材施教明确教学目标模块教学中等职业教育是在完成普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会计核算型人才和会计事务管理中专人才。因此,其会计课的教学工作不同于普通的学校也不同于其他专业,如果照搬普通学校或其他专业的教学模式,而忽略了会计职业教育的特点,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所以,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创设出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会计教学模式。为此,要求从事职业学校会计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学之初,应了解其会计教学的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一、根据教学对象,因材施教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于普通初中,成绩一般,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从主观上讲,这些学生通过初步介绍有想学习会计的愿望,也想学好会计。但从客观上讲,他们的学习有较强的盲目性,多数是刚开始学习会计,绝大部分学生是从来没有接触过会计,基础水平差,学习的方法不对头;最主要的是毫无社会经验,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这就使这些学生学习和理解会计的概念有很大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也有很大的困难。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目的上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他们到中等职业学校来学习,就仅仅是为求个文凭,和为了将来从事会计中简单的工作。二、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层次的人才”。其教学总体要求为“初步掌握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和要求,我们培养的中等职业会计专业学生应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又应具有较强的会计操作能力。一旦毕业,就能够在一般的会计岗位任职,而且要比同学历的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更能迅速地熟悉岗位,解决一般的会计难题,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我认为应在会计课程的设置、会计教学研究、会计教学方式及考核成绩方法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课程设置2会计专业涉及的学科很多,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流通会计、银行会计、成本会计、涉外会计、预算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多门学科。当然,让学生在短短的二年或三年时间内学完所有会计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此,课程设置应根据高职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学校应该有重点地选择学科,应结合专业特点、地方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先取。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分配在苏南城市和本地企业,在苏南城市如苏州外商投资较多,很多学生都在外企工作(或将来打算去外企工作),像去这样地区工作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设置涉外会计,以满足学生的工作或未来择业的需要,而对于一些在本地小城市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来说,外企比较少,就没有必要设置这一课程。另外,还有很多的学生将来会进入商业贸易流通为主的企业去工作,比如进入一些大型超市去工作,流通会计的设置就成为了必然。无论选择设置哪些学科,都要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沟通和协调配合的问题。为此,应在每开学初,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详细的教学计划研究,以确定每门课的教学侧重点,避免重复教学和教学遗漏。《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流通会计》和《财务会计》等在某些教学内容上都有雷同之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确定哪一部分归这一学科老师教授,哪一部分归那一学科教师讲授,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避免无谓的重复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烦躁。(二)教学研究每位教师都深知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并且会积极主动地从事教学研究。我这里所说的教学研究指的不仅仅是个体研究,而是群体研究。对于那些具有相同性质课堂教学内容的会计学科,应确立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定期组织本校教师和外聘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研讨,集思广益,互切互磋,每个教师通过与其他教师研究所得的结论来修正自己的教学程序和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有条件的教研组应组织规模的、定期的教学研讨会,详细而周全地对每一教学任务加以研究和探讨,得出共性的结论,教师再根据共性的结论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合理地加以运用。现代经济瞬息万变,会计理论和实践每年都在发展和演变。从93年会计度改革至今,会计准则和实务几经修正和发展,教师对新的会计信息的个体了解毕竟是有限的,因此,群体教学研究能为广大教师提供最新的会计讯息,并通过教师及时反馈给学生。(三)教学方式建议在某些会计学科实行模块教学。那为什么要进行模块教学呢?原因有以下几点:1、现有的教材体系根本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现有的中等职3业学校使用的教材杂乱,有的使用大专,甚至是本科教材,即使用的是中专教材,但绝大多数教材的特点是重理论、轻实践;偏重学科体系性要求,但重点不突出;强调适用所有学生的需要,对中专生的适用性不强,在学时安排上,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课时安排不尽合理。2、从现有的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来看,仍偏重于理论教育,能力的训练,处于从属地位,违背了职业教育的特点。3、从社会以及人才市场对中专生的要求来看,现在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强动手能力、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会计核算型人才和会计事务管理中专人才,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教学管理还不能做到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4、从教学方法来说,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绝大多数课程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5、现有的考核评价方法陈旧过时,不能适应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要求。所谓“模块教学”,就是先确立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将若干骨干专业课分解成若干模块,并且制定与模块有关的各类课程的内容、课时量、考核方法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会计课程都适合模块教学,模块教学比较适用于那些技术操作性较强的会计专业。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流通会计、涉外会计”等学科,而对于那些综合性较强、管理特点十分明显的课程,如管理会计等,目前来看不太适用于模块教学。每一模块可以设置模块代号、模块名称、能力培养目标、知识要求、授课方法、考核内容和成绩评定标准等具体环节。例如:《基础会计》课可以划分为五大模块理论教学和五大模块实训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模块分别为:会计基础理论系统、会计基本常识系统、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系统、会计帐、证、表系统、会计核算组织系统;实训模块分别为:填制原始凭证训练、填制记帐凭证训练、设置并登记日记帐和明细帐训练、编制汇总记帐凭证并登记总帐训练、编制会计报表训练。模块教学使教学目的明确,教学任务清晰,它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培养和知识的连贯性,比较适合成人职业教育的特点。(四)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那些操作性强的课程。会计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有较强操作性的学科,因此,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会计教学中必不可少。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教学内容不同,其所选择的电教媒体也不尽相同,这些电教媒体大致有录像带、光盘、幻灯、投影仪等。各个学校教师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合理地运用这些媒体,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模块教4学,就更离不开电教手段。教师将真实的教学内容和操作过程通过媒体完整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整个会计操作程度一目了然,印象就会极为深刻。另外,在学生模拟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生的模拟资料,将其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对他们自己操作的结果自己找问题,这比教师单纯地指出问题更能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革新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发挥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作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大环节。(五)考核方法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考核,应注意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机结合。过去会计课考核方式照搬普通高校,大多以试卷考试为主,对学生的评价仅以其已知程度为准,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在校各门专业功课全优的学生到了实际工作岗位却表现得无所适从,连一张最起码的支票都不会填写,我们的中等职业会计教育如果在现代的办学形势下,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将是我们中等职业教育极大的失败,这样的职业教育终将被淘汰。因此,依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学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会计教学考核应在理论知识测试的基础上,加大能力测试的比重(这时的能力指的是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模块教学的会计课,考试可分为两大部分,分次进行。一部分是理论考核,应占总成绩的60%~70%;另一部分是实训考核,应占总成绩的30%~40%。不设模块教学的其他会计课,应在考核中在分析、鉴定及解决能力上加大力度。如《财务管理》课可增加财务报告分析,《审计》课可增加审计案例分析等的比重。总之,在现代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只有把教学与实际工作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按照工作需要和社会需要进行教学,才能把会计专业的学生教会、教懂、教好。姓名:朱晓姝出生年月:1979.10职称:中学二级工作单位:江苏省姜堰市职业教育中心校联系电话:0523-5858846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