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所在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指导老师:朱黄莉小组成员:第十组全体组员小组负责人:王飞论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论文关键词:凯恩斯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论文摘要:《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认为,201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固定资产投资的驱动下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较为显著。在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剧。以数量控制,旨在吸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主导的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可见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面前,进行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非常重要。一、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一战后的1919年,道琼斯指数崩盘。1931年道琼斯指数又慢慢回升,1933年又因为房地产再次暴跌引起全球性的经济大危机。而在欧洲,德国因为一战战败,经济萧条,引起社会危机,最终导致NAZI主义(德国国家社会主义)上台;而在美国,罗斯福新政大量借鉴凯恩斯主义由政府主导投入货币购买股票托市,并大量投资基建,设立大量义工岗位,由国家出钱,有效地挽救了经济危机所导致的社会崩溃。希特勒的首席经济学家沙赫尔的做法也有着凯恩斯的影子,简而言之,就是大量借款,发展军工吸纳失业人口,并从德国央行大量提供再贴现给各类商业银行,鼓励人们消费。二次大战后,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夺取全球贸易结算霸权,并和黄金挂钩,凯恩斯主义开始占据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思想体系,强调经济危机时由国家主权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以挽救经济。二、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的基本内容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面临全面危机之时。凯恩斯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并非是听凭自身调节就可以自动正常运行的美妙机器。”因此资本主义的危机与失业是必然的。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凯恩斯的理论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论,主张国家采用需求管理政策,即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以此来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而需求管理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收放银根来调控;财政政策主要是采取增减税收和政府干预的政策,来刺激消费,提高有效需求,达到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目的。三、从我国看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应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1、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理论上看,控制总需求,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而财政政策的效果则是比较有限的。2、调整财政政策。应该充分利用财政收入这一较好的环境,进一步减少财政投资的力度,同时,加大支出结构调整,更加积极推进社保体系和支农政策,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社会公益性服务。3、扩大内需,改善投资结构。在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的同时,要大力改善投资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拉动作用。与此同时,在优化经济结构方面,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4、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在着力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参考文献:2011-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备注:第十小组成员——王飞、王巍、魏朝锐、文耀、李浩、刘浩、崔雨涵、李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