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了解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化•基本案例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不仅随着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而完成了理论范式的转换:从社会再生产理论范式转向宏观经济学理论范式;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波动起伏而展开和深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展,为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和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10、1中国宏观经济理论的探讨一、中国宏观经济理论范式的转换19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从社会再生产理论范式向宏观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转换。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了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开始了市场取向改革的中国之路。中国经济处于战略转型、体制转轨和结构转换之中。1984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和宏观失控,如何把握经济总量关系和进行宏观调控就成了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二、初步形成理论体系(一)转换过程中对宏观经济分析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讨论宏观经济学有自己特殊的角度、体系、概念和方法,在理论范式转换的过程中,对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讨论主要涉及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概念问题,总量平衡和总量均衡问题,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对象范围问题,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波动分析和增长分析、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问题。中国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围绕一个中心,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1、一个中心是为中国的短缺、通货膨胀与经济强波的特征、成因及对策提供一种理论解说。2、主线之一,是探讨如何构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中心是有关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方式的讨论。当时提出了“板块型”、“渗透型”、“笼鸟型”、“有机结合型”、“参数型”等不同模式。其中最具代表的有厉以宁提出的“二次调节论”,即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实施第一次调节,计划机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对资源配置进行第二次调节;魏杰从静态的角度考察了“参数型”间接宏观经济控制目标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的构成层次,又从动态角度揭示了宏观经济控制的实际过程,并讨论了相应的国民收入、产业、货币、财政、投资和消费政策。3、另一条主线是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特征与运行机制进行剖析。戴园晨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以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运动的考察为基础,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的现实作了深入的了解,描述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量关系和结构状况。符钢战、史正富和金重仁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研究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和作用机制,从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入手,分析了社会主义的总体运行过程,说明了总量和结构的交互作用,揭示了总需求膨胀的原因和过程,构造了一个社会主义宏观分析的基本框架。(二)理论体系的形成•1987年,吴晓求、陈元等撰文指出,以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基本内容的“紧运行”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并对紧运行的基本特征及阶段型特征、社会历史成因及运行机理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尔后,随着非均衡概念和制度分析的引入,这条主线的研究不断深入。樊纲、张曙光主笔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的出版标志着范式转换的完成。该书运用理论实证和矛盾分析法,从现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经济关系出发,通过分析各个行为主体的利益目标、行为方式和利益矛盾,考察了改革前后不同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各种经济变量的决定,系统地分析了总需求膨胀、短缺、通货膨胀、过度增长、结构失衡、经济波动和机制变迁等现象和问题,从理论上再现了公有制经济的矛盾运动过程。该书是把制度分析引入宏观经济分析的典型代表作。•《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从公有制经济关系的特殊规定性出发,指出了公有制经济的总需求具有扩张的内在机制,实际总供给长期偏离经济潜在总供给,总需求的扩张和总供给的低效率的合力必然形成总供求的缺口,在公有制条件下,经济增长不受需求的限制,短缺的压力导致经济过度增长,而过度增长又加剧短缺,从而出现“过热常态”。•后来,厉以宁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吴晓求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与杨瑞龙的《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等,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基本矛盾或特殊规定性出发,通过对客观存在的特殊利益矛盾及其经济后果的分析,探讨各经济利益主体的行为函数,来说明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宏观经济运行的非均衡特征以及实现配额均衡的路径。与此同时,刘树成、陈东琪等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分析手段,从长期的角度,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强波特征、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从政策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转变、经济运行机制和调节机制转换等方面提出了实现从强周期波动向常规波动转变的途径。自此,中国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初步完成。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又进入了新一轮的高潮。•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分别以刘国光、吴敬琏、厉以宁为代表的中国宏观经济学三个流派。他们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主张的差异如下:(一)稳健派•一是以刘国光、张卓元、陈东琪为代表的“稳健派”。在宏观调控的目标上,主张追求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形成一种“有限买方市场”的宽松环境,为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与结构优化创造条件。在政策取向上,主张“稳中求进”,既反对以通货膨胀的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又强调要防止通货紧缩对长期稳定增长的影响。陈东琪根据“宽松环境”和“稳中求进”的思想而提出了微调理论并将其系统化。首先,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操作要树立微调意识,用小调整代替大调整;在长期动态的角度看政府在干预中也要贯彻微调思想;要实现“双向微调”,政府要学会在经济的“惯性运动”中充分考虑被调控对象的预期行为,要注意预调节,要注意在进行客观调控时打提前量。(二)协调派和非均衡派的观点•二是以吴敬琏为代表的“协调派”,认为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必须协调配套。由于缺乏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条件和存在“市场失灵”,政府需要掌握足够的宏观(总量)调节手段,集中必要的宏观决策权力。在政策取向上,与“稳健派”相似,主张采取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营造一个宏观经济关系比较协调的良好的环境。•三是以厉以宁、萧灼基为代表的“非均衡派”。厉以宁以其“非均衡”理论为基础,在经济运行机制与宏观调控体系上主张由市场机制进行基础性的第一次调节,政府进行事后的第二次调节,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政策取向上,认为一定的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应主要通过需求管理政策优先解决失业问题。四、我国宏观经济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一)关于短缺与过剩的问题。(二)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三)关于通货紧缩问题(四)关于经济周期问题经济周期的特征有阶段特征、类型特征和波动特征。有人把中国的经济周期划分为复苏、高涨、收缩和停滞四个阶段。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运行存在五种状态,即过热、热、适度、冷、过冷。一般来说,每个周期都存在着热、适度、冷三个阶段,过热和过冷不一定会在每个周期出现。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类型从计划周期转向了市场经济的商业周期,但政府主导型,尤其是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影响还相当强大。中国改革前后的经济周期波动有很大的不同,已由改革前的“大起大落”型转变成改革后的“高位—平缓”型。§10、2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化•1978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随着中国经济的波动而不断的演变,并且中国宏观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为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工具除了西方经济中使用的常规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收入政策和汇率政策以外,还包括非常规性的工具,包括行政性政策工具,产业和区域性政策工具等。(一)常规政策工具1,财政政策(1)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就政策取向而言,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措施一般有增加税收和削减开支;就政策操作力度而言,是松紧适度的政策选择,既要治理通货膨胀,消除经济的剧烈波动又要保持住经济的适度增长,实现经济运行中的“软着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不是一味的削减支出,而是在适当增加收入的基础上,保持预算赤字水平不变或有所降低的前提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行政管理费等消费性支出,削减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这种转移性支出,增加有利于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术进步的财政投资。(2)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中国经济运行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施的,其主要意图是通过增债、扩支来拉动需求,推动经济的增长,其实质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3)稳健或中性财政政策“稳健或中性财政政策”是2004年5月,中央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而采取的,其主要意图在于既要防止经济过热又要避免经济过冷,经济增长既不走上过度扩张的道路,又不致于陷入过度衰退的境地。“中性”是指财政政策在总量上既不扩张也不紧缩的一种定位,它是总量控制下的结构性调整,对有些项目降低、放缓支持或不支持,对有些项目继续支持。中性财政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松有紧、松紧适度的政策。对一些消费热点和投资重点要继续支持,对过度的低水平重复投资要“削峰”。坚持上下微调,松紧适度。中性财政政策既不给经济运行施加扩张性的影响,也不施加紧缩性的影响,它的作用体现在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对社会总供需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的正面的刺激作用,中性财政政策不但不是“不作为”,而是大有作为。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的目标由“双重目标论”(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演变成“单目标论”(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开始是贷款规模,后来货币供应量取代贷款规模。(1)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2)稳健的货币政策。(3)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我国先后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三种不同的搭配方式。3、就业和再就业政策4、收入政策5、汇率政策6、非常规性的工具非常规性的工具包括行政性政策工具、产业和区域性政策工具等。(二)其它政策性工具:§10、3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主要体现在六次宏观经济调控上,其中最主要的政策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后来的收入政策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大致可分两个阶段:(一)1978年—1991年为第一个阶段,即对传统计划经济改革阶段,中国经济处于短缺状态,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采用的主要是行政和计划办法,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在这一阶段,针对1978—1981、1982—1986和1987—1991年三次经济波动,进行了三次宏观经济调控,采取了1979—1981年的调整、1985—1986年的紧缩以及1989—1990年的“治理整顿”和“双紧”政策。(二)1993—2004年为第二阶段,即市场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短缺经济逐渐结束,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过剩,既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又存在通货紧缩的可能,政府的宏观调控由原来的以直接的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发展成为以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政府投资等直接手段,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越来越大。其间经历了1993—1996年的通货膨胀,1997—2002年的通货紧缩,以及2003—2004年的局部过热,相应的也进行了三次宏观经济调控,相继采取了1993—1997年的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1998—2003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2004年以来的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二、中国历次宏观调控和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经验教训第一,针对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同问题区别采取不同的宏观调控措施。1993—1996年的宏观调控主要针对经济的全面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性政策;1998—2002年的宏观调控是针对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出现的通货紧缩,采取了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而对于20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