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_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数学【参考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9教学设计方案_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数学【参考4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教学设计方案_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数学【参考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数学【第一篇】教学目标:认知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2、会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难点: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具准备:钟表、活动钟面、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2/191、师:同学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你喜欢他们吗?(课件出示哆啦a梦小叮当及其伙伴的图片)你知道吗,大雄听说中国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所以特别想来中国游玩。他呀就缠着小叮当带他来中国玩。其实,小叮当也非常想来玩,但他担心大雄那爱惹麻烦、没时间观念的毛病,所以他想先考考大雄。聪明的同学们你有没有勇气跟大雄一起来接受小叮当的考验?生:敢。2、师:你能根据图片及内容及钟表的信息说出它所代表的时刻吗?(课件展示图片)①小学生升国旗(钟表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生1:时间是8点;生2:时间应该是上午8点。(师板书)师: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生:上午8点,因为如果只说8点的话,不明确,还会让人误解为晚上8点的。②小朋友吃午饭(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12);生:中午12点。(师板书)③小朋友晚上睡觉(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生:晚上8点。(师板书)师小结:像这种采用0——12时来计时,并且需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的计时法,是人们在平常表示时间时所经常采用的,所以叫做“普通计时法”。师:大雄终于如3/19愿以偿地和小叮当一起来到了中国。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多媒体播放cctv-1新闻联播的片头背景音乐)生:中央新闻联播的音乐。师:那你们知道中央新闻联播首播是什么时间吗?生:7点;生:不对是晚上7时。师:对,是晚上7时,你对知识掌握的真扎实。师:同学们刚才是用听的,那想不想看呀?(放映中央新闻联播片头)生:想。师:同学们,注意看,为什么电视右上角显示的时间是19:00呢?生:19:00就是晚上7时。师:噢,原来同学们都知道19:00就是晚上7时。那下面大雄碰到的难题,同学们就能帮上忙了。2、师:原来大雄从新闻中看到了神七升天,宇航员遨游太空的壮观景观,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便来到了北京天文馆参观。天文馆还有非常好看的科普电影放映,可把大雄高兴坏啦。:00后,糊涂啦,是什么时间呀?同学们,你能帮帮他吗?生:是晚上(师板书)师小结:像这种不用加文字说明,只用数字0——24时表4/19示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普通计时法与其相对应的24时计时法,你发现了什么?请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可以借助于纸制钟面模型。小组内展开交流与讨论。3、小组代表发言。(选择有代表性的发现)生1:我们发现,钟面一共有12个小时,但是一天是24小时,也就是说从午夜12点、凌晨1时、2时、……早上7时、8时……中午12时,钟表时针走了一圈;继续下午1点,也就是13时,下午2点是14时,依此类推,赶到晚上12时,也是24时,或是第二天的0时。所以钟面的内圈时数与外圈时数总是相差12小时;生2:由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只需把下午1点后的时间小时数加12就变成了24时计时法。简单说就是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只把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加12;生3:由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关键是看前面的时数,如果时数大于12,就减12,变成普通计时法里的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师:同学们总结的规律太好啦,这样来记就很容易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转换啦。4、师:表示时间人们多采用这两种计时法,你喜欢哪一种?5/19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有所好,只要有合理的理由,老师都应当予以肯定。这两种计时法,各有优劣,在生活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大都采用24时计时法的。5、练习。大雄听了同学们的解释后也恍然大悟。这不他还主动要求小叮当出题考考他呢。1题是考查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2题是考查24时计时法转换为普通计时法。小组讨论后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得到如下方法。1、钟表演示:利用表面模型,拨动指针,得出从8:30到16:30,时针共走了8个格,所以时间是8小时;8:309:3010:3011:3012:3013:3014:3015:3016:306/198小时2、线段图法:3、分段法:解:16:30就是下午4:30。从上午8:30至中午12:30是4个小时,再从中午12:30至下午4:30是4个小时,所以共计4+4=8(小时)4、算一算:解:16:30-8:30=8(时)答: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是8小时。注意:本题中有一知识点“时间与时刻”的区别,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视本堂课中的学习现状,机智处理。问:为什么算式中单位名称是“时”,而答题中是“小时”呢?变式练习:师:大雄看到咱们同学们对一个问题可以想出这么多好的方法,可佩服你们啦,本题设计的意图是:当出现了分不够减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来计算时间段的问题,难度较之上题有所提升。小组讨论完成。四、练习巩固,应用知识。师:大雄在玩的同时跟咱们同学学到了这么的知识,他可高兴啦,他还用这一节课学的知识为自己写了作息时间表呢。作息时间表7/197:00起床7:30上学11:30放学13:30上学16:00放学18:30晚餐20:30睡觉看了大雄的作息时间表,同学们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做事效率呢?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份“一日生活时间表”;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希望你们都做一个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好孩子。板书设计: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时间段的求法1、钟表演示;2、线段图法;3、算一算;4、分段求法。上午8:008:008/19上午9:009:00上午10:0010:00中午12:0012:00下午1:0013:00下午3:4515:45晚上7:0017:00晚上8:0020:00教后反思:教授完《24时记时法》一课,看到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觉得效果还算理想,回想这一节课准备的全过程,有成功也有不足。首先,我说一说成功之处。1、创设新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整堂课的设计以哆啦a梦和大雄两个小学生特别喜欢的形象来贯穿,可以让学生保持较持久的注意力。另外设计学生先“听新闻”说时间,再“看新闻”定时间,使学生出自内心地感到“24时计时法”产生之必需,激起了内在的学习动机,于是,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课。2、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来看,处理还是不错的。“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基本上能理解两种计时法,但对于它们之间的互换欠缺熟练,原因在于学生还未探索出二者之间转换的规律,如若教师给出,相信学生印象较浅,同时也会丧失掉一个让学生9/19主动探究的机会,所以将这个问题放给小组内解决,让他们在组内充分的交流,结果学生竟想出了好多二者转换的小窍门,有些竟然是我这个老师也未曾发现的。“时间段”的求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我仍然是采用“小组自主互助学习”的模式,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能想出多种解法的,仍然是优秀生占据主导作用,但是,正是基于小组互助学习的模式下进行,所以更能发挥出“生带生、生教生”的最大优势来,同时又会让这些优秀生们吃得饱。3、从练习的设计上看,巧妙、开放。1、每个练习都设置在情境之中,生活化,让学生感觉到这是在“玩中学”、“做中玩”;2练习,多变,步步为营,由浅入深,解决方法也多样,给学生创造的、发散的空间。4、信息反馈,机智调控。在将问题抛给学生后,教师并不是旁观者,我深入到他们之中,随时收集他们的反馈信息,并机智地采取措施,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如当学生在回答中出现“时刻与时间”这二者概念的不清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一信息,并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尽管这一知识在我的备课中是没有设计上的。再有,这节课也有如下不足之处。1、从新课标的角度看,我觉得本课联系生活不够。24时记时法本来就来自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24时记时法。本课在联系生活上不够,只停留在报纸、电视10/19节目单上,应多给孩子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可以多搜集资料图片等,展示给学生看,如邮电、通讯、运输等。2、备课预设不足。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同时也是我自身的失误就在于“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上。对于“时间和时刻”的不同,这对学生来说理解比较困难,需要较多的时间来讲解,因此在备课时,我并未将它做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所以在备课时并未花时间做充足的准备。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了二者的混淆,尽管我也及时地把握住了这一信息,并做了点拨,但是出现了失误:8时是时刻。细细想来8时有时可以看作是时间,也可以看作是时刻,这要取决于它所处的具体情境。之所以会出现失误,原因就在于自己备课的不充分。我会牢记这一教训,永远提醒自己。总之,这节课的收获还是不少的,结合上面的反思,进一步深化。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数学【第二篇】整个教学流程以书虫闯关的形式展开,每一关的内容如下:读下列词语:季羡林水浒传彭公传绿林好汉三侠五义11/19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1、这课文写了什么?2、这课文与其他课文比较,有什么不同?3、说出文中你最感兴趣或不明白的地方。1、书虫鉴定会:季羡林和苗苗算不算书虫?在文中找出理由。2、这两个书虫有什么不同?1、通过学习课文,你觉得采访要注意什么?2、如果让你采访一位作家,你会提出什么问题?1、想对小苗说些什么?2、想对大树说些什么?3、想对自己说些什么?1、采访一个想采访的人,写下采访记录。2、凭想象写作者与书中人物的对话。这一设计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发,每一教学环节目标明确,各环节之间层次明显。但这样的设计也是一把双刃剑,若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强,则可以生成许多精彩;若无法应对自如,课堂就更显机械与生硬。执教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睿智的教学技能,透过课堂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能看到一种东西在支撑着整个课堂,那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内化的理念在课堂中纯熟运用,整节课犹如李老师自已的说的那样:如茉莉,看起来12/19平淡无奇,闻起来幽香缕缕,回味起来余香袅袅。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数学【第三篇】小雨沙沙本课第二课时西师版小语教材第一册第84页1、能正确、连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将创设的情境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体验春天的美丽。3、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情景,产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可以背诵课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师: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你们想看到美丽的春天吗?(想)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沙沙的春雨!(课件)雨点儿落下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春雨的诗歌《小雨沙沙》(课件点题、齐读课题)。2、巩固生字认识还有几位好朋友,也和春姑娘一起来到了我们这儿。看看还认识他们吗?13/19课件中认生字(抽生认读:雨、沙、点、园、儿、乐、得、张、巴、尾),注重学生纠错!二、课文学习1、抽生读,了解学生情况。看来,同学们已经把生字朋友牢牢地记住了。谁来读一读课文,让我们再看一看,大家读书的情况!(抽生读)哪位小朋友的字音读得更准、课文读得更熟!谁再来读一遍!你认为他读得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