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例【精编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例【精编4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例【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首先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各个方面。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2,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行交往,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并追寻与实现价值增值目标的过程,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价值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系统进行的教学认识和师生交往的活动,但是,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价值目标则规定与制约着教学认识和交往活动的性质、方向及质量要求,十分重要。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主要表现在:在具体课程目标上,改变传统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课程结构方面,改变传统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开设综合课程,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其形式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二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自1999年提出后一直提的都比较火热的事件,虽然它在考试过程中出题不是很多,但是每年都会有涉及新课改的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它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扩充内容: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课程结构具有什么特点呢?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新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和探究。4、哪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和学校。而人们呼之欲出的教育改革,也必然要顺应当代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作为父母,我们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点。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以及改革后的环境中,怎样与潮流互动,才是最根本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三篇】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全国38个县、区进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分层推进,滚动发展。当然,这是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在教师资格考试的过程中呢,主要涉及的是以下的六个方面,考试主要以主观题的方式去出题,比如材料题:某教师做法不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你去评价,或者简答题的形式……那接着就由我跟大家聊一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方面吧!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实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以下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注意这点在以后面试过程中体现比较明显,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以前是二维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现在是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注意以前的学科界限分明,现在倡导全方位发展人才,也就是说你在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情怀。例如语文《望天门山》一诗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很好的体现了物理的相对运动,体现了人文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打破了学科本位的思想。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意以往的知识,会脱离生活实际,而现在社会需要的是能学以致用的人才,而非纸上谈兵的稻草人。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向学生举例子,举生活当中会出现的实例!!!来证明你教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积极主动地去学习。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注意以往的学习是你学你的,我学我的,学生之间缺少交流,这就忽视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德育工作!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是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合作促成的,那么如何培养呢?德育!就从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过程去培养!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注意以往的课程设置的好坏主要是依据中高考或者说各种考试来评判的,而现在的课程设置主要是看对学生能力、品行等的培养起了多大作用。比如一堂体育课,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动作技能,但学会了团结同学,这也是一种好的课程设置。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注意以往是国家教材一统天下,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就像标准件儿一样,毫无个性可言,也不能体现地区发展的差异性。所以现在推出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通过这种形式来丰富学生的视野,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比如长春版的美术教材里面就有堆雪人的手工类课程,而人教版同样的位置,是泥塑。虽说注意事项等大同小异,可长春版的地方教材更具特色,易于被当地学生接受。总之很好的理解各种课程设置对于教师资格考试可以说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加油努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四篇】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21年,我国基础教育宛如一艘满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大船,高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鲜明旗帜,沿着立德树人的航道扬帆前行。这其中,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肩负更加艰巨的使命担当。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理所当然地成为年度基础教育“一号工程”。“双减”不啻为深化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行动宣言,也无以替代地成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在历经20年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之后,课程教学改革又一次开启了激动人心的再出发。而这一次再出发承载的核心关切与追求的实践效应是:通过守正创新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改革,充分释放并发挥课程教学作为育人核心载体的强大功能,努力让学生享有高品质的学习生活。2021年,这些政策值得关注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2021年3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实施、评价结果运用、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明确了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让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环节中来。2021年6月教育部印发《〈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组织保障、督导评价、工作要求等5个方面作出部署。2021年7月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等19个部门建立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重点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论与实践贡献、方法论、理论品格、历史地位5个方面对进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体系化凝练,分学段、学科专业提出了融入要求,明确了组织落实的指导性、操作性意见。2021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要求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2021年9月1.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印发《第40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2.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这是首次就“党的领导”相关内容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作出的整体设计。2021年11月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2021年,我们站在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制高点让学生过上“学习的好日子”追溯过往20年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成效不容置疑,成就蔚为壮观。但如果聚焦其中的问题,则颇具意味深长的警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视太功利,更严重的是大家都知道这种状况是不对的,但又在沿着这条路走,越陷越深,越深越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一深刻论断表达了总书记对教育的核心关切,也足以引发我们追问:素质教育提出20多年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许多中小学生学习和成长方面的问题不容乐观。如果学生的学习沦落到只为赚得分数而拼搏,只为提高成绩而加码,只为考试升学而竞争,那么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价值在哪里?生活的质量在哪里?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又何以实现?令人振奋的是,“双减”对这种追问做出了“硬核”表达。作为本年度最重磅、最震撼的改革主题,“双减”直面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击学生“太苦太累”这一突出问题,直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育人目标。“双减”文件的出台,引发一波波发人深省的强劲追问:为什么办教育?究竟办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办教育?“双减”文件的贯彻落实,也发出一连串耐人寻味的坚定号召:要让人民因教育而享受美好生活,要让教育有效培育一代代学生,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实上,“双减”也正是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断与核心关切,彰显了遵循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精神的坚定立场和行动自觉。“双减”让我们坚定地走上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制高点——让学生过上“学习的好日子”。《决议》里特别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以《决议》精神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毫无疑问,让学生过上“学习的好日子”应是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我们确需深问:让学生过上“学习的好日子”究竟意味着什么?20年来,课程教学改革始终秉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但我们的课程教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彰显了这一理念呢?2021年,我们踏上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课程教学当以立德树人为魂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有一段重要的阐述:“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