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实践•T、G、M是药,C、I是药引,宏观经济政策是药方。•第一节概述•一、政策目标–(一)充分就业–(二)价格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二、政策工具:达到目标的手段•三、政策及理论的演变–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目标之一充分就业•1、失业:–(1)含义: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处的状态。–(2)分类:•A、自然失业:在经济的动态变动过程中,由于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包括•B、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有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C、周期性失业: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属于非自愿失业,存在于经济周期的衰退与萧条阶段。•D、隐蔽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所处的就业状态。其边际生产力为零。–(3)影响:•A、对个人•B、对社会•2、充分就业:几种状态自然失业•摩擦失业:信息不畅通或者获得信息花费的成本较高,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在寻找工作•自愿失业:求职性失业,劳动者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性别结构)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失业。•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受季节变动的影响引起的失业。•古典失业:由于工资刚性(工资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所造成的失业。此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失业对个人的影响•自愿失业,带来闲暇享受或者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非自愿失业,使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不同事件引起的紧张感(美国)事件紧张程度事件紧张程度配偶死亡100解雇40入狱66学业不良被迫辍学37失去工作49孩子离家29亲密朋友死亡47工作条件变化20失业对社会的影响•政府要增加福利支出,造成财政困难•影响社会稳定•使实际GDP减少充分就业•(1)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2)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允许自然失业存在•(3)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政策工具•(一)需求管理:管理总需求–1、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AD不足–2、代表:凯恩斯–3、目标:治理失业和通货膨胀–4、工具:财政与货币政策•(二)供给管理:管理AS–1、源: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2、工具:•(1)收入政策:控制工资与物价•(2)人力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3)经济增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三)国际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阶段•(一)20世纪30年代~二次大战前夕:试验时期–理论依据:《通论》–目标:摆脱危机–最成功的例子:罗斯福新政(newdeal)•(二)二次大战后~20世纪60年代末:新时期–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官方经济学”–目标:充分就业与经济繁荣–工具:财政与货币政策–案例:1944年英国《就业政策白皮书》/1946年美国《就业法》•(三)70年代初~1992年:第三阶段–理论依据:自由放任思想复兴,凯恩斯主义失宠–目标:四个–特征:经济政策自由化与多样化,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并存–典型:1978年美国《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里根经济学•(四)1993年~2000年:克林顿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疑似”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