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导入新课:企业、个人、农户及其它经济组织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个量;国民经济则是由无数个微观主体组成的有机整体,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总量。考察企业、个人、农户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方式,目的在于揭示经济个量的运行特征及运行规律。考察社会总供求等经济总量指标的变化,目的在于说明宏观经济运行的条件及规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分析社会总供求的矛盾运动,帮助学生认识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特征与规律,了解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意义、目标、手段和政策。教学重点与难点:1、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含义2、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不平3、宏观调控的手段及政策第一节政府与宏观调控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一)社会总供给及其构成社会总供给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总量。社会总供给构成=国内供给+国外供给国内供给:本国生产可以享受到的最终产品与劳务。国外供给:国外生产或提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即进口总值(二)社会总需求及其构成社会总需求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和。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国外需求投资需求:一定时期通过货币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的需求消费需求:一定时期通过货币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及劳务的需求,又称消费支出。国外需求:一定时期海关统计的出口总值,又称出口总值。(三)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不平衡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基本平衡或均衡的态势,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即: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求的不平衡:即总供求的失衡,包括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过剩经济)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短缺经济)二、政府与宏观调控(一)政府为什么要介入市场1.弥补市场缺陷2.提供公共产品3.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及公共目标的实现(二)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1.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3.管理国有资产4.调节收入分配5.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三)政府宏观调控目标1.基本目标社会总供求的平衡2.具体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政府宏观调控手段1.计划手段概念:国家通过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调节。特征:宏观性﹑战略性2.经济手段国家通过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从而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特征:间接性﹑短期性﹑滞后性﹑后果的不确定性3.法律手段概念:依靠国家的法权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特征:强制性﹑相对稳定性﹑明确规定性4.行政手段概念: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通过颁布命令﹑规章﹑制度﹑条例﹑指示﹑规定等形式直接指挥国民经济活动。特征:强制性﹑纵向性﹑速效性第二节宏观调控政策一、财政政策概念: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调整总需求﹐达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财政收入:为各级政府收入的总和,包括税收、公债和罚没等收入。财政支出:为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政府支出的项目主要有:防务和安全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国债利息、公共卫生和保健、职业训练和教育、环境保护、公路和住宅、农业、空间研究等财政政策工具国家预算国家信用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税收二、货币政策概念:中央银行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利率﹑汇率﹑信贷规模﹑货币发行﹑外汇管理﹑金融法规条例等工具﹐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以达到在币值稳定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的目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利率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结合紧缩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结合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相结合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相结合三、产业政策(一)产业政策的概念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二)产业政策的内容1.产业组织政策是根据规模经济效益规律的要求,建立适度的生产规模,保护竞争防止垄断。2.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结构优化或合理化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