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知识重点1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宏观: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分析有其微观基础;*微观经济学的一些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宏观经济学。(2)宏微观经济学的不同分析方法*微观:个量分析法*宏观:总量分析法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一、GDP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家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1.一国……*国土原则:GDP*国民原则:GNP(GrossNationalProduct)*NOKIA(北京)--中国的GDP,芬兰的GNP*Haier(美国)--美国的GDP,中国的GNP*GNP+国外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取得的收入*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取得的收入-国外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2.……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或一个季度,不涉及过去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二手货)。*不是销售的(存货)在本质上,总产值等于产量乘以市价,这与销售收入的概念相同,但后者需要交易达成才能产生,总产值则与是否能卖出无关3.全部……*经济中生产的在市场上合法出售的所有商品注:GDP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东西(如:毒品)4.最终……*中间产品:用来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最终产品:由消费者消费的产品。例如:某企业用纸生产贺卡。*中间产品:纸*最终产品:贺卡5.物品与劳务……*GDP既包括有形的物品(食物、衣服、汽车),又包括无形的劳务(理发、清扫房屋,看病)6.……市场价值的总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知识重点2*最终产品的价值用货币加以衡量*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例如家庭内的生产和消费)*可以利用下式计量GDP:二、GDP的缺陷GDP是一个有用的指标,但不是一个完善的指标:*GDP没有包括在市场之外经济活动的价值,因此低估了一国经济活动的社会价值;*GDP没有考虑经济活动对人们生活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因此高估了一国经济活动的社会价值(如闲暇、污染等)。三、GDP和GNP的关系*统计原则不同,GDP是按国土原则进行统计,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为本国公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GDP;GNP是按国民原则进行统计的,指常住居民,包括本国公司以及常住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计入GNP。*二者都是以货币而不是实物作为计量手段,通常是美元。*二者都是流量而不是存量,都是时期指标,而不是时点指标,所以通常以一年进行计算的。*以现行价格计算的,等于最终产品和服务与其现行价格的乘积,既反映了实物的变化,又反映了价格的变化;实际是剔除价格因素,以不变价格计算,如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二者的联系:GDP=GNP¡ªNFPNFP(netfactorpaymentsfromabroad)是国外要素支付净额,是指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它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3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一、支出法*理解要点:谁购买?各支出多少?*GDP的构成:GDP=C+I+G+(X-M)*详解1.家庭的消费支出(C)*耐用品(汽车和电视)*非耐用品(食物和衣服)*服务(理发和医疗)注:不包括建造新住房,这项支出在投资中核算2.企业的投资支出(I):*企业固定投资*居民住宅投资*存货投资=意愿存货+非意愿存货注:1.宏观经济学中投资仅指实物投资;2.投资是一个流量,而资本是一个存量;3.总投资(I)=净投资(In)+折旧(d);4.意愿存货:为顺利销售而必备的存货,非意愿存货:存货中除去意愿存货以外的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知识重点33.政府的购买支出(G)例如:*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向公务员支付的薪酬等注:GDP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支出(失业保险、退伍军人抚恤金、老龄及残疾人补助金)4.净出口(NX):*NX=出口(X)-进口(M)总结:二、收入法1.要素提供者的收入:(1)雇员收入:为别人提供劳动。(2)利息收入:资本所有者的利息收入(3)租金收入:出租固定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2.业主收入:自我雇佣的企业主的收入3.企业经营者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分配前的股息、未分配利润4.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transferpayments)5.折旧(depreciation)工资*工作的酬金*津贴*福利*社会保险税租金*出租房屋*出租土地注:自己的房屋通过估算租金计入GDP利息*个人从企业获得的因资金借贷所产生的利息净额注:不包括*个人之间、企业之间、政府之间因借贷关系而发生的利息*由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利润*非公司企业收入:合伙企业和个人经营企业的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未分配利润间接税*货物税、销售税等注:1.对商品和劳务征收的税;2.直接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知识重点4折旧*折旧:已经消耗掉的资本额。总结:按收入法核算: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间接税+折旧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除了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外,宏观经济学中也使用其他指标来测量国民收入,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所有的生产活动。“某年某国产出多少?”2.国内生产净值(NetDomesticProduct)*含义:一国一年内扣除折旧后增加的最终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构成:NDP=C+In+G+(X-M)*与GDP的关系:NDP=GDP-折旧因为:In=I-折旧3.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含义:一国一年内各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全部收入*构成:NI=工资+利息+地租+利润*与NDP的关系: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1.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构成产品价格,但不成为要素收入。2.政府补助金:不列入产品价格,但成为要素收入4.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含义:一国一年内个人得到的实际收入的总和。*与NI的关系: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与企业对个人转移支付+利息调整*利息调整:(1)消费者个人之间借贷关系产生的利息:由于甲的利息收入是乙的利息支出,二者互相抵消,不计入GDP;但它是债权人的个人收入,所以要计入。(2)政府支付给居民的公债利息,构成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PersonalIncome)*含义:个人收入减去按法律规定应缴纳的所得税以后的金额。*与PI的关系:DP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主角:居民户厂商*支出=C+I*收入=C+S*储蓄-投资恒等式:I=S2.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知识重点5*主角:居民户厂商政府*支出=C+I+G*收入=C+S+T*恒等式I+G=S+T→I=S+(T-G)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3.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主角:居民户厂商政府外国*支出=C+I+G+(X-M)*收入=C+S+T,可得(1)I+(X-M)=S+(T-G),表示私人国内总投资+可支配的外国资产=私人储蓄+政府储蓄;(2)I=S+(T-G)+(M-X),表示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第六节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核算——解决GDP“是什么”、“是多少”*国民收入决定——解决GDP为什么会这样*“简单”——考察“两部门”、“产品市场”*本章假设:1.需求不足,经济低于充分就业2.价格不变,经济主要是数量调整3.利率不变,货币市场不影响商品市场4.投资是自发投资,投资与国民收入和利率无关。第一节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设:1.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户部门,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部门,还假定企业投资是自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2.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应量二、均衡产出的概念*(一)均衡产出*又名:均衡国民收入,和总需求相一致的均衡产出或收入。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的意愿支出。*(二)模型*1.列表法*2.公式法:Y=C+I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知识重点6*3.图解法(1)45°线法(2)储蓄恒等于投资法均衡国民收入表三、投资等于储蓄*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y。由于E=c+i,y=c+s,则i=s*注: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储蓄。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本节重点:*消费函数:C=C(y)*储蓄函数:S=S(y)*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是表示支出和影响支出的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影响消费支出中最重要的是可支配收入。所以C=F(DI)*在短期内,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居民的消费支出也是增加的,表现为一种稳定的趋势,但居民的消费支出增加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因变量——消费,自变量——DPI、DPIe、P、生命周期、消费意识、利率、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等等。(一)一般表达式:c=c(y)*1.Y与C正相关*2.APC与MPC(1)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ofConsumption)APC=c/y(2)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ofConsumption)MPC=∆c/∆y=dc/dy(二)线性表达式1.诠释:c=α+βy*α—自发消费,不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纵轴截距*β—MPC,直线斜率*βy—引致消费,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2.APC与MPC*APC=c/y=(α+βy)/y=α/y+β=α/y+MPC*(1)APCMPC*(2)α/y→0,所以APC→MPC短期消费曲线的特点: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知识重点7*第一、可支配收入存在着一个收支相抵的水平。APC=1。*第二、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上,消费支出<可支配支出,这种被称为正储蓄,APC<1;在相抵水平以下,消费支出>可支配支出,称为负储蓄,APC>1。*第三、消费支出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其增加幅度<可支配收入增加幅度。0<MPC<1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的影子*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表示储蓄量和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由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来储蓄,因此一旦消费函数确定,储蓄函数也随之确定。*表达式:y=c+s→s=y-c→s=y-α-βy=-α+(1-β)y(二)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平均每单位可支配收入的储蓄量。APS+APC=1。*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增加一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储蓄量。MPS+MPC=1。*APS=s/y*MPS=∆s/∆y=ds/dy=1-β*APS=s/y=[-α+(1-β)y]/y=-α/y+(1-β),所以,APSMPS短期储蓄曲线的特点*第一、当S与横轴相交时,C必与45线相交。因DI=C+S,当S=0,C=DI。*第二、S上任一点纵坐标必然等于45线纵坐标与C的纵坐标之差。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2.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和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