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的现实问题及推进路径高地建设关键在于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为此,应从顶层规划、特色发展、评价赋能三方面打造高地,推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区域特色“引领发展”。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的现实问题当前各“双高”院校已全面落实高地建设任务,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高地建设定位有所偏差、内容有待明确、效果评价不足等问题,给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挑战。(一)高地建设定位有待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缺乏统一通用的高地建设标准或指导方案,已出台的《意见》中仅对高地总体改革发展任务进行了阐述,明确高地总体定位,但缺乏对高地建设目标、具体任务、建设成果等方面的具体性规定和合理性论证,在建设过程中各区域对高地建设内涵理解不统一,部分地区强调高地“成果产出定位”而相对忽视“人才培养定位”,导致定位有所偏差,人才培养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另一方面,区域政府“元治理”统筹规划职能未有效发挥,缺少对本区域产业发展定位、高地建设定位、高地发展趋向的统一规划,各区域高地标志性成果同质性内容较为明显,缺乏区域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展现和地方特色示范。(二)高地建设内容尚需进一步明确,德技并修类型育人过程发展难以平衡一是体现在高地建设内容不明晰。通过梳理197份自评报告的文本内容发现,各“双高”院校高地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与“双高计划”其他任务建设的标志性成果重合率较高,包括标准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等各个方面,涵盖面广但建设内容重点不明晰。二是高地德育建设力度和效果相对薄弱。各院校基本上都强调了技术技能培养方面的内容,形成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但在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方面的标志性成果建设相对薄弱。如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这一标志性成果建设有待进一步增量和增效,在197所建设单位中仅有4所院校入选,其中3所为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1所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数量较少;且各院校在案例总结方面多强调德技并修的形式和最终效果的描述,对于德技并修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路径方面缺乏典型经验和具体模式阐述。(三)高地建设成效尚待进一步展现,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区分不够清晰一方面,缺乏对高地建设绩效指标的统一规定,当前各高职院校强调短时期、高绩效产出“多而广”的指标成果,相对强调以成果产出数量/获取率等硬性指标来展现成效,且各建设单位对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两者区分不够清晰,在自评报告填报过程中“数、质”指标内容交叉较多,很难在建设单位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和绩效管理,且难以凸显技术高地的“质量”引领支撑价值以及“高”“强”内涵特征。此外,从标志性成果总体均值来看,高职建设成效呈现出院校间有所不均衡的问题。197所“双高”院校标志性成果总数量为6172个,总体均值为31.33个,其中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效益显著,标志性成果总体均值为49.59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相对不足,标志性成果总体均值仅为24.08个(具体见表2)。另一方面,对高地建设较为成功的实践模式缺乏具体分析,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实践案例等区域性、特色性内容总结提炼不到位,难以为区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模式与实践经验。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的推进路径高地建设关键在于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为此,应从顶层规划、特色发展、评价赋能三方面打造高地,推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区域特色“引领发展”。(一)顶层规划:行政引导规划区域高地建设具体任务和发展趋向建设定位决定着建设方向,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的关键。一方面,顶层规划,建设我国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引领样板”。国家层面要发挥统筹规划、政策供给、工作指导、过程监督等宏观管理职能,顶层规划高地建设目标、重点任务、重要成果、发展趋向等,做好高地建设的统筹和保障工作;地方政府要充分落实各项政策规定,分解细化各项任务指标,列出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和成果清单,具体推进高地建设工作落地实施。另一方面,系统推进,强化“政校行企”部门协作。要发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在高地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全方面、多形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行指委在专业目录、教学标准等制(修)定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人才培养各项标准制度;强化企业、科研机构、民间资本等多元主体参与,借鉴现代社会多元共治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高地建设新格局。(二)特色发展:立足区域发展特色打造高地育人内容和推广模式高地建设就是要发挥地方特色优势,立足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形成比学赶超、相互促进、交相辉映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格局。一是立足地方、对接产业,精准打造高地特色育人内容。一方面,要精准把握地方产业升级发展定位,基于地方优势引领建设特色育人内容,如以杭州为代表的环杭州大湾区建设,可立足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方面的产业基础与行业优势进行特色人才培养等;并按照东部提质培优、中部提质扩容、西部扩容提质的总体原则,引导其往地方产业、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倾斜,探索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德技并修类型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地一策、分区推进”的高地建设格局。另一方面,要分领域进行高地建设专项协作,以专业领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为基础进行多区域、人员交流、研究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在德技并修、标准制定、制度创新、课程教学创新等关键改革中共建共享特色人才培养经验。二是以点促面、示范推广区域高地建设模式。一方面,各地要打响亮点突出、重点清晰的高地建设“强品牌”,高职院校要注重梳理凝练高地建设相关实践创新案例、成果经验、观察思考等,明确高地建设的目标、主体、内容、路径、创新与亮点、辐射区域与领域等内容,形成一批可示范、可借鉴、可辐射的高地建设模式、机制和经验。另一方面,各地也要探索创新因地制宜、渠道多样的高地建设“宣传册”,将高地建设推广作为“双高”院校高地建设重点之一,通过专题会议讲座、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会等多种活动宣传推广区域高地建设模式,构建以“双高计划”院校为龙头引领、区域内高职院校系统推进、中高职院校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高地建设大格局。(三)评价赋能:量质分类并举实现高地建设过程评价和结果展现高地既要重视典型案例与模式推广应用,也要关注高地建设评价指标的完善,基于量质结合的全过程监测预警提升高地建设成效。一是明确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内涵,处理好标志性成果与整体建设成效之间的关系,量质并举进行高地成效评价。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的附件1《双高学校建设数据采集表》三级绩效指标基础上,可进一步明确高地建设任务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其中数量指标可作为衡量“双高计划”院校自身的高地建设任务标志性成果增量,展现高地的“高”与“强”;将得到国家认可或为经济社会做出直接贡献的支撑引领、柔性特色类指标划归为质量指标,反映高地总体引领水平和类型特色,以清晰详尽的评价指标促使高地建设成效可示范、可测量、可比较,使得“双高计划”建设任务能够有效验收。二是创新“双高计划”建设情况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一方面,要基于“双高计划”检测平台对“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常态化监测与趋势化预测,包括实施部门/人员责任、资金预算及使用、绩效指标与标志性成果目标值达成、项目建设佐证材料等内容与任务相关联,以数据化、可视化的动态检测对高地建设现状进行规范分析与趋势预测。另一方面,应利用全过程监控数据的迭代更新对建设过程进行预警反馈,对于绝对数量增量少、相对成效增幅慢的建设任务进行及时预警,并以“建设任务情况预警报告形式”通知到相应负责人,实现短期绩效与长期监测相结合、近期动态与远期效果相参考的全链路数据驱动描述与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持续优化和提升高地建设质量。三是建立健全评价结果诊断与持续改进机制。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可基于国家“职教大脑”智慧系统等平台,将本次中期绩效评价结果以可视化、可对比的形式呈现在平台上,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双高计划”整体建设情况,对比分析高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推进全国高地建设一盘棋;另一方面,各建设单位可通过在目标、功能、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建设成效进行横向结果比较,精准定位自身建设短板,强化从验收到诊断的评价需求转向,面向未来终期高地建设进行持续改进和重点突破,推动“双高院校”能够有目标方向、有绩效指标、有潜在成效的打造高地品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