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国际经济协调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加强对了经济生活的干预,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能够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同时,它也大力支持本国垄断组织加快对外扩张,在海外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扩张的过程中,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这就需要国家出面进行协调,从而出现了国际经济协调。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二节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第三节国际经济协调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组织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从而保证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深的产物。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牢牢地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国家通过庞大的财政支出和政策措施,直接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对社会生活各方面进行调节;国家以政治、经济等手段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以保证私人垄断资本的国外经济利益。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发展上的连续性经济调节的全面性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垄断组织的支持建立国有企业,收购面临破产的私人企业,将有利可图的国有企业廉价卖给私人经营;通过国家订货和采购,为垄断资本提供资金和市场;为垄断资本提供优惠贷款、补贴和税收减免;支持垄断资本争夺国际市场;通过国际经济协调,为垄断资本对外扩张创造条件。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各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说明必须借助国家力量来干预经济;某些大型工程项目的开发、公共事业的投资、重大科研项目的进行需要国家给予支持;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经营管理的局限性发生矛盾,客观上需要凌驾于私人企业之上的国家出面调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国家进行干预;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矛盾的激化要求国家出面进行干预。第二节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西方国家大多信奉自由竞争和自我调节,政府很少干预经济。大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单靠市场自由竞争并不能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也不能解决就业问题,而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和调节,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逐渐体现了出来。一、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理论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基本上是依据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制定的。而70年代“滞胀”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束手无策,而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逐渐占了上风,成为西方国家的政策理论依据。(一)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1.经济理论:一个国家的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而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构成的。由于所谓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单靠市场自发起作用,必然出现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的现象。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经济就得不到发展,就业问题也无法解决,因此必须要国家进行干预。2.政策主张:征收累进税和遗产税,使收入有利于穷人的再分配;扩大政府财政支出,以弥补私人投资不足,从而扩大就业。(二)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1.经济理论:在国民收入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是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对经济的影响力不大;从长期来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消费倾向不是递减而是递增,有效需求也会扩大,可以使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MiltonFriedman1912-2.政策主张减少国家干预;稳定货币数量的增加;实行所谓“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货币政策内容:把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手段,由政府公布一个每年的货币增长率,并在较长时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货币的增长率应当同生产发展速度相适应,使长期内的平均物价水平保持稳定。(三)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1.经济理论:生产的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有效使用;要增加投资和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必须有各种刺激并消除障碍。RobertMundell1932-2.政策主张:大幅度降低个人和企业纳税的税率;取消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劳动和商品市场上的竞争;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货币的增长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减缓政府预算支出的增长速度,逐步实现预算平衡,削减社会福利支出,降低税收负担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二、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一)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二)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1.财政政策增加和缩小政府的支出;调节税收政策;运用公债手段;2.货币信用政策调节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影响货币供求数量;推行公开市场业务;变动存款准备金比例;扩大抵押贷款和消费信用,支持建筑业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需求。3.收入政策限制工资,工资上涨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产业政策对一定时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先后发展次序、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等提出设想;采取财政、金融、投资、技术、地区发展、进出口等诸多措施,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5.实施指导性计划计划的制订•国家对整体经济提出重点发展要求和目标,以及政策手段;•计划期限包括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计划。实施计划的政策措施•增加或减少投资以影响企业;•增加或减少税收以影响企业;•以关税和非关税优惠保护出口创汇企业和项目;•国家增加对计划内重点项目的科研投资。6.重视经济立法,以法规规范经济行为总体经济发展的立法;针对某些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和事业的立法;调节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立法;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立法等;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了健全的经济法律体系,以规范经济活动。7.国家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通过贸易谈判,突破对方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通过对外援助或贷款来带动商品、劳务输出;通过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争夺国外市场。商品倾销是指出口企业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抛售商品。外汇倾销,也叫外汇贬值,即降低本国货币同外币的比价,使本国出口商品在外国市场上按照外币计算的价格下降,以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扩大出口。三、西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1.减少政府干预,强调市场机制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鼓励企业竞争和创新2.实行税制改革3.紧缩财政政策4.调整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组织和产业地区调整四、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影响(一)国家推行反周期政策,减轻危机的严重程度。在经济萧条阶段,采取扩大政府开支、减免税收、放松银根、刺激消费和投资的政策措施;在经济高涨阶段,则采取相反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经济的打击,周期的四个阶段,特别是危机阶段和萧条阶段区别也不大。(二)国家扩大采购和社会福利开支,有助于缓和各种社会矛盾。通过财政支出,扩大采购,有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采购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进一步扩大了商品市场;对缓和生产与市场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通过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对缓和各种社会矛盾起到重要作用。(三)国家计划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大量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经验及现代化的科学手段,保证了国家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实施中根据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计划,保证了良好的政策效果。(四)灵活的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压力减小。(五)国家对科技、教育大量投资,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六)国家宏观调控的局限性宏观调控不能阻止周期性衰退,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延缓经济危机的爆发;长期干预经济导致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现象;国家用于武器采购的财政开支大幅增加,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第三节国际经济协调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以及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日益增多和复杂化,在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国际宏观经济调控,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更加有效的经济协调机制。而全球经济调控只靠一国或几个国家是很难实现的,必须采取多边协调行动和措施,才有可能缓和各种矛盾,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一、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各国政府和国际经济组织是国际经济协调的参与主体;稳定和促进国际经济发展是国际经济协调的目的。国际经济协调是指世界各国政府为了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并促进其发展,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和调节的政策行为。(一)战后初期-70年代初期国际经济协调建立与起动时期;西方各国建立了一系列超越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这些机构从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利益出发,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二)70年代初-80年代初世界经济转向全面动荡和国际经济协调频繁的时期;西方国家普遍陷入滞胀的困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秩序陷入混乱和动荡,汇率波动频繁,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非关税壁垒层出不穷,严重妨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三)80年代中期-至今以世界经济多极化为基础,以西方大国为主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多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时期。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多边协调的重要组织形式;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国际金融领域成为国际经济多边协调的焦点。二、国际经济协调的动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中出现的危机和冲突;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竞争加剧。三、国际经济协调的经济效应积极作用a.减轻各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b.缓和各国经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c.抑制了通货膨胀的发展;d.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局限性a.缺乏约束力和彻底性;b.缺乏公正与平等性;c.目标与效果非趋同性;d.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e.首脑会议政治色彩多于经济。2010首届沃特金融峰会本次论坛以“变化中的世界,变化中的中国”为主题,旨在探讨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美元大崩溃》作者彼得-席夫演讲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货币角度来看,美国都是一座不可靠的空中楼阁,虽然外表极为华丽,但却毫无根基,而且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坍塌。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元发生严重贬值,国内制造业让步于非出口的服务业。时下的美国将面临一场经济风暴,这源自联邦、个人和公司债务的不断膨胀,储蓄的严重不足,美元的贬值,以及国内制造业的衰退。书中详细阐述了导致美国经济崩溃的原因所在,并讨论了如何做好自我保护以及在之后的经济重建中如何获益的各种措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帮助投资者避免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并从中获利。美国迟早要出现经济崩溃。这可能是突发性的,也可能是渐进式的。不管是哪种形式,美元和美国经济崩溃都将不可避免地冲击全球经济。但这只是暂时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世界经济的蓝图将清晰地呈现出来:全球购买力最终转移到生产性国家。彼得·D·希夫,资深的华尔街预言家,尤以对股市、商品、黄金和美元表现的准确预测见长。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希尔森雷曼公司,后于1996年加盟欧洲太平洋资本公司,2000年成为该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