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下西部地区新经济增长点的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加强经济协作促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有序转移——新形势下西部地区新经济增长点的探索作者:第六期西部地区领导干部培训班三组作者单位:刊名:国家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CHINANATIONALSCHOOLOFADMINISTRATION年,卷(期):2009,(5)引用次数:0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谢丽霜.XIELi-shuang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商业研究2009(1)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于优化西部投资和产业结构,缩小东西区域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产业转移与环境风险之问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机制,随着东部投资和产业转移项目的持续进入,西部一些地区已经面临着环境恶化的现实压力.为促进产业转移的健康有序发展,西部地区必须将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纳入其产业承接战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随之攀升的污染不致突破西部环境容量阈值.2.学位论文盖克鹏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2009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东亚经济腾飞的过程中,贸易的自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功不可没。五、六十年代,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大力扶持以日本为首的亚洲国家,大量的移植其国内的成熟工业,并一直相对开放地保持其对国内市场的开放状态,日本借此机会实现了国内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并于20世纪80年代末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70年代,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利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浪潮,实现了经济的飞跃。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逐步融入国际市场,通过积极吸引外资,参与国际分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取得了长足稳定的发展。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开放始于东部沿海地区,一直以来重点也在东部地区,从此东部地区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中央政府通过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外贸等一系列全方位的优惠政策使东部地区自身的区位、产业、人才、贸易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沿海各省区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吸引了大部分的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通过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积极吸收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东部地区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东部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其经济与产业成就构成了全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代表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带动了全国的现代化进程,东部地区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步伐,推动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008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经济衰退正在席卷全球,世界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于中国来说,东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同时近年来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开始面临资源匮乏、市场饱和、工资上涨、投资回报率递减等问题,使得东部的部分产业必须顺应发展的趋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提高东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而对于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来说,则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晚,不仅资源、要素成本等比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投资环境也在逐步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弱势正在减弱,优势正在加强。本文的关键内容在于分析东部地区产业西移的推动因素,即通过对比分析东西部地区在能源、矿产资源、劳动力成本、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差距和东部地区产业调整的因素,得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并就如何承接产业转移给出了自己的几点对策建议。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第二章: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及效应。介绍了产业转移的内涵、规律、条件、诱因等内在机理,分析了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地和转入地的经济效应。第三章: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意义。分别从东西部各自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对东部地区的重要意义和对西部地区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东部地区产业西移的推动因素。本章通过对比东西部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数量,分析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对比分析东西部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得出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分析东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等经济指标,得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处于升级阶段,产业有向外转移的客观要求。第五章: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与路径分析。本章针对了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障碍,给出对策建议。选定西部地区最大的三个城市:西安、成都、重庆,分析了以西安为核心的大关中地区和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地区作为产业承接第一梯队的原因,并对以后的发展给出了政策建议。第六章:研究结论与不足。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3.期刊论文王海霞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商业时代2009(3)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东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负面影响.如果忽略了这些负面影响.非理性的承接转移产业,西部将难以在产业竞争性对接中取得预期的成效,甚至会延缓西部的发展.只有有针对性地采取趋利避害的对策,才能使西部地区更科学地应对产业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4.期刊论文李俊林.LIJun-lin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6)在阐述产业转移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对策.5.学位论文谢景星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对策研究2007国际产业转移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长期趋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有较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巨大市场、国家宏观政策和西部各地区优惠政策的支持,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吸收随之而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将大大提高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下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特点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论文主要分两部分进行分析。第一,分析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外部机遇。首先,分析了国际产业对华转移的新趋势,东部资本对西部地区跨区域投资及其趋势。其次,探讨了西部地区利用FDI的情况。主要采用了横向比较法分析了西部地区利用FDI方式的转变,在研究历年利用FDI变化趋势时,则主要采用了纵向比较法。第二,对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首先主要从区域、产业与企业三个层面来分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内部经济环境。其次,对西部地区引资过程中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问题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及思路,提出了以下几项对策: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产业集群水平与产业配套能力;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加速国企改革;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招商;创办中外合资银行。6.期刊论文史耀媛.张秀君.SHIYao-yuan.ZHANGXiu-jun产业转移: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思考-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同时也是其承接转移产业的过程.在承接转移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应处理好国际转移产业与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关系及本地区城乡产业转移问题,不断进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主导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7.学位论文王金彪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研究——以云南为例2008随着我国加入WTO、实旌西部大开发战略、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以及中国和东盟关系的进一步推进,区域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学者们的关注。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移动的现象。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是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产业转移不仅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也发生在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内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本文主要就后者进行研究。就我国西部地区而言,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吸收随之而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将大大提高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本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第二章是引用陈刚和刘珊珊合写的《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按照移出方和承接方的角度介绍产业转移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三章构造了产业转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说明,这也是本文的第一个创新点。第四章利用上述模型,对云南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从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资总规模、来源地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的密集类型、投资的分布特点、转移的规模、转移方式等7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个创新点就是发现云南承接的产业转移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第五章研究云南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主要对云南承接的产业转移为什么是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第六章是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模型提出了相应地解决对策。8.期刊论文张秀君.史耀媛关于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思考-理论导刊2005(3)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同时也是其承接转移产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部地区应处理好国际转移产业与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关系及本地区城乡产业转移问题,不断进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主导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9.期刊论文尹秀娟.YINXiu-juan青海在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与滞后性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与西部其他省市比较,青海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滞后性,表现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小、比重低;投资项目少,质量差,缺少大型跨国公司.其原因在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差,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科教与创新能力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不具有区位优势;市场化水平低,地方政府服务水平与意识落后.10.学位论文刘修军区域产业转移与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2009中国地域辽阔,各区域之间由于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制度变迁等各种原因,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中国这个处于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经济差异的负面影响尤其不可忽视。区域产业转移历史表明,无论是国际范围内的产业转移还是国家内地区间的产业转移,都顺应了一个规律,即产业总是由发达地区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顺序向落后地区转移,这充分说明产业转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产业转移同时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调整,在现实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区域内部来说,它是促进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力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从区域间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它更是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双赢的有力手段。本文以西部地区为例,以产业转移的理论分析为切入点,回顾了区域产业转移的历史进程及介绍其发展趋势,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分析,并结合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在全国产业梯度中的地位,对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定位。结合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及限制因素,指出了西部地区各省市区承接产业选择及调整方向,并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给出政策建议。本文用整体和部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西部地区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产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克服了只重整体,不重部分的弱点,使政策建议更具有现实意义,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链接:下载时间:2010年3月23日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