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韩春丽2013年7月讲解内容第一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体系构成第二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概况第三篇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容讲解第四篇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第一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体系构成两点:(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构成(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构成(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构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通用的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12年4月1日起施行)第二层次:特殊行业财务制度:目前为止一共出台了10个行业制度。具体包括:1.《医院财务制度》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3.《高等学校财务制度》4.《中小学校财务制度》5.《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6.《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7.《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8.《体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9.《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10.《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28个行业(1)教育(2)科研(3)文化(4)卫生(5)体育(6)新闻出版(7)广播电视(8)社会福利(9)救助减灾(10)统计调查(11)技术推广与实验(12)公用设施管理(13)物资仓储(14)监测(15)勘探与勘察(16)测绘(17)检验检测与鉴定(18)法律服务(19)资源管理事务(20)质量技术监督事务(21)经济监督事务(22)知识产权事务(23)公证与认证(24)信息与咨询(25)人才交流(26)就业服务(27)机关后勤服务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构成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会计法》第二层次: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三层次:会计制度:1.通用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年1月1日起施行)2.特殊行业会计制度:具体包括(1)《医院会计制度》(2012年1月1日全国施行)(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2011年7月1日起施行)(3)《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10个。第二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概况讲五点:一、修订背景二、修订原则三、修订过程四、新旧主要变化一、修订背景1、适应财政管理改革的需要2、配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实施的需要3、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二、修订原则一是,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二是,考虑多方会计信息需求三是,与财政改革政策相协调四是,与财务规则修订相协调五是,服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六是,着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三、修订过程充分准备:2007-2011加快推进:2012年全年6月底前6月底后发布:2012.12.19财会〔2012〕22号四、新旧主要变化全面修订:篇幅、结构、内容1、协调增加了财政改革会计核算内容2、创新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3、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并入会计“大账”4、着力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5、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6、突出强化了资产计价和入账管理7、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8、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和结构(一)扩大了准则的统驭范围(第三条)现行准则仅统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准则将统驭范围扩大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二)首次确立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第四条)新准则首次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第四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三)重新界定了会计基础(第九条)旧准则第十六条仅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适用对象,规定其“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新准则第九条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同时还规定“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四)首次建立了“费用”要素(第十条)考虑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些采用权责发生制,有些采用收付实现制,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非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为增强准则统驭性,新准则将旧准则中的“支出”要素修改为“支出或费用”要素。(五)首次提出了六个质量要求(第十二条至第十七条)新准则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对原可靠性、及时性、可比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原则要求进行重新表述和排序的基础上,增加了“全面性”要求,强调“将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此外,考虑到事业单位并无自行根据业务事项的重要性而调整会计报表格式的权限,从而取消了旧准则中的重要性原则。(六)新增了“在建工程”资产类别(第二十一条)新准则在非流动资产项目构成中新增加了“在建工程”。这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全面性要求,为各会计制度将基建项目并入会计“大账”提供了依据。(七)统一了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一般原则(第二十二条)适应统驭范围扩大的新定位,也考虑各会计制度的具体情况,新准则不再对各会计要素所包括的具体项目的确认计量原则(交由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规定,而是统一规定了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新准则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计量。以支付对价方式取得的资产,1、应当按照取得资产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2、按照取得资产时所付出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价值等金额计量。取得资产时没有支付对价的,1、其计量金额应当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2、没有相关凭据的,其计量金额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3、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所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八)首次引入了折旧和摊销要求(第二十三条)新准则规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从而对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真实反映资产的消耗水平提出了统一要求,有利于为加强资产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行公共产品或服务成本核算提供信息支持。(九)调整了净资产项目的构成(第五章)新准则适应统驭范围扩大的新定位,对各会计制度净资产构成中的共性项目作了规定,其中:1、适应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增加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项目,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2、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修订相协调,将原“固定基金”修改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十)首次引入了财务报告概念(第八章)借鉴企业会计改革和国际惯例,新准则引入了“财务报告”概念,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或收入费用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并完善和统一了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构成及列报格式。1、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上,为了增强报表结构的合理性,明确资产负债表由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大要素构成,不再包括收入和支出。2、首次引入了流动性分类标准,对资产和负债按照流动性进行分类(第十九条和二十五条)为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开展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财务风险等的分析和评价,新准则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统一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相应地,旧准则中的“对外投资”也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3、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中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这一变化兼顾了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体系更为完整,以满足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第三篇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容讲解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第一部分总说明共有10条说明:(简单讲)一、制定的目的及依据二、适用范围三、基建投资会计核算问题四、会计核算基础五、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问题六、会计要素的规定七、运用会计科目的相关规定八、编报财务报表的规定要求九、其他会计工作要求十、新制度施行时间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1、列示5大类共48个会计科目。2、会计科目编号变化:(1)总账科目:原为3位数码,改为4位数码;(2)明细科目:共规定了6个一级明细科目,并加以编号,共6位数码。3、编号规律: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一、资产类11001库存现金91215其他应收款21002银行存款101301存货3101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11401长期投资41101短期投资121501固定资产51201财政应返还额度131502累计折旧120101财政直接支付141511在建工程120102财政授权支付151601无形资产61211应收票据161602累计摊销71212应收账款171701待处理资产损溢81213预付账款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二、负债类182001短期借款192101应缴税费202102应缴国库款212103应缴财政专户款222201应付职工薪酬232301应付票据242302应付账款252303预收账款262305其他应付款272401长期借款282402长期应付款三、净资产类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293001事业基金303101非流动资产基金310101长期投资310102固定资产310103在建工程310104无形资产313201专用基金323301财政补助结转330101基本支出结转330102项目支出结转333302财政补助结余343401非财政补助结转353402事业结余363403经营结余373404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四、收入类384001财政补助收入394101事业收入404201上级补助收入414301附属单位上缴收入424401经营收入434501其他收入五、支出类445001事业支出455101上缴上级支出465201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475301经营支出485401其他支出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一、资产类二、负债类三、净资产类四、收入类五、支出或费用类一、资产类:【1001库存现金】(原:101现金)主要变化:1.现金溢余或短缺的账务处理:(1)发现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部分,借:库存现金贷: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借:库存现金贷:其他收入(2)发现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其他应收款贷:库存现金◆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经批准后,借:其他支出贷:库存现金【101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原:103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201财政应返还额度】主要账务处理:1、日常核算(1)财政直接支付时(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借:存货等相关科目贷: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2)财政授权支付时(根据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使用额度时:借:存货等相关科目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提取现金时:借:库存现金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年终结余资金的处理(1)财政直接支付时(预算指标与当年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2)财政授权支付时(预算指标与当年实际支出数的差额,根据未下发的额度)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