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主课人:课题自我万花筒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40分钟授课班级高一年级人数37活动背景自我认识是中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高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的矛盾时期,此时他们的自我认识基本成型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弹性。对自我的探索偏向内部深化,不再满足于外表,兴趣爱好这些,而是转向性格,气质等较为本质的心理特质。本节课以周哈里窗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主题活动“在万物中找自己”,借助“他物”暗喻的方法,认识自身特点并挖掘其积极的品质;通过“背后留言”,了解他人对自我的评价,缩小自我盲点。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品质,为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做好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自身的特点,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思考他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的区别;了解周哈里窗模型,从多个方面认识自己;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互动,从不同途径认识自身特点,并挖掘其积极的品质;通过思考分享,调动学生外在行为的积极性;通过学习周哈里窗模型,学会客观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品质,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从不同的途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难点:合理自我评价和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品质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游戏互动法第2页教学准备PPT课件,便利贴37张教学流程备注一、击鼓传花:“我”的代名词(5分钟)师:同学们好!首先我们先来一个游戏开启今天的心理课堂。这个游戏叫做“我”的代名词。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进行,S型传递魔方,音乐停时拿到魔方的同学就需要说出一个可以表示“我”的含义的字或词。想不出来的同学会有小小的惩罚。现在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思考。生活动。师:在刚才这个游戏中有很多字词可以代替“我”的含义,但是“我”本身却是实难以代替的。那么怎样才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认识自我”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二、头脑风暴:在万物中找自己(10分钟)师:相信很多同学都思考过“我是谁”这样的问题。那么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带着这个的问题一起进入我们的第一个活动“在万物中找自己”现在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思考:选择三样外在的东西(比如动植物,物品,或者小说动漫中的虚拟人物,范围尽量放的广一些)来代表你的特点,并写在纸上,待会请同学分享。格式:我选择......代表我的第一个特点,因为我......我选择.....代表我的第二个特点,因为我......学生分享(7分钟)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选择的代表物都非常生动有趣。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你。这些都是我们对自己的评价,那么他人眼中的自己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进入我们第二个主题活动:他人眼中的我。三、他人眼中的我(15分钟)待会每个人背后都会贴有一张便利贴,请同学们在班上寻找三位同学在背后写下对你的评价,同时也可以去给其他同学写评价。设计意图:自我反省是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他物暗喻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发散思维,调动学生外在行为的积极性,增加活动趣味性。第3页注意: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将便利贴撕下来。评价要真诚,认真,不能用侮辱性的言语,因为我们一些话可能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必要的困扰。(5分钟)师:活动结束,我想先问同学们几个问题?①这个活动中你邀请了哪些同学帮你写的评价呢?是平时关系很好的、很熟悉的同学还是平时接触很少的同学呢?为什么会这样选择?②当你在为其他同学写评价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当其他同学在你背后写下评价时,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③现在同学们可以看你背后的留言,并与第一个活动自己写的特点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享)教师:为什么有些同学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不一致的呢。四、如何认识自我:周哈里窗模型(10分钟)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周哈里窗模型。这是心理学家鲁夫特和因格汉提出来的。周哈里窗展示了关于自我认知,行为举止和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之间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前提下形成的差异,由此分割为四个范畴。师:第一部分是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称为“开放我”,也叫设计意图:他人反馈是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设计意图:学习周哈里窗模型,全面地认识自己。第4页“公众我”,属于自由活动领域。比如我们的性别、外貌,还有某些可以公开的信息,包括婚否、职业、工作生活所在地、能力、爱好、特长、成就等。第二部分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却知道的部分。称为“盲目我”,也称“背脊我”,属于盲目领域。这可以是一些很突出的心理特征,比如有人轻易承诺却转眼间忘得干干净净;也可以是不经意的一些小动作或行为习惯,比如一个得意的或者不耐烦的神态和情绪流露,本人不觉察,除非别人告诉你。第三部分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与“盲目我”正好相反。称为“隐藏我”,也称为“逃避我”,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隐私、个人秘密,留在心底,不愿意或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实或心理。身份、缺点、往事、疾患、痛苦、窃喜、愧疚、尴尬、欲望、意念等,都可能成为“隐藏我”的内容。第四部分呢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有待挖掘和发现。通常是指一些潜在能力或特性,比如一个人经过训练或学习后,可能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师: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如何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学生分享。师:①增加自我暴露,缩小隐藏我,让对方了解自己更多一点。诚实坦率地与对方分享信息。②缩小未知我,扩大开放我,提高他人对自己的反馈程度。这也能够提高沟通的有效性。教师总结:在调查中发现我们很多同学是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多时候,可能会因为说者无心的一句话而伤心难过好几天,特别是一些亲密的朋友、老师和家长的话。但是他人给我们的评价并不都是准确客观的,他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开放的我和盲目的我。有时他们给我们的评价也仅仅是通过一件事情,较为片面。这些评价并不一定代表我们长期稳定的特征。第5页通过今天的课程,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缩小未知我,扩大开放我以及发展潜在我,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