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建循环型岛屿建设环境友好型景区——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的建设蓝图与进展薛东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2004年10月,鼓浪屿被确定为福建省级循环经济实验区,其目标是把鼓浪屿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循环型”岛屿。鼓浪屿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鼓浪屿素有“海上花园”之美称,是一个蜚声世界的风景名胜区。由于鼓浪屿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条件,使鼓浪屿发展循环经济具备许多优势:一是拥有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没有工业企业和大型污染源;二是具有较独立的地域条件,开发建设活动少;三是经济实力持续增长,各级政府对鼓浪屿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四是居民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积极的参与性。但是,鼓浪屿在如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也面临着不少困境:一是资源对外依赖度大,二是环境基础设施滞后,三是维持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鼓浪屿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之矛盾的重要途径。同时,发挥鼓浪屿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为厦门市、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的建设蓝图1、基本思路循环经济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解决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所存在的物质、能量不平衡的流动关系问题,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循环的角度看,主要包括能量的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在能量利用方面,一是要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需求;二是要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对岛外的依赖度。在物质循环方面,要通过建立高效的垃圾源头分类、分拣系统,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物流的循环。据此,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的建设思路概括为:实现一个目标,即建设“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抓住两个领域,即“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服务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居民消费系统”;构建四个系统,即“环境友好行为的培育”、“能源管理”、“固废管理”、“水资源管理”;达到五个目的,即“提高物质再利用与再循环”、“提高能源效率及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环境意识和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和丰富文化内涵”。2、总体目标-2-以政府为主导,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制定和积极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景区的政策、法规和制度,通过建设若干重点示范工程,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建立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循环型景区发展模式。鼓浪屿环境友好型景区将达到以下具体目标:◆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在居民生活和旅游服务业中,普遍形成节水、节能和节材的资源节约行为;提倡避免过渡包装,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减少废物产生的环境友好行为。◆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得到广泛利用,不断从废弃物中挖掘再生资源。◆按照“相对集中、就近处理、方便回用”的原则,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完善,岛内生活污水全部处理达标,并使大部分中水回用。◆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和资源回收利用的运行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将产生的垃圾得到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理;实现有机垃圾“零排放”,即不向自然界排放。3、阶段目标近期目标(2005~2007年)——加强宣传教育,建设循环经济宣传长廊,把岛内的社区和学校都创建为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提高社区居民的循环经济意识;推广应用节水、节能技术与设施,建设污水处理与回用系统,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构建支撑循环型景区的基础设施体系;探索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景区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初步形成循环型景区的管理体制。中远期目标(2008~2015年)——鼓浪屿居民、单位普遍形成节水、节能、节材、减少垃圾产生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应用,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建设完善的中水回用系统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系统,实现污水和有机垃圾“零排放”;引导游客能自觉地进行文明、环保的旅游行为,充分吸纳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政策体系,保障循环型景区的高效运行,使鼓浪屿不仅是蜚声国内外的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国内仅有的循环型岛屿。4、主要指标根据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提出鼓浪屿近期和中期的资源效率指标、环境保护指标、绿色管理指标,见下表。-3-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主要指标主要指标近期(2005~2007年)中期(2008~2010年)资源效率指标能源消耗量降低10%降低20%新鲜水用量保持在稳定水平保持在稳定水平中水回用率60%90%固废资源回收利用率90%95%可再生能源比例5%环境保护指标污水处理率80%100%固体废物处置率100%100%区域环境噪声≤55dB≤55dB绿色管理指标政策法规体系探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或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吸纳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政策体系环保投入占GDP比例≥3%≥3%循环经济的社会认知率≥80%≥90%鼓浪屿建设循环经济实验区的初步成效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的建设,在省、市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来的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1、循环经济意识逐渐提高在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过程中,认识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为提高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一是提供信息交-4-流平台。在鼓浪屿游客集中上岛的轮渡广场,利用电子大屏幕,向居民及游客提供有关循环经济信息,引导游客开展生态旅游,自觉形成环境友好的旅游消费方式。二是分散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在污水处理站、节水、节能设施、太阳能照明等示范项目的地点,展示各种循环经济技术和理念。三是宣传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知识。向岛上居民、单位及游客分发节水、节能、垃圾分类倡议书,进行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现场咨询,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四是深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在鼓浪屿龙头社区创建全国“绿色社区”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提高环保意识与创新环保机制结合,创建绿色社区与构筑和谐社会结合,立足现在与着眼未来结合”的路子,为发展循环经济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2、节水节能工作初见成效(1)在节水措施方面首先,在单位、居民中树立节水意识,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减少浪费达到节水目的。其次,安装各种节水设施,如,逐步普及各种节水龙头、节水马桶,节水卫浴设备等。目前,已完成近1000户居民家庭节水马桶的安装改造工作,岛上18座公厕均进行了节水改造,单位节水改造工作也在进行。再者,鼓浪屿的井水资源非常丰富,充分挖掘利用现有井水进行绿化浇灌、冲洗马路和景观用水,已完成了体育场、马约翰广场、小浪荡山广场、四厂绿化及康太小区等地段的井水利用工程。(2)在节能措施方面近期主要是提高节能意识,普及绿色照明和简易节能设施。宣传节能知识、节能实例与节能效益,调整一些简便易行的生活细节;普及绿色照明,安装各种适用的节能设施,如,高光效、长寿命、显色性好的电光源、灯具、镇流器及调光控制设备,电器待机开关、温控开关等电器附件;政府机关带头节能,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目前,利用太阳能的节能示范工程已投入使用,安装了26盏太阳能路灯,改造了2部太阳能电瓶车和1个太阳能宣传廊;结合风貌建筑的修缮,推广使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在原有夜景工程基础上,启动了旅游主干线和周边建筑物LED夜景工程,从各方面推进了节能工作。3、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系统全面启动长期以来,鼓浪屿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近岸排放。针对这一问题,厦门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将鼓浪屿污水处理纳入厦门市环境保护“十五”规划。鼓浪屿污水处理系统方案经过市有关部门的多次论证和市政府专题会议,确定按照“相对集中、就近处理、方便回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地使用不同处理技术将产生的污水按照中水回用标准全部进行深度处理。首先,把鼓浪屿现有的8个单位的污水处理站加以升级利用;其次,根据鼓浪屿现有峰期排水量,沿鼓浪屿岛建4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2004年底,在鼓浪屿原造船厂附近建成一座采用“生态土壤深度处理技术”的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规模为500吨;2005年伊始,又相继建设了3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分别是黄家渡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规模-5-为2000吨;港仔后MBR膜生物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规模为600吨;汇景园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规模为800吨。同时,进行中水回用配套工程建设,中水回用主要用于绿化浇灌、道路浇洒、公建用水和部分景观用水。4、垃圾分类得到稳步推进鼓浪屿原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需用船只外运出岛,纳入全市的垃圾处理系统处理,中间环节多、成本高。因此,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鼓浪屿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和资源回收的运行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将产生的垃圾在岛内得到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理。鼓浪屿以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和全国“绿色社区”为契机,于2001年起,就在全岛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2005年,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机制,加强资源化利用。在居民社区开展“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垃圾分类收集现场咨询活动”,分发《实行垃圾分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家园》——致居民和游客的一封信,让居民和游客了解垃圾分类标准及垃圾如何分类;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分发垃圾分类宣传小册子和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环保笔记本,举办环保征文比赛等活动,既培养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起到“小手牵大手”的作用,督促家长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在居民家庭中倡导“自带购物袋或菜篮子”,在商家提倡“简易包装或可降解包装”;结合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机的安装使用,由生产厂商现场讲解有机垃圾处理机的运作原理,使居民了解并配合这项工作。同时,组织社区志愿者上街督促指导居民、游客进行垃圾分类。“一捆、一包、一桶”的分类行动虽然不复杂,确是支持循环经济和建设环境友好型景区的积极行动,并以行动带动周边的人和广大游客。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景区,是增强鼓浪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今后应在已取得的初步成效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完善鼓浪屿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体系,把鼓浪屿建成全国第一个“循环型”岛屿,提高鼓浪屿旅游业的竞争力。(作者单位:厦门市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