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汇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汇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果盘、卡片、小棒。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首先我们先来做一个“你来说我来猜”的小游戏。老师画出红黄蓝三个颜色的气球,并标上数字1、2、3,告诉同学们后面的数字依次轮回红黄蓝颜色,现在你们可以任意说一个数字,我就能猜出它相对应的气球是什么颜色,之后师生进行猜气球颜色游戏,师说,几次我猜对了吧。为什么我会猜的这么准呢,其实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二、动手操作,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一)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出示7颗草莓图。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出示算式:7÷2=3(盘)……1(个),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4、比较归纳。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5、练习:圈一圈,填一填。三、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同学们,其实,有余数的除法里边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下面请看……1、想一想:用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2、用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9÷4=2(个)……1(根)。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9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余1根小棒,如果是10根、11根、12、13、14……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3、小组合作接着边摆边列出算式。4、观察每道题的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1)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它的数?(2)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生:余数按照1、2、3出现,它们都比除数4小。师:你真善于观察。余数总比除数小,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生:如果余数等于除数,那就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教师板书:余数<除数(3)归纳小结:余数既不能比除数大,也不能和除数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怎么样?余数<除数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写出了这么多有规律的算式,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除数要比余数小的规律。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四、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参考资料,少熬夜!1、抢答有一堆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摆三角形呢?2、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3、填一填:()÷6=7……里可能会填几。五、课堂总结剩下不能再分的数叫做余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3、谈收获。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例1、6÷2=3(盘)8÷4=2(个)7÷2=3(盘)……1(个)9÷4=2(个)……1(根)10÷4=2(个)……2(根)11÷4=2(个)……3(根)余数小于除数12÷4=3(个)《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小棒、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3、借助直观操作和有趣的习题,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并喜欢数学。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地运用表内乘除法进行计算,并且能够熟练地解决有关乘除法问题。本节课课前已经让学生准备学具和预习,已经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从总数分走了一些,还剩的不能继续分,只能剩余”,从而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还要让学生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即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道理。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2、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复习表内除法参考资料,少熬夜!表内除法口算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表内除法了,并且学的非常棒,老师这里有几道没有写得数的除法口算题,想请同学们一起来回答一下,读算式并直接说出它的得数。(鼓励)2、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教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同学们喜欢吃草莓吗?儿童节到了,有一个班的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个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个草莓,可以摆几盘呢?同学们可以用小棒代替,摆一摆。6根小棒,每两根分一份,能分几份?(巡视指导)教师:同学们是不是像屏幕上这样分的,那同学们能不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请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请两名同学到黑板示范)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盘)(强调单位的书写、算式每个部分的名称)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生:因为是平均分。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教师:同学们在摆果盘的时候发现原来有7个草莓,现在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呢,请同学们再次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7根小棒,每两根分一份,能分几份呢?(巡视指导)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剩一个草莓。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不能摆到盘子里?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师:我们把不能再分的数叫做余数。(板书:余数)(2)平均分时有剩余,引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教师:你们能把刚才摆的过程再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写在练习本上。(请两名同学到前面示范)生:学生写出除法算式。7÷2=3(盘)……1(个)教师:省略号后的数字,我们把它叫余数。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教师:谁来把刚才写出来的算式读给大家呢。生:学生汇报。(大家再一起读一遍)师:那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生: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剩余一个”(3)通过习题巩固认知p60(三)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1、观察课件,找出规律参考资料,少熬夜!有的同学用小棒摆出了这样的规律图,请你接着写出13根,14根,15根的算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1)除数都是多少?余数都是多少?余数可能是4吗?余数可能比4大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2)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板书:余数小于除数(3)拓展———摆五边形,三角形2、通过习题巩固认知(课件)(四)总结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三篇】一、探索导入1、组织分铅笔活动,并填表。(1)要求:把1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2)指名说说。(3)学生操作,完成P、1表格。(4)班内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2、讨论:看着表格,谁能把刚才分铅笔的情况进行分类?3、讨论并讲述:把平均分铅笔的情况分成两类:一类是没有剩余的;一类是有剩余的。二、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三、探索新知1、写平均分后没有剩余的除法算式。板书:10÷2=5(人)10÷5=2(人)2、指名说说10÷2=5(人)中各部分的名称,这道算式表示的意思。3、学写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学生试着写,教师指导写法:如:根据表格,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边说边写10÷3=3(人)),还剩1枝,就接着写6个小圆点,然后再写1(枝)10÷3=3(人)……1(枝)4、学习了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师:根据1(枝)的意思,谁能给它起个名字?(板书:余数)5、学习了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的读法。学生试读,指导读法:10除以3等于3余1。6、学生试着写出表格中其余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1)写算式。参考资料,少熬夜!(2)读算式。(3)指名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四、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读题,按要求先动手摆摆,再把书中的()和算式填写完整。集体交流,读出算式,指名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2、“想想做做”第2题: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比较两题的`异同。3、“想想做做”第3题:先把要求读读,然后同座位说说,再指名说说。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请大家课后把刚才想知道的与你的好朋友研究研究。《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四篇】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使学生学会解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2.在掌握平均分两种分法的基础上,加深对除法两种应用题的认识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类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2.设疑、解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两种应用题余数的处理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做一做第3题的投影图片,7支铅笔,8根小棒,练习的算式卡及图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操作并解答(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根?你是怎么分的?(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这是怎样想的?2.列式、计算,指明口述解题思路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出示例3∶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参考资料,少熬夜!还剩几支?(先分分看)(2)读题后引导学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铅笔,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边演示边口述分的过程教师提问:把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是什么意思?(就是把7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分的结果怎样?全分完了吗?(每人分2支,还剩1支)教师引导:联系平均分的含义及以前我们学的知识,想想这题应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列式“7÷3=”,并用竖式计算)教师启发:竖式中,除得的商“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支.)余数“1”表示什么?(还剩1支.)做应用题写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时,要写单位名称,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题商和余数后面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应怎样写?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写出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7÷3=2(支)…1(支)教师提问:答话应怎样写?(每人分2支,还剩1支)为什么这样写?(因为平均分后,没有分完,还有剩余)(3)对比、分析:今天我们